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HTTP协议简介

2016-10-09 16:08 267 查看


一、http协议

规定了客户端和服务端交流时的数据格式

二、特点

请求和响应都由三部分组成。

请求信息(3部分组成):
1.请求行 (由3部分组成)
a.请求的方式
b.请求的资源地址
c.请求协议
2.请求头信息(2部分组成)
a. 头名称
b. 头值
3.请求正文 (只有请求的类型是post才会有)


响应信息:(3部分组成)
1.响应行(由3部分组成)
a.响应协议
b.状态码
c.状态信息
2.响应头信息(2部分):
a.响应头
b.头值
3.响应正文.


三、get和post方式区别

get方式请求参数会附加在url后,而post是看不到的,post相对安全

get方式对提交的数据大小有限制(1k),post方式对数据大小没有限制.

四、响应的状态吗

200: OK

302(307) : 请求重定向

304 : 未修改

404: 找不到

500: 代码错误

五、请求头信息

Accept: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 浏览器可接受的MIME类型

MIME类型: 相当于操作系统下的文件类型。 是由大类型和小类型组成: text/html; 对应的关系在conf/web.xml中查询

Accept-Charset: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 浏览器支持哪种字符集

Accept-Encoding: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 浏览器能够进行解码的数据编码方式,比如gzip

Accept-Language: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浏览器支持的语言种类

Host: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浏览器所在的主机

Referer: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当前页面从哪里来的。用处: 1. 用来记录广告的信息;2. 防盗链。

Content-Type: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 ,内容类型

If-Modified-Since: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修改的时间

Content-Length: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 请求正文内容长度

Connection: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连接的状态

Cookie: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 ,浏览器携带的Cookie

Date: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发送请求的时间

六、响应头信息

Location :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请求需要重定向.(必须结合状态吗302使用)

Server :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服务器的类型

Content-Encoding: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服务器对数据采用的编码

Content-Length: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响应正文的长度

Content-Language: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zh-cn服务发送的文本的语言

Content-Type: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你要用哪个码表来解析二进制数据

Last-Modified :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访问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

Refresh: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多长时间刷新一次

Cache-Control: no-cache (1.1)

Pragma: no-cache (1.0)

Set-Cookie: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要存储的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HTT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