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Redis

centos6.3 安装配置redis

2016-07-20 19:47 435 查看

1、下载安装

1.1 下载包

  注:在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查询需要下载的版本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3.2.1.tar.gz

1.2 解压安装

  tar -xvf redis-3.2.1.tar.gz

  cd redis-3.2.1

  make

  make install

  安装后会自动把redis-server,redis-cli,redis-benchmark,redis-check-aof,redis-check-dump复制到/usr/local/bin目录下
  ls /usr/local/bin

  • redis-server:Redis服务器的daemon启动程序
  • redis-cli:Redis命令行操作工具。当然,你也可以用telnet根据其纯文本协议来操作
  • redis-benchmark:Redis性能测试工具,测试Redis在你的系统及你的配置下的读写性能
  • redis-stat:Redis状态检测工具,可以检测Redis当前状态参数及延迟状况

2、测试redis

  cd src && make test

  当执行上述命令会有如下信息:

  安装tcl

  yum install tcl

  cd src && make test 或者 ./runtest

3、配置

 3.1  建立缓存目录

  建立专门的文件夹用于存放redis的文件,作为redis缓存文件夹

3.2  配置config文件

  vim redis.conf

  修改daemonize no改成yes,表示将redis设置为后台运行,默认为非后台运行。

  修改pidfile位置,指向redis缓存文件夹

  修改logfile位置,指向redis缓存文件夹

  修改dbfilename名字

  修改dir(dbfilename存放目录),指向redis缓存文件夹

  下面是redis.conf的主要配置参数的意义:

  • daemonize:是否以后台daemon方式运行
  • pidfile:pid文件位置
  • port:监听的端口号
  • timeout:请求超时时间
  • loglevel:log信息级别
  • logfile:log文件位置
  • databases:开启数据库的数量
  • save * *:保存快照的频率,第一个*表示多长时间,第三个*表示执行多少次写操作。在一定时间内执行一定数量的写操作时,自动保存快照。可设置多个条件。
  • rdbcompression:是否使用压缩
  • dbfilename:数据快照文件名(只是文件名,不包括目录)
  • dir:数据快照的保存目录(这个是目录)
  • appendonly:是否开启appendonlylog,开启的话每次写操作会记一条log,这会提高数据抗风险能力,但影响效率。
  • appendfsync:appendonlylog如何同步到磁盘(三个选项,分别是每次写都强制调用fsync、每秒启用一次fsync、不调用fsync等待系统自己同步)

4、启动和使用测试

4.1 指定配置文件启动

  启动server redis-server /home/styuan/spinnaker/redis-3.2.1/redis.conf

4.2  启动控制台程序并使用

 

4.3  检测redis是否存在的几种方法

  ps –ef | grep redis

  netstat –lntp | grep 6379

  停止redis

  redis-cli shutdown

5、设置为系统服务

  查看当前系统拥有的服务

  chkconfig

  此时redis只是能用,但是需要手动启动,并不友好,所以需要我们去把它设置为系统服务,并且开机自启。

5.1 配置启动脚本

  推荐在生产环境中使用启动脚本方式启动redis服务。启动脚本 

redis_init_script
 位于位于Redis的 
/utils/
 目录下。

  修改相应的文件配置:

#大致浏览下该启动脚本,发现redis习惯性用监听的端口名作为配置文件等命名,我们后面也遵循这个约定。

#redis服务器监听的端口

REDISPORT=6379

#服务端所处位置,在make install后默认存放与`/usr/local/bin/redis-server`,如果未make install则需要修改该路径,下同。

EXEC=/usr/local/bin/redis-server

#客户端位置

CLIEXEC=/usr/local/bin/redis-cli

#Redis的PID文件位置

PIDFILE=/var/run/redis_${REDISPORT}.pid

#配置文件位置,需要修改

CONF="/etc/redis/${REDISPORT}.conf"

5.2 配置配置文件环境

  5.2.1  根据启动脚本要求,将修改好的配置文件以端口为名复制一份到指定目录。需使用root用户

mkdir /etc/redis
cp redis.conf /etc/redis/6379.conf

  5.2.2 将启动脚本复制到/etc/init.d目录下,本例将启动脚本命名为redisd(通常都以d结尾表示是后台自启动服务)

  cp redis_init_script /etc/init.d/redisd

6.  设置为开机自启动

  此处直接配置开启自启动 

chkconfig redisd on
 将报错误: 
service redisd does not support chkconfig
 

  问题解决办法如下:

  必须把下面两行注释放在/etc/init.d/redis文件靠前的注释中:

# chkconfig:   2345 90 10
# description:  Redis is a persistent key-value database

  上面的注释的意思是,redis服务必须在运行级2,3,4,5下被启动或关闭,启动的优先级是90,关闭的优先级是10。

  再设置即可成功。

#设置为开机自启动服务器
chkconfig redisd on
#打开服务
service redisd start
#关闭服务
service redisd stop

7、附录

7.1 linux 运行级别

  运行级别就是操作系统当前正在运行的功能级别。这个级别从0到6 ,具有不同的功能。这些级别在/etc/inittab文件里指定。这个文件是init程序寻找的主要文件,最先运行的服务是那些放在/etc/rc.d 目录下的文件。

  不同的运行级定义如下:(可以参考Linux里面的/etc/inittab)

  # 缺省的运行级,RHS用到的级别如下:

  0:关机

  1:单用户模式

  2:无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3:有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4:保留,未使用

  5:有网络支持有X-Window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6:重新引导系统,即重启

 

  对各个运行级的详细解释:

  0 为停机,机器关闭。

  1 为单用户模式,就像Win9x下的安全模式类似。

  2  为多用户模式,但是没有NFS支持。 

  3  为完整的多用户模式,是标准的运行级。

  4 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它来做一些事情。例如在笔记本 电脑的电池用尽时,可以切换到这个模式来做一些设置。

  5  就是X11,进到X Window系统了。

  6  为重启,运行init 6机器就会重启。

 7.2  chkconfig用法

  chkconfig命令可以用来检查、设置系统的各种服务

  使用语法:

  chkconfig [--add][--del][--list][系统服务] 或 chkconfig [--level <等级代号>][系统服务][on/off/reset]

 

  参数用法:

  –add  增加所指定的系统服务,让chkconfig指令得以管理它,并同时在系统启动的叙述文件内增加相关数据。

  –del  删除所指定的系统服务,不再由chkconfig指令管理,并同时在系统启动的叙述文件内删除相关数据。

  –level<等级代号>  指定读系统服务要在哪一个执行等级中开启或关毕。

 

  使用范例:

  chkconfig –list                            列出所有的系统服务

  chkconfig –add redis                   增加redis服务

  chkconfig –del redis                    删除redis 服务

  chkconfig –level redis 2345 on     把redis在运行级别为2、3、4、5的情况下都是on(开启)的状态。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