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数据结构算法

《数据结构》复习之排序算法

2016-07-06 16:07 633 查看
排序算法
1直接插入排序

2希尔排序

3冒泡排序

4快速排序

5简单选择排序

6堆排序

7二路归并排序

8基数排序

排序算法总结
1排序算法的稳定性

2复杂度总结

3稳定性总结

4其他

1.排序算法

1.1直接插入排序

  算法思想:

  每次将一个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数列中的适当位置,使数列 依然有序;直到待排序数据元素全部插入完为止。

  算法代码:

void insertSort(int *A,int n)//数组下标从0开始
{
for(i=1;i<n;i++)
{
temp=A[i];   //将待插入的元素存在temp中
j=i-1;
while(j>=0&&temp<A[j])
{
A[j+1]=A[j];
j--;
}
j++;
A[j]=temp;
}
}


  时间复杂度:

  最坏的情况整个序列均为逆序,则时间复杂度为O(n2)。

  最好的情况即整个序列有序,则时间复杂度为O(n)。

  综上所述,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空间复杂度:

  额外辅助空间只需要一个temp,因此空间复杂度为O(1)。

1.2希尔排序

  算法思想:

  希尔排序是按照不同步长对元素进行插入排序,当刚开始元素很无序的时候,步长最 大,所以插入排序的元素个数很少,速度很快;当元素基本有序了,步长很小,插入排序对于 有序的序列效率很高。

  算法代码:

int dk[]={5,3,1};
void shellSort(int *&A,int dk,int n)
{
int i,j,temp;
for(i=dk;i<n;i++)
{
temp=A[i];
j=i-dk;
while(j>=0&&temp<A[j])
{
A[j+dk]=A[j];
j=j-dk;
}
j=j+dk;
A[j]=temp;
}
}


  时间复杂度:

  希尔排序的平均情况为O(nlog2n)。

  空间复杂度:

  希尔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与插入排序一样,为O(1)。

1.3冒泡排序

  算法思想:

  冒泡排序通过一系列的“交换”动作完成。首先第一个记录和第二个记录比较,如果第一个大,则交换,否则不交换。然后第二个记录和第三个记录比较,如果第二个大,则两者交换,否则不交换…….一直按这种方式进行下去,最终最大的那个记录被交换到最后,一趟冒泡排序完成。因此它通过一趟又一趟 地比较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使较大的数据下沉,较小的数据上升来完成算法。要注意的是,冒泡排序算法结束的条件是一趟排序过程中没有发生元素交换。

  算法代码: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
int i, j,flag,temp;
for (i = n ; i > 1;i--)
{
flag = 0;
for (j = 0; j <i-1 ;j++)//边界情况要注意,把边界带入
{
if (A[j]>A[j+1])
{
te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emp;
flag = 1;
}
}
if (flag==0)
{
return;
}
}
}


  时间复杂度:

  最坏情况,待排序序列逆序,此时时间复杂度为O(n2)。

  最好的情况即整个序列有序,则时间复杂度为O(n)。

  综上所述,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空间复杂度:

  额外辅助空间只需要一个temp,因此空间复杂度为O(1)。

1.4快速排序

  算法思想:

  快速排序选取第一个数 A,从两边开始交换,直至将序列分为以 A 为基准的左边和右 边,左边的数均小于 A,右边的数均大于 A,然后两边递归。

  算法代码:

void quickSort(int *&A,int l,int r)
{
int temp;
int i=l,j=r;
if(l<r)
{
temp=A[i];
while(i<j)
{
while(i<j&&A[j]>temp)  //一定要有i<j
j--;
if(i<j)
{
A[i]=A[j];
i++;
}
while(i<j&&A[i]<temp)
i++;
if(i<j)
{
A[j]=A[i];
j--;
}
}
A[i]=temp;
qsort(A,l,i-1);
qsort(A,i+1,r);
}
}


  时间复杂度:

  快速排序最好的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待排序列越接近无序,本算法效率越高。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待排序列越接近有序,本算法效率越低。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就平均时间而言,快速排序是所有排序算法中最好的。快速排序的排序趟数与初始序列有关。

