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Spring入门预备知识(上)

2016-10-13 17:41 239 查看
Spring入门主要使用了下面几个技术: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动态代理模式、面向接口编程,下面分几部分详细分析。

一)工厂模式

1、定义: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在23中设计模式中属于创建类模式。

工厂模式是最常用的设计模式之一,工厂模式就相当于创建实例对象的new,我们常要根据类生成实例对象如A a = new A(),工厂模式也是用来创建实例对象的,所以在new的时候就要注意是否可以提高改进一些使用工厂模式,虽然看起来很笨重,但是在实际系统开发中却可以提高系统可扩展性和减少代码修改量。

2、类图:






工厂方法模式简单实例

/**
* 测试简单工厂模式
*/
public class TestSimpleFactoryPatter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rFactory factory = new CarFactory();
Car c = factory.createCar("Audi");
c.run();
}

}
//汽车工厂
class CarFactory {
public Car createCar(String type) {
if ("Audi".equalsIgnoreCase(type)) {
return new Audi();
}else if ("Aoto".equalsIgnoreCase(type)) {
return new Auto();
}else {
return null;
}
}
}
//汽车模型
interface Car {
public void run();
}
//奥迪汽车实例对象
class Audi implements Car {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奥迪车开得快一点!");
}
}
//奥拓汽车实例对象
class Auto implements Car {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奥拓车开得慢一点!");
}
}


3、工厂模式优点:

        首先需要说一下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根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简单工厂模式(也叫静态工厂模式)、本文所讲述的工厂方法模式、以及抽象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编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模式。它的主要优点有:
可以使代码结构清晰,有效地封装变化。在编程中,产品类的实例化有时候是比较复杂和多变的,通过工厂模式,将产品的实例化封装起来,使得调用者根本无需关心产品的实例化过程,只需依赖工厂即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产品。
对调用者屏蔽具体的产品类。如果使用工厂模式,调用者只关心产品的接口就可以了,至于具体的实现,调用者根本无需关心。即使变更了具体的实现,对调用者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降低耦合度。产品类的实例化通常来说是很复杂的,它需要依赖很多的类,而这些类对于调用者来说根本无需知道,如果使用了工厂方法,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实例化好产品类,然后交给调用者使用。对调用者来说,产品所依赖的类都是透明的。

 

工厂方法模式要素:

       通过工厂方法模式的类图可以看到,工厂方法模式有四个要素:
工厂接口。工厂接口是工厂方法模式的核心,与调用者直接交互用来提供产品。在实际编程中,有时候也会使用一个抽象类来作为与调用者交互的接口,其本质上是一样的。
工厂实现。在编程中,工厂实现决定如何实例化产品,是实现扩展的途径,需要有多少种产品,就需要有多少个具体的工厂实现。
产品接口。产品接口的主要目的是定义产品的规范,所有的产品实现都必须遵循产品接口定义的规范。产品接口是调用者最为关心的,产品接口定义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调用者代码的稳定性。同样,产品接口也可以用抽象类来代替,但要注意最好不要违反里氏替换原则。
产品实现。实现产品接口的具体类,决定了产品在客户端中的具体行为。

4、适用场景:

        不管是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还是抽象工厂模式,他们具有类似的特性,所以他们的适用场景也是类似的。

        首先,作为一种创建类模式,在任何需要生成复杂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工厂方法模式。复杂对象适合使用工厂模式,而简单对象,特别是只需要通过new就可以完成创建的对象,无需使用引入一个复杂的工厂模式。

       其次,工厂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解耦模式,迪米特法则在工厂模式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假如调用者自己组装产品需要增加依赖关系时,可以考虑使用工厂模式。将会大大降低对象之间的耦合度。

       再次,由于工厂模式是依靠抽象架构的,它把实例化产品的任务交由实现类完成,扩展性比较好。也就
4000
是说,当需要系统有比较好的扩展性时,可以考虑工厂模式,不同的产品用不同的实现工厂来组装。

      

