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数据库知识点整理1

2016-09-26 10:31 525 查看
一、基础概念
关系型数据库:利用二维表来保存数据。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实体: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可以被区别的事物。比如“一个学生”、“一本书”、“一门课”等等。值得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事物”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也可以是虚拟的,不如说“老师与学校的关系”。

属性:教科书上解释为:“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由此可见,属性一开始是个逻辑概念,比如说,“性别”是“人”的一个属性。在关系数据库中,属性又是个物理概念,属性可以看作是“表的一列”。

元组:表中的一行就是一个元组。

分量:元组的某个属性值。在一个关系数据库中,它是一个操作原子,即关系数据库在做任何操作的时候,属性是“不可分的”。否则就不是关系数据库了。

码:表中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者属性组),如果这样的码有不止一个,那么大家都叫候选码,我们从候选码中挑一个出来做老大,它就叫主码。

全码:如果一个码包含了所有的属性,这个码就是全码。

主属性:一个属性只要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出现过,这个属性就是主属性。

非主属性:与上面相反,没有在任何候选码中出现过,这个属性就是非主属性。

外码:一个属性(或属性组),它不是码,但是它别的表的码,它就是外码。

二、三范式
1NF:字段不可分;
2NF:有主键,非主键字段依赖主键;
3NF:非主键字段不能相互依赖;
三、事务
1、事务:是并发控制的单位,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操作序列。
2、事务的四个特性(ACID特性):
(1)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1)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一致性与原子性是密切相关的。
(3)隔离性(Isolation):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4)持续性/永久性(Durability):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

3、隐式启动,但每个事务仍以COMMIT或ROLLBACK显式结束。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数据库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