  空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为O(log2n)。快速排序是递归进行的,递归需要栈的帮助。

1.5简单选择排序

  算法思想:

  从头到尾顺序扫描序列,找出一个最小的数字,和第一个交换,接着从剩下的记录中 继续这种选择和交换,最终使序列有序。

  算法代码:

void simpleSelectSort(int *A, int n)
{
int i, j,k,min,temp;
for (i = 0; i < n;i++)
{
k = i;
for (j = i + 1;j<n; j++)
{
if (A[j]<A[k])
{
k = j;
}
}
temp = A[k];
A[k] = A[i];
A[i] = temp;
}
}


  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为O(n2)。

  空间复杂度:

  额外辅助空间只需要一个temp,因此空间复杂度为O(1)。

1.6堆排序

  算法思想:

  堆是一种数据结构,可以把堆看成一棵完全二叉树,这棵完全二叉树满足:任何一个非叶子结点的值都不大于(或不小于)其左右孩子的结点的值。若父亲大孩子小,则这样的堆叫作大顶堆;若父亲小孩子大,则这样的堆叫作小顶堆。

  堆排序执行过程描述(大顶堆)如下:

  1. 从无序序列所确定的完全二叉树的第一个非叶子结点开始, 从右至左,从上到下,对每个结点进行调整,最终将得到一个大顶堆。

  对结点的调整方法:将当前结点(假设为a)的值与其孩子结点进行较,如果存在大于a值的孩子结点,则从中选出最大的一个与a交换。当a来到下一层的时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a的孩子结点值小于a的值为止。

  2. 将当前无序序列中的第一个元素,反映在树中时根节点(假设为a)与无序序列中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假设为b)。a进入有序序列,到达最终位置,无序序列中元素减少1个,有序序列中元素增加1个。此时只有结点b可能不满足堆的定义,对其进行调整。

  3.重复2中的过程,直到无序序列中的元素剩下1个时排序结束。

  算法代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

/*本函数完成对数组A[low]到A[high]范围内对在位置low上的节点的调整*///只是调整一个结点的函数
void HeapAdjust(int *&A,int low,int high)  //由于A[]是一棵完全二叉树,所以存储的元素必须从1开始
{
int i=low;
int j=i*2;
int temp=A[i];
while(j<=high)   //终止条件
{
if(j<high&&A[j+1]>A[j])   //若右孩子比较大,则把j指向右孩子,j<high这句话不能忘
{
j++;
}
if(temp<A[j])
{
A[i]=A[j];  //将A[j]调整到双亲位置上
i=j;     //修改i和j的值以便能继续调整
j=i*2;
}
else    //调整结束
{
break;
}
}
A[i]=temp;
}

int main()
{
int i,n,temp;
cin>>n;
A=new int[n+1];
for(i=1;i<=n;i++)
{
cin>>A[i];
}

for(i=n/2;i>=1;i--)    //建立初始堆
{
HeapAdjust(A,i,n);
}

for(i=n;i>=2;i--)
{
temp=A[1];
A[1]=A[i];
A[i]=temp;
HeapAdjust(A,1,i-1);
}

for(i=1;i<=n;i++)
{
cout<<A[i]<<" ";
}
cout<<endl;
return 0;
}


  时间复杂度:

  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堆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nlog2n),这是它相对于快速排序的最大优点。堆排序适合的场景是记录数很多的情况,典型的例子是从10000个记录中选出前10个最小的。这种情况用堆排序最好。如果记录数较少,则不提倡使用堆排序。

  空间复杂度:

  本算法的额外空间只有一个temp,因此空间复杂度为O(1)。

1.7二路归并排序

  算法思想:

  归并排序先分解要排序的序列,从 1 分成 2,2 分成 4,依次分解,当分解到只有 1 个 一组的时候,就可以排序这些分组,然后依次合并回原来的序列中,这样就可以排序所有数据。

