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017-10-09 16:08 543 查看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七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分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五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PPP点对点
Ethernet以太网
IEEE802
MAC
交换机、网桥
帧(Frame)

网络层

协议

IP
ARP
RARP
ICMP
IGMP

Packet包
路由器

IP地址

私有地址

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 127.0.0.0-127.255.255.255(保留作循环测试)
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169.254.0.0-169.254.255.255(保留作自动获取IP地址用)
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ARP协议

1:首先,每个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缓冲区中建立一个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2:当源主机要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查ARP列表中是否有对应IP地址的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如果有,则直接发送数据,如果没有,就向本网段的所有主机发送ARP数据包,该数据包包括的内容有:源主机
IP地址,源主机MAC地址,目的主机的IP 地址。 
3:当本网络的所有主机收到该ARP数据包时,首先检查数据包中的IP地址是否是自己的IP地址,如果不是,则忽略该数据包,如果是,则首先从数据包中取出源主机的IP和MAC地址写入到ARP列表中,如果已经存在,则覆盖,然后将自己的MAC地址写入ARP响应包中,告诉源主机自己是它想要找的MAC地址。 
4:源主机收到ARP响应包后。将目的主机的IP和MAC地址写入ARP列表,并利用此信息发送数据。如果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ARP响应数据包,表示ARP查询失败。 
广播发送ARP请求,单播发送ARP响应。

RARP协议

RARP是逆地址解析协议,作用是完成硬件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主要用于无盘工作站,因为给无盘工作站配置的IP地址不能保存。工作流程:在网络中配置一台RARP服务器,里面保存着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当无盘工作站启动后,就封装一个RARP数据包,里面有其MAC地址,然后广播到网络上去,当服务器收到请求包后,就查找对应的MAC地址的IP地址装入响应报文中发回给请求者。因为需要广播请求报文,因此RARP只能用于具有广播能力的网络。

ICMP协议

当传送IP数据包发生错误--比如主机不可达,路由不可达等等,ICMP协议将会把错误信息封包,然后传送回给主机,给主机一个处理错误的机会。

ICMP协议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查询报文,一种是差错报文。其中查询报文有以下几种用途:

1.         ping查询(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ping程序)

2.         子网掩码查询(用于无盘工作站在初始化自身的时候初始化子网掩码)

3.         时间戳查询(可以用来同步时间)

而差错报文则产生在数据传送发生错误的时候。

ping

它利用ICMP协议包来侦测另一个主机是否可达。原理是用类型码为0的ICMP发请 求,受到请求的主机则用类型码为8的ICMP回应。ping程序来计算间隔时间,并计算有多少个包被送达。用户就可以判断网络大致的情况。

ICMP的ping请求数据报在每经过一个路由器的时候,路由器都会把自己的ip放到该数 据报中。而目的主机则会把这个ip列表复制到回应icmp数据包中发回给主机。但是,无论如何,ip头所能纪录的路由列表是非常的有限。

traceroute

首先给目的主机发送一个TTL=1(还记得TTL是什么吗?)的UDP(后面就 知道UDP是什么了)数据包,而经过的第一个路由器收到这个数据包以后,就自动把TTL减1,而TTL变为0以后,路由器就把这个包给抛弃了,并同时产生 一个主机不可达的ICMP数据报给主机。主机收到这个数据报以后再发一个TTL=2的UDP数据报给目的主机,然后刺激第二个路由器给主机发ICMP数据 报。如此往复直到到达目的主机。这样,traceroute就拿到了所有的路由器ip。

而traceroute发送的是端口号>30000(真变态)的UDP报,所以到达目的主机的时候,目的 主机只能发送一个端口不可达的ICMP数据报给主机。

静态IP选路

系统路由表

ICMP的IP重定向和路由发现报文

当IP包在某一个地方转向的时候,都回给发送IP报的源主机一个ICMP重定向报文,而源主机就可以利用这个信息来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在主机引导的时候,一般会发送在网内广播一个路由请求的ICMP报文,而多个路由器则会回应一个路由通告报文。

动态选路

内部网关协议IGP--RIP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IGMP协议

单播、广播、多播

多播:可以说广播是多播的特例,多播就是给一组特定的主机(多播组)发送数据,这样,数据的播发范围会小一些(实际上播发的范围一点也没有变小),多播的MAC地址是最高字节的低位为一,例如01-00-00-00-00-00。多播组的地址是D类IP,规定是224.0.0.0-239.255.255.255。