5、典型应用

       要说明工厂模式的优点,可能没有比组装汽车更合适的例子了。场景是这样的:汽车由发动机、轮、底盘组成,现在需要组装一辆车交给调用者。假如不使用工厂模式,代码如下:
class Engine {
public void getStyle(){
System.out.println("这是汽车的发动机");
}
}
class Underpan {
public void getStyle(){
System.out.println("这是汽车的底盘");
}
}
class Wheel {
public void getStyle(){
System.out.println("这是汽车的轮胎");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ngine engine = new Engine();
Underpan underpan = new Underpan();
Wheel wheel = new Wheel();
ICar car = new Car(underpan, wheel, engine);//此实例不完整,ICar、Car未实现,y
car.show();
}
}

可以看到,调用者为了组装汽车还需要另外实例化发动机、底盘和轮胎,而这些汽车的组件是与调用者无关的,严重违反了迪米特法则,耦合度太高。并且非常不利于扩展。另外,本例中发动机、底盘和轮胎还是比较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这些产品的组件也都是抽象的,调用者根本不知道怎样组装产品。假如使用工厂方法的话,整个架构就显得清晰了许多。

nterface IFactory {
public ICar createCar();
}
class Factory implements IFactory {
public ICar createCar() {//此代码不完整
Engine engine = new Engine();
Underpan underpan = new Underpan();
Wheel wheel = new Wheel();
ICar car = new Car(underpan, wheel, engine);
return car;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Factory factory = new Factory();
ICar car = factory.createCar();
car.show();
}
}


  使用工厂方法后,调用端的耦合度大大降低了。并且对于工厂来说,是可以扩展的,以后如果想组装其他的汽车,只需要再增加一个工厂类的实现就可以。无论是灵活性还是稳定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单例模式

1、概述

单例模式是23中设计模式最简单的一种创建类设计模式,单例模式的意思是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这个类统称单例类。过往javaWeb最经典的单例模式就是Servlet类,Servlet类被设计成单例模式被所有线程共享!使用单例模式的好处还有节省内存,因为它限制了实例的个数,有利于java垃圾回收。

2、使用单例模式的好处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1)控制资源的使用,通过线程同步来控制资源的并发访问;

2)控制实例产生的数量,达到节省资源的目的;

3)作为通信媒介使用,也就是数据共享,在不建立直接关联的条件下,让多个不相关的两个线程或者进程之间实现通信。

3、类图





它有以下几个要素:
私有的构造方法
指向自己实例的私有静态引用
以自己实例为返回值的静态的公有的方法
4、单例分类
单例模式根据实例化对象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种:饿汉式和懒汉式。饿汉式在单例类被加载时,实例化一个对象给自己使用;而懒汉式在调用取得实例方法的时候才会实例化对象。代码如下

//测试饿汉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
}
}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懒汉式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singleton==null){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ton;
}
}


//测试单例模式

public class Test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assicSingleton s1 =  ClassicSingleton.getInstance();
ClassicSingleton s2 =  ClassicSingleton.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s1==s2);//返回值为true
}
}
class Classic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Classic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ClassicSingleton() {
//构造器私有,外部不能调用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Classic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Classic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单例模式的优点:
在内存中只有一个对象,节省内存空间。
避免频繁的创建销毁对象,可以提高性能。
避免对共享资源的多重占用。
可以全局访问。

适用场景:由于单例模式的以上优点,所以是编程中用的比较多的一种设计模式。我总结了一下我所知道的适合使用单例模式的场景:
需要频繁实例化然后销毁的对象。
创建对象时耗时过多或者耗资源过多,但又经常用到的对象。
有状态的工具类对象。
频繁访问数据库或文件的对象。
以及其他我没用过的所有要求只有一个对象的场景。
缓存、日志、创建比较耗时的东西

单例模式注意事项:
只能使用单例类提供的方法得到单例对象,不要使用反射,否则将会实例化一个新对象。
不要做断开单例类对象与类中静态引用的危险操作。
多线程使用单例使用共享资源时,注意线程安全问题

三)动态代理模式(转下篇)

四)面向接口编程

五)Spring简介

1、历史

2、优势

3、Spring适用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设计模式 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