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Android网络编程-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原理

2016-07-15 14:46 369 查看
概述: HTTP是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常基于TCP协议。是无连接的,但HTTP1.1给出了一种持续连接的机制。

HTTP协议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

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服务器联系的类型不同。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HTTP的URL(URL是一种特殊的URI):

URL的格式:http: //host[“:”port][abs_path]

http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

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者IP地址

port表示一个端口号。如果为空,则默认为80;

abs_path表示要请求的资源的URL。如果URL中没有给出abs_path,那么必须以/代替abs_path,通常这个工作由浏览器代我们完成。

比如:

   输入:http://www.baidu.com

   浏览器自动转换为:http://www.baidu.com/

HTTP报文分两种: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以下,我们分开讲。

HTTP请求报文组成:请求行,消息报头和请求正文。



请求行由请求方法,URL字段和HTTP版本标识组成(忽略CRLF)。

(方法)请求方法分以下几种(移动开发常用的有GET和POST):

GET:请求获得URL所标识的资源。浏览器采用这种方式获取服务器资源;

POST:请求服务器接收附加在URL所标识的资源后的新的数据。常用来提交表单。

HEAD:请求获取由URI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

PUT: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并用URL标识这个资源;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这个URL标识的资源;

TRACE:请求服务器回送收到的这个请求报文,这个主要用来测试;

CONNECT:保留的方法;

OPTIONS :请求查询服务器的性能,或者查询与资源相关的选项和需求;

注:HEAD方法与GET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对于HEAD请求的回应部分来说,它的HTTP头部中包含的信息与通过GET请求所得到的信息是相同的。利用这个方法,不必传输整个资源内容,就可以得到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信息。该方法常用于测试超链接的有效性,是否可以访问,以及最近是否更新(该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请求报头

在请求行之后会有0个或者多个请求报头,每个请求报头都包含一个名字和一个值,它们之间用“:”分割。请求头部会以一个空行,发送回车符和换行符,通知服务器以下不会有请求头。关于请求报头,会在后面的消息报头一节做统一的解释。

请求数据

请求数据不在GET方法中使用,而是在POST方法中使用。POST方法适用于需要客户填写表单的场合,与请求数据相关的最常用的请求头是Content-Type和Content-Length。

HTTP响应报文组成: 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状态行由HTTP协议版本,响应状态码和状态码的文本描述组成。状态码,我在这就不介绍了,大家可以自行Google。

关于消息报头部分可以参考:

http://blog.csdn.net/itachi85/article/details/50982995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