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 微信开发

转载:【微信小程序】 wx:if 与 hidden(隐藏元素)区别

2017-08-10 11:10 851 查看
条件渲染 顾名思义所谓的条件渲染,就是通过条件来判断是否需要渲染该代码块。条件渲染主要是用到wx:if 和 block wx:if 这两个,第一个相信好理解,第二个是在block里面进行条件渲染,这里我们特别说明一下< block/>并不是一个组件,它仅仅是一个包装元素,不会在页面中做任何渲染,只接受控制属性。和我们以前的逻辑编程类似,既然有了wx:if ,那么我们也会有wx:elseif和wx.else,这几个组合起来,可以使条件渲染更加灵活。

在这里官方文档中提到了一个wx:if和hidden的对比,通过合理的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使你的程序更优。下面我们就是说说他们俩的区别:

因为wx:if之中也可能包含数据绑定,所以当wx:if的条件值切换时,框架有一个局部渲染的过程,他会确保条件在切换是销毁或者重新渲染。同时wx:if也是有惰性的,如果初始渲染条件为false,框架什么也不会做,只有在条件第一次变为真的时候才会开始渲染。相比之下hidden就简单的多,组件始终都会被渲染,只是简单的控制显示和隐藏,一般来说,wx:if 有更高的切换消耗,而hidden有更高的初始渲染消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用。

wx:if 与 hidden 都可以控制微信小程序中元素的显示与否。

wx:if 是遇 true 显示,hidden 是遇 false 显示。

他们还有一层细微的区别:

wx:if 在隐藏的时候不渲染,而 hidden 在隐藏时仍然渲染,只是不呈现。

所以如果频繁切换的话,用 wx:if 将会消耗更多资源,因为每次呈现的时候他都会渲染,每次隐藏的时候,他都会销毁。

如果切换并不频繁的话,用 wx:if 相对来说较好些,因为它会避免初始就一下渲染那么多。

总结

频繁切换:用 hidden。

偶尔切换:用 wx:if。

示例:下方例子 wx:if中变量为true,进行渲染,false销毁;

<!--回到顶部  -->
<view class="com-widget-goTop" bindtap="goTop" wx:if="{{floorstatus}}">
<view class="icon-gotop">
顶部
</view>
</view>


示例二:下方例子 hidden中变量为false,进行渲染,true进行隐藏,不销毁;(wxml)和(js)

<a class="reply" bindtap="reply" data-cid="{{comment.c_id}}">回复</a>
<!--  点击回复,展示以下回复form  -->
<view wx:if="{{comment.c_id==reply_id}}" hidden="{{reply}}" class="reply_box">
<form bindsubmit="commentForm" report-submit >
<textarea name="evaContent" maxlength="50" value="回复 {{comment.username}}:" class="textarea" />
<input hidden="true" name="comment_pid" value="{{comment.c_id}}" />
<input hidden="true" name="comment_user" value="回复 {{comment.username}}:" />
<button class="save_btn" form-type="submit">发送</button>
</form>
</view>


reply: function (e) {
var that = this;
// 回复form隐藏、展示切换
if (that.data.reply == true) {
that.setData({
reply: false     //展示回复框
})
} else {
that.setData({
reply: true     //隐藏回复框
})
}
that.setData({
reply_id: e.currentTarget.dataset.cid   //用户点击回复的评论id
})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