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Docker

Docker整理之简介(一)

2016-10-19 12:17 465 查看
Docker是一款针对程序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来开发、部署、运行应用的一款虚拟化平台。Docker可以让你像使用集装箱一样快速的组合成应用、屏蔽代码层面的差异,会尽可能的缩短从代码测试到产品部署的时间。

Docker 使用客户端-服务器 (C/S) 架构模式。Docker 客户端会与 Docker 守护进程进行通信。Docker 守护进程会处理复杂繁重的任务,例如建立、运行、发布你的 Docker 容器。Docker 客户端和守护进程可以运行在同一个系统上,当然你也可以使用 Docker 客户端去连接一个远程的 Docker 守护进程。Docker 客户端和守护进程之间通过 socket 或者 RESTful API 进行通信。



如上图所示,Docker 守护进程运行在一台主机上。用户并不直接和守护进程进行交互,而是通过 Docker 客户端间接和其通信。

Docker 客户端,实际上是 docker 的二进制程序,是主要的用户与 Docker 交互方式。它接收用户指令并且与背后的 Docker 守护进程通信,如此来回往复。

 Docker 的基础是 Linux 容器(LXC)等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虚拟化方式,Docker 跟传统的虚拟化方式相比具有众多的优势。

首先,Docker 容器的启动可以在秒级实现,这相比传统的虚拟机方式要快得多。 其次,Docker 对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很高,一台主机上可以同时运行数千个 Docker 容器。

容器除了运行其中应用外,基本不消耗额外的系统资源,使得应用的性能很高,同时系统的开销尽量小。传统虚拟机方式运行 10 个不同的应用就要起 10 个虚拟机,而Docker 只需要启动 10 个隔离的应用即可。

具体说来,Docker 在如下几个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更快速的交付和部署

对开发和运维(devop)人员来说,最希望的就是一次创建或配置,可以在任意地方正常运行。

开发者可以使用一个标准的镜像来构建一套开发容器,开发完成之后,运维人员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容器来部署代码。 Docker 可以快速创建容器,快速迭代应用程序,并让整个过程全程可见,使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更容易理解应用程序是如何创建和工作的。 Docker 容器很轻很快!容器的启动时间是秒级的,大量地节约开发、测试、部署的时间。

更高效的虚拟化

Docker 容器的运行不需要额外的 hypervisor 支持,它是内核级的虚拟化,因此可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效率。

更轻松的迁移和扩展

Docker 容器几乎可以在任意的平台上运行,包括物理机、虚拟机、公有云、私有云、个人电脑、服务器等。 这种兼容性可以让用户把一个应用程序从一个平台直接迁移到另外一个。

更简单的管理

使用 Docker,只需要小小的修改,就可以替代以往大量的更新工作。所有的修改都以增量的方式被分发和更新,从而实现自动化并且高效的管理。

对比传统虚拟机

特性     容器     虚拟机

启动     秒级     分钟级

硬盘使用     一般为 MB     一般为 GB

性能     接近原生     弱于

系统支持量     单机支持上千个容器     一般几十个

Docker三部件

Docker镜像

在 Docker 的术语里,一个只读层被称为镜像,一个镜像是永久不会变的。例如:一个镜像可以包含一个完整的 ubuntu 操作系统环境,里面仅安装了 Apache 或用户需要的其它应用程序。镜像可以用来创建 Docker 容器。

Docker 镜像是 Docker 容器运行时的只读模板,每一个镜像由一系列的层 (layers) 组成。Docker 使用 UnionFS 来将这些层联合到单独的镜像中。UnionFS 允许独立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称之为分支)被透明覆盖,形成一个单独连贯的文件系统。正因为有了这些层的存在,Docker 是如此的轻量。当你改变了一个 Docker 镜像,比如升级到某个程序到新的版本,一个新的层会被创建。因此,不用替换整个原先的镜像或者重新建立(在使用虚拟机的时候你可能会这么做),只是一个新的层被添加或升级了。现在你不用重新发布整个镜像,只需要升级,层使得分发
Docker 镜像变得简单和快速。

由于 Docker 使用一个统一文件系统,Docker 进程认为整个文件系统是以读写方式挂载的。 但是所有的变更都发生顶层的可写层,而下层的原始的只读镜像文件并未变化。由于镜像不可写,所以镜像是无状态的。

父镜像



每一个镜像都可能依赖于由一个或多个下层的组成的另一个镜像。我们有时说,下层那个镜像是上层镜像的父镜像。

基础镜像

一个没有任何父镜像的镜像,谓之基础镜像。

镜像ID

所有镜像都是通过一个 64 位十六进制字符串 (内部是一个 256 bit 的值)来标识的。 为简化使用,前 12 个字符可以组成一个短ID,可以在命令行中使用。短ID还是有一定的 碰撞机率,所以服务器总是返回长ID。

Docker 容器

每一个Docker 容器都是从 Docker 镜像创建的。Docker 容器可以运行、开始、停止、移动和删除。每一个 Docker 容器都是独立和安全的应用平台,每个容器都是相互隔离的、保证安全的平台。

