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COOKIE和SESSION有什么区别?

2017-08-09 21:38 211 查看
COOKIE和SESSION有什么区别?

1. 由于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所以服务端需要记录用户的状态时,就需要用某种机制来识具体的用户,这个机制就是Session.典型的场景比如购物车,当你点击下单按钮时,由于HTTP协议无状态,所以并不知道是哪个用户操作的,所以服务端要为特定的用户创建了特定的Session,用于标识这个用户,并且跟踪用户,这样才知道购物车里面有几本书。这个Session是保存在服务端的,有一个唯一标识。在服务端保存Session的方法很多,内存、数据库、文件都有。集群的时候也要考虑Session的转移,在大型的网站,一般会有专门的Session服务器集群,用来保存用户会话,这个时候
Session 信息都是放在内存的,使用一些缓存服务比如Memcached之类的来放 Session。
2. 思考一下服务端如何识别特定的客户?这个时候Cookie就登场了。每次HTTP请求的时候,客户端都会发送相应的Cookie信息到服务端。实际上大多数的应用都是用 Cookie 来实现Session跟踪的,第一次创建Session的时候,服务端会在HTTP协议中告诉客户端,需要在
Cookie 里面记录一个Session ID,以后每次请求把这个会话ID发送到服务器,我就知道你是谁了。有人问,如果客户端的浏览器禁用了 Cookie 怎么办?一般这种情况下,会使用一种叫做URL重写的技术来进行会话跟踪,即每次HTTP交互,URL后面都会被附加上一个诸如 sid=xxxxx 这样的参数,服务端据此来识别用户。
3. Cookie其实还可以用在一些方便用户的场景下,设想你某次登陆过一个网站,下次登录的时候不想再次输入账号了,怎么办?这个信息可以写到Cookie里面,访问网站的时候,网站页面的脚本可以读取这个信息,就自动帮你把用户名给填了,能够方便一下用户。这也是Cookie名称的由来,给用户的一点甜头。
所以,总结一下:
Session是在服务端保存的一个数据结构,用来跟踪用户的状态,这个数据可以保存在集群、数据库、文件中;
Cookie是客户端保存用户信息的一种机制,用来记录用户的一些信息,也是实现Session的一种方式。

分布式session的实现共享方式:
[  问题提出 ]
  为了满足足够大的应用,满足更多的客户,于是我们架设了N台Web服务器(N>=2),在多台Web服务器的情况下,我们会涉及到一个问题:用户登陆一台服务器以后,如何在跨越到另一台服务器的时候能够继续使用客户的Session?
[  解决方案 ]
1. 写客户端Cookie的方式

当用户登录成功以后,把网站域名,用户名,密码,token,session有效时间等信息全部采用cookie的形式写入到客户端cookie里面,如果用户从一台web服务器跨越到另一台服务器的时候,我们的程序主动检测客户端的cookie信息,进行判断,然后提供对应的服务,当然,如果cookie过期,或者无效,自然就不让用户继续服务了。

 缺点:cookie的安全性不高,容易伪造、客户端禁止使用cookie等都可能造成无法共享session。
2. 服务器之间Session数据同步的方式

假设Web服务器A是所有用户登陆的服务器,那么当用户验证登陆一下,session数据就会写到A服务器里,那么就可以自己写脚本或者守护进程来自动把session数据同步到其他Web服务器,那么当用户跳转到其他服务器的时候,那么session数据是一致的,自然就能够直接进行服务无须再次登陆了。

缺点:可能会速度慢,不稳定,如果是单向同步的话,登陆服务器出现问题,那么其他服务器也无法服务,当然也可以考虑双向同步的问题。
3. 利用NFS共享Session数据的方式

其实这个方案和下面的mysql方案类似,只是存储方式不一样。大致就是有一台公共的NFS服务器(Network
File Server)做共享服务器,所有的Web服务器登陆的时候把session数据写到这台服务器上,那么所有的session数据其实都是保存在这台NFS服务器上的,不论用户访问那台Web服务器,都要来这台服务器获取session数据,那么就能够实现共享session数据了。

缺点:依赖性太强,如果NFS服务器down掉了,那么大家都无法工作了,当然,可以考虑多台NFS服务器同步的形式。
4. 利用Mysql数据库共享Session数据的方式

 4.1 采用一台专门的mysql服务器来存储所有的session信息。

用户访问随机的web服务器时,会去这个专门的数据库服务器获取一下session的情况,以达到session同步的目的。 

缺点就是:依懒性太强,mysql服务器无法工作,影响整个系统;

4.2 将存放session的数据表与业务的数据表放在同一个库。如果mysql做了主从,需要每一个库都需要存在这个表,并且需要数据实时同步。

缺点:用数据库来同步session,会加大数据库的负担,数据库本来就是容易产生瓶颈的地方,如果把session还放到数据库里面,无疑是雪上加霜。上面的二种方法,第一点方法较好,把放session的表独立开来,减轻了真正数据库的负担 。但是session一般的查询频率较高,放在数据库中查询性能也不是很好,不推荐使用这种方式。
5. 使用Redis和Memcached实现共享

memcache可以做分布式,如果没有这功能,他也不能用来做session同步。他可以把web服务器中的内存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内存池",不管是哪个服务器产生的sessoin都可以放到这个"内存池"中,其他的都可以使用。 redis与memcache一样,都是将数据放在内存中。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优点:以这种方式来同步session,不会加大数据库的负担,并且安全性比用cookie大大的提高,把session放到内存里面,比从文件中读取要快很多。 

缺点:memcache把内存分成很多种规格的存储块,有块就有大小,这种方式也就决定了,memcache不能完全利用内存,会产生内存碎片,如果存储块不足,还会产生内存溢出。 
6. 使用硬件设备

这个算是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了,使用类似BIG-IP的负载设备来实现资源共享,那么就能够又稳定又合理的的共享Session了。目前很多门户网站采用这种方式。缺点很明显了,就是要收费了,硬件设备肯定需要购买成本的,不过对于专业或者大型应用来讲,是比较合理并且值得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cookie session htt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