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网络网络基础知识-协议分层和OSI参考模型

2016-08-25 15:27 531 查看
协议好比是一种语言,两台计算机之间通信就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要说彼此都懂的语言才可以交流。计算机的协议有很多,在本节只说OSI标准的协议。

下图介绍了OSI的7层结构,每个分层上,在处理由上一层传过来的数据时,可以附上当前分层的协议所必须的“首部”信息。然后在接收端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首部”与“内容”的分离,再发给上一层,并最终将发送端的数据恢复为原状。



下面举例说明这7个层的作用:

1.应用层

用户A在主机A上新建一封电子邮件,指定收件人为B,输入的内容为“早上好”。用户A从键盘上输入“早上好”的这部分属于与通信无关的,而在点击发送的那一刻开始便进入了应用层协议的处理。

2.表示层

将数据从主机特有的格式转换为网络标准传输格式。例如,用户A和用不B使用的邮件客户端不是同一款的,那么在文字处理上可能会有不同,那么在A发出前,将数据转换为网络标准格式,那么在B接收后再将网络标准格式转换为主机特有的格式阅读就可以了。

3.会话层

假定用户A新建了5封电子邮件准备发送给用户B,这5封邮件的发送顺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可以每发送一封邮件建立一次连接,随后断开连接;还可以一连接好就5封邮件连续发送给对方;甚至还可以同时建立5个连接,将5封邮件同时发送给对方。而决定采用何种连接方式就是会话层的主要工作责任。

4.传输层

会话层只对何时建立连接,何时发送数据等问题进行管理,并不具有实际传输数据的功能。真正负责在网络上传输数据的是回话层以下的。传输层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确认连接与断开、重发;例如发送数据丢失的话,会把丢失的数据重新发送一遍,保证数据发送的完整性。在这一层中会将TCP/UDP协议添加到包首部。

5.网络层

实际上将数据传输给对端的处理是由网络层来完成。实际发送数据时,会有目的地址,在这个层中将目的地址和数据进行处理,就可以将数据发送到世界上任何一台互连设备。我们平时见到的IP地址就是在这层处理,将IP地址添加为包首部,IP地址包括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6.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帧转换成比特流;物理层将比特流转换成电子信号。相互直连的设备之间使用MAC地址实现传输,MAC地址也可称为物理地址活硬件地址。在这一层中将包含MAC地址信息的首部附加到从网络层转发过来的数据上,将其发送到网络。

而对于我们比较熟悉的TCP/IP,在OSI的对比如下图: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