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浅谈Java对象的初始化顺序

2017-11-13 00:00 253 查看
当一个类使用new关键字来创建新的对象的时候,比如Person per = new Person();JVM根据Person()寻找匹配的类,然后找到这个类相匹配的构造方法,这里是无参构造,如果程序中没有给出任何构造方法,则JVM默认会给出一个无参构造。当创建一个对象的时候一定对调用该类的构造方法,构造方法就是为了对对象的数据进行初始化。JVM会对给这个对象分配内存空间,也就是对类的成员变量进行分配内存空间,如果类中在定义成员变量就赋值的话,就按初始值进行运算,如果只是声明没有赋初始值的话,JVM会按照规则自动进行初始化赋值。而成员方法是在对象调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才会从方法区中加载到栈内存中,用完就立即释放内存空间。

笔者认为学到类与对象时的一个关键点:初始化顺序。
先假设一个类,如图中一样各组成都有,那么他的初始化顺序是

1、初始化类变量(即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并未赋值。不管写的位置在哪里,只要是类变量,系统总会先找到它进行变量初始化。
2、执行静态代码块和类变量定义式,两者根据写的位置来决定先后,先写先执行。其实从某种角度上看,可以把类变量定义赋值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定义变量,一部分赋值。而这个赋值部分可以看做是一个静态代码块。两个静态代码块的执行顺序自然是看写的位置的先后了。
3、初始化实例变量(即未被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并未赋值。同样的,不管写的位置在哪里,在创建对象时执行到这步时,系统总会找到它进行变量初始化。
4、执行构造代码块和实例变量定义赋值式,两者同样根据写的位置先后来决定执行顺序先后,同样可以按2中所写来理解。但是,这里要注意的就是构造代码块是可以调用静态变量的,实例变量定义赋值式可以看做是只对实例变量进行赋值的构造代码块。
5、执行构造函数。构造函数同样可以调用静态变量和实例变量。
初始化结束。

这里说明一点:这是初始化顺序,不等同于语句程序的执行过程(毕老师的视频里有个很详细的例子讲这个执行过程,不知道的一定要去看)。因此在上面的初始化顺序里没有成员函数(静态或者非静态都没有),这是因为成员函数都是调用了才执行,虽然静态函数已经被加载进了方法区,但初始化过程中并没有执行过。
关于这个初始化顺序,其实一句话可以概括:
先初始化类变量然后赋值,再初始化实例变量然后赋值。
由于静态代码块可以调用静态变量,构造代码块和构造函数可以调用实例变量和静态变量,这块很容易来个看似复杂的代码,将一个变量变来变去的,弄明白这个初始化顺序就会解决很快了。

接下来,看几个例子来验证下:

第一个:

public class JustFo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r c=new Car();
sop("i="+c.i);
}
static void sop(Object obj){
System.out.println(obj);
}
}

class Car{
static int i=1;   //定义赋值
static {          //静态代码块
i=4;
}
}


运行结果为:i=4.

只改写Car的内部,让静态代码块和静态变量的定义赋值互换位置,其他保持不变:

class Car{
static {          //静态代码块
i=4;
}
static int i=1;   //定义赋值
}


运行结果为:i=1.

最后来个综合点的,把Car再改写一下:

class Car{
static int i=1;     //静态变量定义赋值
Car(){             //构造函数
i=2;
}
static {          //静态代码块
i=4;
}
{           //构造代码块
i=3;
}
}


运行结果是:i=2.

按初始化顺序,构造函数是最后初始化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