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Redis

redis使用总结

2017-12-04 10:07 120 查看
转载地址 http://www.cnblogs.com/ceecy/p/3279407.html href="http://www.cnblogs.com/ceecy/p/3279407.html" target=_blank>点击打开链接

这里对Redis数据库做下小结: 

1. 提高了DB的可扩展性,只需要将新加的数据放到新加的服务器上就可以了 

2. 提高了DB的可用性,只影响到需要访问的shard服务器上的数据的用户 

3. 提高了DB的可维护性,对系统的升级和配置可以按shard一个个来搞,对服务产生的影响较小 

4. 小的数据库存的查询压力小,查询更快,性能更好

 

   写到这里,可能就会有人急不可待地想用它了,那怎么用呢?可以直接到官方文档,里面帮我们整理好了各个语言环境下的客户端,主要有Ruby、Python、 PHP、Perl、Lua、Java、C#....有几种语言,我也没见过,所以就不多说了,你懂的....

 

最后,把我使用过程中的一些 经验与教训,做个小结: 

1. 要进行Master-slave配置,出现服务故障时可以支持切换。 

2. 在master侧禁用数据持久化,只需在slave上配置数据持久化。 

3. 物理内存+虚拟内存不足,这个时候dump一直死着,时间久了机器挂掉。这个情况就是灾难! 

4. 当Redis物理内存使用超过内存总容量的3/5时就会开始比较危险了,就开始做swap,内存碎片大 

5. 当达到最大内存时,会清空带有过期时间的key,即使key未到过期时间. 

6. redis与DB同步写的问题,先写DB,后写redis,因为写内存基本上没有问题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