可以把容器看做是一个简易版的 Linux 环境(包括root用户权限、进程空间、用户空间和网络空间等)和运行在其中的应用程序。

Docker容器和镜像的关系

无论容器里做什么操作,写文件,删文件。该容器的基本镜像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这是因为Docker从父镜像建立增量镜像,只存储每个容器的更改。因此,如果你有一个300MB的父镜像,如果你在容器中安装了50MB的额外应用或服务,你的容器只有50MB,父镜像还是300MB。

但是可以使用Dockfile或commit命令来,把增量镜像和父镜像一起生成一个新的镜像。

容器是从镜像创建出来的实例(类似面向对象,类和对象)

Docker 仓库

仓库是集中存放镜像文件的场所。有时候会把仓库和仓库注册服务器(Registry)混为一谈,并不严格区分。实际上,仓库注册服务器上往往存放着多个仓库,每个仓库中又包含了多个镜像,每个镜像有不同的标签(tag)。

仓库分为公开仓库(Public)和私有仓库(Private)两种形式。

最大的公开仓库是 Docker Hub,存放了数量庞大的镜像供用户下载。 国内的公开仓库包括 Docker Pool 等,可以提供大陆用户更稳定快速的访问。

当然,用户也可以在本地网络内创建一个私有仓库。

当用户创建了自己的镜像之后就可以使用 push 命令将它上传到公有或者私有仓库,这样下次在另外一台机器上使用这个镜像时候,只需要从仓库上 pull 下来就可以了。

    注:Docker 仓库的概念跟 Git 类似,注册服务器可以理解为 GitHub 这样的托管服务。

Docker相关原理

命名空间「Namespaces」

pid namespace

不同用户的进程就是通过 pid namespace 隔离开的,且不同 namespace 中可以有相同 PID。具有以下特征:

    每个 namespace 中的 pid 是有自己的 pid=1 的进程(类似 /sbin/init 进程)

    每个 namespace 中的进程只能影响自己的同一个 namespace 或子 namespace 中的进程

    因为 /proc 包含正在运行的进程,因此在 container 中的 pseudo-filesystem 的 /proc 目录只能看到自己 namespace 中的进程

    因为 namespace 允许嵌套,父 namespace 可以影响子 namespace 的进程,所以子 namespace 的进程可以在父 namespace 中看到,但是具有不同的 pid

mnt namespace

类似 chroot,将一个进程放到一个特定的目录执行。mnt namespace 允许不同 namespace 的进程看到的文件结构不同,这样每个 namespace 中的进程所看到的文件目录就被隔离开了。同 chroot 不同,每个 namespace 中的 container 在 /proc/mounts 的信息只包含所在 namespace 的 mount point。

net namespace

网络隔离是通过 net namespace 实现的, 每个 net namespace 有独立的 network devices, IP addresses, IP routing tables, /proc/net 目录。这样每个 container 的网络就能隔离开来。 docker 默认采用 veth 的方式将 container 中的虚拟网卡同 host 上的一个 docker bridge 连接在一起。

uts namespace

UTS ("UNIX Time-sharing System") namespace 允许每个 container 拥有独立的 hostname 和 domain name, 使其在网络上可以被视作一个独立的节点而非 Host 上的一个进程。

ipc namespace

container 中进程交互还是采用 Linux 常见的进程间交互方法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 IPC), 包括常见的信号量、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然而同 VM 不同,container 的进程间交互实际上还是 host 上具有相同 pid namespace 中的进程间交互,因此需要在IPC资源申请时加入 namespace 信息 - 每个 IPC 资源有一个唯一的 32bit ID。

user namespace

每个 container 可以有不同的 user 和 group id, 也就是说可以以 container 内部的用户在 container 内部执行程序而非 Host 上的用户。

有了以上 6 种 namespace 从进程、网络、IPC、文件系统、UTS 和用户角度的隔离,一个 container 就可以对外展现出一个独立计算机的能力,并且不同 container 从 OS 层面实现了隔离。 然而不同 namespace 之间资源还是相互竞争的,仍然需要类似 ulimit 来管理每个 container 所能使用的资源 - cgroup。

资源配额「cgroups」

cgroups 实现了对资源的配额和度量。 cgroups 的使用非常简单,提供类似文件的接口,在 /cgroup 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即可新建一个 group,在此文件夹中新建 task 文件,并将 pid 写入该文件,即可实现对该进程的资源控制。具体的资源配置选项可以在该文件夹中新建子 subsystem ,{子系统前缀}.{资源项} 是典型的配置方法, 如 memory.usageinbytes 就定义了该 group 在 subsystem memory 中的一个内存限制选项。 另外,cgroups
中的 subsystem 可以随意组合,一个 subsystem 可以在不同的 group 中,也可以一个 group 包含多个 subsystem - 也就是说一个 subsystem。

    memory

        内存相关的限制

    cpu

        在 cgroup 中,并不能像硬件虚拟化方案一样能够定义 CPU 能力,但是能够定义 CPU 轮转的优先级,因此具有较高 CPU 优先级的进程会更可能得到 CPU 运算。 通过将参数写入 cpu.shares ,即可定义改 cgroup 的 CPU 优先级 - 这里是一个相对权重,而非绝对值

    blkio

        block IO 相关的统计和限制,byte/operation 统计和限制 (IOPS 等),读写速度限制等,但是这里主要统计的都是同步 IO

    devices

        设备权限限制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do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