IGMP

为了知道多播组的信息,多播路由器需要定时的发送IGMP查询,IGMP的格式可以看书,各个多播组里面的主机要根据查询来回复自己的状态。

传输层

TCP   字符流
UDP 数据报
segment段

TCP协议

为了建立一个TCP连接,系统可能会建立一个新的进程(最差也是一个线程),来进行数据的传送

流量控制

最大报文长度

在建立连接的时候,通信的双方要互相确认对方的最大报文长度(MSS),以便通信。一般这个SYN长度是MTU减去固定IP首部和TCP首部长度。

2MSL等待状态

服务器给出了一个平静时间的概念,这是说在2MSL时间内,虽然可以重新启动服务器,但是这个服务器还是要平静的等待2MSL时间的过去才能进行下一次连接。

TCP服务器设计

可以发现UDP的服务器完全不需要所谓的并发机制,它只要建立一个数据输入队列就可以。但是TCP不同,TCP服务器对于每一个连接都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进程(或者是轻量级的,线程),来保证对话的独立性。所以TCP服务器是并发的。而且TCP还需要配备一个呼入连接请求队列(UDP服务器也同样不需要),来为每一个连接请求建立对话进程

TCP交互数据流

对于交互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TCP给出两个策略来提高发送效率和减低网络负担:
(1)捎带ACK:当主机收到远程主机的TCP数据报之后,通常不马上发送ACK数据报,而是等上一个短暂的时间,如果这段时间里面主机还有发送到远程主机的TCP数据报,那么就把这个ACK数据报“捎带”着发送出去,把本来两个TCP数据报整合成一个发送。
(2)Nagle算法(一次尽量多的发数据):当主机A给主机B发送了一个TCP数据报并进入等待主机B的ACK数据报的状态时,TCP的输出缓冲区里面只能有一个TCP数据报,并且,这个数据报不断地收集后来的数据,整合成一个大的数据报,等到B主机的ACK包一到,就把这些数据“一股脑”的发送出去。

插口
窗口

TCP的成块数据流

ACK的应答策略:,发送端将会连续发送数据尽量填满接受方的缓冲区,而接受方对这些数据只要发送一个ACK报文来回应就可以了

滑动窗口:滑动窗口本质上是描述接受方的TCP数据报缓冲区大小的数据,发送方根据这个数据来计算自己最多能发送多长的数据。如果发送方收到接受方的窗口大小为0的TCP数据报,那么发送方将停止发送数据,等到接受方发送窗口大小不为0的数据报的到来。

数据拥塞

TCP发送方需要确认连接双方的线路的数据最大吞吐量是多少。这,就是所谓的拥塞窗口。

拥塞窗口的原理很简单,TCP发送方首先发送一个数据报,然后等待对方的回应,得到回应后就把这个窗口的大小加倍,然后连续发送两个数据报,等到对方回应以后,再把这个窗口加倍(先是2的指数倍,到一定程度后就变成现行增长,这就是所谓的慢启动),发送更多的数据报,直到出现超时错误,这样,发送端就了解到了通信双方的线路承载能力,也就确定了拥塞窗口的大小,发送方就用这个拥塞窗口的大小发送数据。

TCP的超时重传

超时重传是TCP协议保证数据可靠性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其原理是在发送某一个数据以后就开启一个计时器,在一定时间内如果没有得到发送的数据报的ACK报文,那么就重新发送数据,直到发送成功为止。

超时时间的计算

RTO的更新

拥塞避免算法和慢启动门限

所谓的慢启动门限就是说,当拥塞窗口超过这个门限的时候,就使用拥塞避免算法,而在门限以内就采用慢启动算法。所以这个标准才叫做门限

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算法

TCP定时器

超时定时器
坚持定时器:当TCP服务器收到了客户端的0滑动窗口报文的时候,就启动一个定时器来计时,并在定时器溢出的时候向向客户端查询窗口是否已经增大,如果得到非零的窗口就重新开始发送数据,如果得到0窗口就再开一个新的定时器准备下一次查询
保活定时器:因为TCP是面向连接的,所以就会出现只连接不传送数据的“半开放连接”,服务器当然要检测到这种连接并且在某些情况下释放这种连接,这就是保活定时器的作用。其时限根据服务器的实现不同而不通。
2MSL定时器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分手

TCP和UDP的区别

应用层

2的16次方个端口,16bit长

协议

TCP

FTP 21端口
TELNET 23端口
SMTP 25端口
SSH
POP3 110端口
HTTP 服务器80端口
WWW

UDP

DNS 53端口
SNMP 161端口
TFTP 69端口
NAT

DNS域名系统

DNS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当一个数据库发现自己并没有某查询所需要的数据的时候,它将把查询转发出去,而转发的目的地通常是根服务器,根服 务器从上至下层层转发查询,直到找到目标为止。DNS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使用高速缓存,DNS把查询过的数据缓存在某处,以便于下次查询时使用。

响应报文可以回复多个IP,也就是说,域名可以和多个IP地址对应,并且有很多CNAME。

正向查询指的是通过域名得到IP的查询,而反向查询就是通过IP得到域名。例如用host命令,host
ip就可以得到服务器的域名,host
domainName 就得到IP。

Telnet协议

应用编程接口

socket
TLI

Linux网络命令

write
mail
last
lastlog -u UID
wall 广播
ping
ifconfig
traceroute
netstat  -t(TCP)-u(UDP)
-l(listen)-r(route)
-n(显示IP和端口)
-tlun -an-rn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计算机网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