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Java 基础(9)—— 对于 堆、栈、方法区的简单理解

2017-10-10 10:39 309 查看

1 堆区

堆内存用来存放由new创建的对象数组

中产生了一个数组或对象后,还可以在中定义一个特殊的变量,让栈中这个变量的取值等于数组或对象在堆内存中的首地址,栈中的这个变量就成了数组或对象的引用变量

引用变量就相当于是为数组或对象起的一个名称,以后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栈中的引用变量来访问堆中的数组或对象

jvm只有一个heap区,被所有线程共享,不存放基本类型和对象引用,只存放对象本身。

堆的优劣势:堆的优势是可以动态的分配内存大小,生存期也不必事先告诉编译器,java的垃圾收集器会自动收取这些不在使用数据,但缺点是,由于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存取速度慢。

2 栈区

每一个线程包含一个stack区,只保存基本数据类型的对象和自定义对象的引用(不是对象),对象都存放在共享heap中;

每个栈中的数据(基本数据类型和对象引用)都是私有的,其他栈不能访问;

栈分为3部分:基本类型变量区、执行环境上下文、操作指令区(存放操作指令)

3 方法区

又叫静态区,跟堆一样,被所有的线程共享。方法区包含所有的classstatic变量

方法区中包含的都是在程序中永远的唯一的元素。

4 java的内存机制

Java 把内存划分成两种:一种是栈内存,另一种是堆内存。在函数中定义的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都是在函数的栈内存中分配,当在一段代码块定义一个变量时,Java 就在栈中为这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当超过变量的作用域后,Java 会自动释放掉为该变量分配的内存空间,该内存空间可以立即被另作它用。

堆内存用来存放由 new 创建的对象和数组,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 Java 虚拟机的自动垃圾回收器来管理。在堆中产生了一个数组或者对象之后,还可以在栈中定义一个特殊的变量,让栈中的这个变量的取值等于数组或对象在堆内存中的首地址,栈中的这个变量就成了数组或对象的引用变量,以后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栈中的引用变量来访问堆中的数组或者对象,引用变量就相当于是为数组或者对象起的一个名称。引用变量是普通的变量,定义时在栈中分配,引用变量在程序运行到其作用域之外后被释放。而数组和对象本身在堆中分配,即使程序运行到使用 new 产生数组或者对象的语句所在的代码块之外,数组和对象本身占据的内存不会被释放,数组和对象在没有引用变量指向它的时候,才变为垃圾,不能在被使用,但仍然占据内存空间不放,在随后的一个不确定的时间被垃圾回收器收走(释放掉)。









http://blog.csdn.net/huozhicheng/article/details/657596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ca444f01011q14.html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