  算法代码:

void Msort(int *&A,int l,int h)
{
if(l<h)
{

int m=(l+h)/2;
Msort(A,l,m);
Msort(A,m+1,h);
Merge(A,l,m,h);
}
}

void Merge(int *&A,int l,int m,int h)  //归并操作
{
int *temp=new int[h-l+1];
memset(temp,0,sizeof(temp));
int i,j,k=0;
i=l;
j=m+1;
while(i<=m&&j<=h)
{
if(A[i]<A[j])
{
temp[k]=A[i];
k++;
i++;
}
else
{
temp[k]=A[j];
k++;
j++;
}
}
while(i<=m)
{
temp[k]=A[i];
k++;
i++;
}
while(j<=h)
{
temp[k]=A[j];
k++;
j++;
}
j=0;
for(i=l;i<=h;i++)
{
A[i]=temp[j];
j++;
}
}


  非递归形式的代码:

void MergeSort()
{
//writein();
int size=1,low,mid,high;
while(size<=Maxsize-1)
{
low=0;
while(low+size<=Maxsize)
{
mid=low+size-1;
high=mid+size;
if(high>Maxsize-1)//第二个序列个数不足size
high=Maxsize;
Merge(low,mid,high);//调用归并子函数
low=high+1;//下一次归并时这一次的下界
}
size*=2;//范围扩大一倍
}
//display();
}


  时间复杂度:

  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

  空间复杂度:

  因为归并排序需要转存整个待排序序列,因此空间复杂度为O(n)。

1.8基数排序

  算法思想:

  基数排序的是“多关键字排序,采用最低位优先,不必通过比较,而是通过“分 配”和“收集”。如一个三位数,可以分成十个桶,然后将个位 0-9 分别放入桶中,再收集, 接着依次十位,百位。程序中用一个 count 数组来计数每个数的该放在整个排序的数组中的位 置。从个位开始计数,放置,一共进行 5 次循环(位数最大为 5)。

  算法代码:略。

  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为 O(d *(r+n))。d 为关键字的个数(循环次数),n 为序列的元素数(一次循环的分配次数),r 为关键字的取值范围(一次循环的收集次数)。

  空间复杂度:O(r)。

  

2.排序算法总结

2.1排序算法的稳定性

什么是稳定性?

  所谓稳定性是指待排序的序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项,排序前和排序后,看这些相同的项的相对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就是稳定的。

稳定性的意义

  稳定意思是说原本键值一样的元素排序后相对位置不变。学习的时候,可能编的程序里面要排序的元素都是简单类型,实际上真正使用的时候,可能是对一个复杂类型的数组排序,而排序的键实际上只是这个元素中的一个属性,对于一个简单类型,数字值就是其全部意义,即使交换了也看不出什么不同。但是对于复杂的类型,交换的话可能就会使原本不应该交换的元素交换了。

  比如,一个“学生”数组,按照年龄排序,“学生”这个对象不仅含有“年龄”,还有其他很多属性,稳定的排序会保证比较时,如果两个学生年龄相同,一定不交换。(转自百度知道)

2.2复杂度总结

时间复杂度

平均情况下,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归并排序和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nlog2n),其他都是O(n2)。一个特殊的排序是基数排序,时间复杂度为 O(d *(r+n))。

最坏情况下,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他与平均情况相同。

助记方法:教官说:“快些以nlog2n的速度归队”。其中,“快”指快速排序,“些”指希尔排序(发音相似),“队”指堆排序(谐音),这四种排序的平均复杂度都是O(nlog2n)。

空间复杂度

记住几个特殊的就好,快排为O(log2n),归并排序为O(n),基数排序为O(r),其他都是O(1)。

其他

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更适合有序序列,而快排越无序效率越高。

(以上复杂度总结转自天勤考研书)

2.3稳定性总结

  一句话记忆:心情不稳定快些选好友来聊天吧。

  这里,“快”指快速排序,“些”指希尔排序,“选”指简单选择排序,“堆”指堆排序。这四种排序是不稳定的,其他都是稳定的。

  (以上稳定性总结转自天勤考研书)

2.4其他

  经过一趟排序,能保证一个元素达到最终位置的有冒泡,快速,简单选择和堆排序。(根据排序原理来记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排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