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TCP的三次握手过程

2016-11-21 22:01 183 查看


TCP 的连接建立



图为 TCP 建立连接的过程。假定主机 A 是 TCP 客户端,B是服务端。最初两端的 TCP 进程都处于 CLOSED 状态。图中在主机下面的是 TCP进程所处的状态。A 是主动打开连接,B 是被动打开连接。

三次握手过程分析:

(1)首先A向B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这时首部中的同步位SYN=1,同时选择一个初始序号 seq=x。TCP规定,SYN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要消耗掉一个序号。这时,A进入SYN-SENT状态。【备注:序号指的是 TCP 报文段首部20字节里的序号,TCP 连接传送的字节流的每一个字节都按顺序编号,具体可以看看 TCP 可靠传输实现的原理】

(2)B收到请求后,向A发送确认。在确认报文段中把SYN和ACK位都置为1,确认号是ack=x+1,同时也为自己选择一个初始序号seq=y。请注意,这个报文段也不能携带数据,但同样要消耗掉一个序号。这时B进入SYN-RCVD状态。

(3)A收到B的确认后,还要向B给出确认。确认报文段的ACK置为1,确认号ack=y+1,而自己的序号seq=x+1。这时,TCP连接已经建立,A进入ESTABLISHED 状态,当B收到A的确认后,也会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

2.1 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过程(面试经常问)

为什么A还要发送一次确认呢?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B,因而产生错误。

  所谓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是这样产生的。A发送连接请求,但因连接请求报文丢失而未收到确认,于是A重发一次连接请求,成功后建立了连接。数据传输完毕后就释放了连接。现在假定A发出的第一个请求报文段并未丢失,而是在某个网络节点长时间滞留了,以致延误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B。本来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但B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以为A又发了一次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向A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假如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只要B发出确认,新的连接就建立了。

  由于A并未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因此不会理睬B的确认,也不会向B发送数据。但B却以为新的运输连接已经建立了,并一直等待A发来数据,因此白白浪费了许多资源。

  采用TCP三次握手的方法可以防止上述现象发生。例如在刚才的情况下,由于A不会向B的确认发出确认,连接就不会建立。

2.2 如果在TCP第三次握手中的报文段丢失了会发生什么情况?

Client认为这个连接已经建立,如果Client端向Server写数据,Server端将以RST包响应,方能感知到Server的错误。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