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Go语言

Go 性能优化技巧 5/10

2016-07-12 00:00 344 查看
闭包(closure)也是很常见的编码模式,因它隐式携带上下文环境变量,因此可让算法代码变得更加简洁。



但任何 “便利” 和 “优雅” 的背后,往往都是更复杂的实现机制,无非是语法糖或编译器隐藏了相关细节。最终,这些都会变成额外成本在运行期由 CPU、runtime 负担。甚至因不合理使用,造成性能问题。

用几个代码片段看看可能的麻烦。





单次调用的性能差异有点大(不同环境结果会不同),但这会不会和匿名函数本身构建有关?





似乎是这样。可接下来的问题就更麻烦了。(代码仅作演示,并未保证逻辑一致)



首先,闭包引用原环境变量,导致 y 逃逸到堆上,这必然增加了 GC 扫描和回收对象的数量。



接下来,同样是因为闭包引用原对象,造成数据竞争(data race)。



可见,闭包未必总能将事情 “简单化”。在学习 Go 底层实现过程中,你会了解到,所有 “简单” 都是由编译器或运行时用一堆复杂过程堆出来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