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谈谈JAVA的代理模式认识 一——为什么使用代理模式

2017-12-05 19:18 337 查看

一、中介隔离作用

    代理模式,第一次接触它,是在学习.Net的时候看的一本书,叫做《大话设计模式》,至今已快三年了。相信看过这本书的同学们,都记得书中的代理模式,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故事。好,我们回归代理模式的定义: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对象不适合或者不能直接引用另一个对象,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 其特征是代理类与委托类有同样的接口,。代理模式是常用的java设计模式。
表现形式如下:
            


       以上一张图就是当初对代理模式的认识。

二、开闭原则,增加功能,

     现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代理类不仅仅是一个隔离客户端和委托类的中介。我们还可以借助代理来在增加一些功能,而不需要修改原有代码,严重的复合开闭原则哦。
    代理类主要负责为委托类预处理消息、过滤消息、把消息转发给委托类,以及事后处理消息等。代理类与委托类之间通常会存在关联关系,一个代理类的对象与一个委托类的对象关联,代理类的对象本身并不真正实现服务,而是通过调用委托类的对象的相关方法,来提供特定的服务。
     就是这样,真正的业务功能还是有委托类来实现,但是在实现业务类之前的一些公共服务。例如在项目开发中我们没有加入缓冲,日志这些功能,后期想加入,我们就可以使用代理来实现,而没有必要打开已经封装好的委托类。

三、代理的分类

    根据以上对代理的理解,对于代理的具体实现,我们有不同的方式,如果按照代理的创建时期,代理类可以分为两种。:静态代理、动态代理。
    静态代理:由程序员创建或特定工具自动生成源代码,再对其编译。在程序运行前,代理类的.class文件就已经存在了。 
    动态代理:在程序运行时,运用反射机制动态创建而程。

    1、静态代理

    那我们先来看一下静态代理。只需要三步即可实现。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业务接口,业务接口实现类,然后定义代理类,且实现业务接口;最后写一个Client来调用。
   第一:需要定义业务接口,业务接口实现类



 



   第二:定义代理类,实现业务接口



第三:写客户端,我这里写的测试类。  



    好了,至此我们的静态代理实现了,但是问题也跟着来了,观察代码可以发现每一个代理类只能为一个接口服务,一个ProxyImpl 类实现了一个A接口,那么我要是有多个接口,是不是要写多个Proxy类与之对应。这样一来程序开发中必然会产生过多的代理,而且,所有的代理操作除了调用的方法不一样之外,其他的操作都一样,则此时肯定是重复代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做法是可以通过一个代理类完成全部的代理功能,那就引入了我们的动态代理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