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Java程序初始化顺序

2016-06-25 13:16 344 查看
Java程序的初始化一般遵循3个原则(优先级依次递减):

1.静态对象(变量)优先于非静态对象(变量)初始化,其中,静态对象(变量)只初始化一次,而非静态对象(变量)可能会初始化多次。

   2.父类优先于子类进行初始化。

3.按照成员变量的定义顺序进行初始化。即使变量定义散布于方法定义之中,他们依然在任何方法(包括构造函数)被调用之前先初始化。

Java程序初始化工作可以在许多不同的代码块中来完成(例如静态代码块,构造函数等),他们执行的顺序如下:

父类静态变量,父类静态代码块,子类静态变量,子类静态代码块,父类非静态变量,父类非静态代码块,父类构造函数,子类非静态变量,子类非静态代码块,子类构造函数。

测试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InitialOrderTest {

// 静态变量
public static String staticField = "静态变量";

// 变量
public String field = "变量";

// 静态初始化块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staticField);

System.out.println("静态初始化块");

}

// 初始化块
{

System.out.println(field);

System.out.println("初始化块");

}

// 构造器

public InitialOrderTest() {

System.out.println("构造器");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InitialOrderTest();

}

}

运行以上代码,我们会得到如下的输出结果:

1. 静态变量

2. 静态初始化块

3. 变量

4. 初始化块

5. 构造器

这与上文中说的完全符合。那么对于继承情况下又会怎样呢?我们仍然以一段测试代码来获取最终结果:

class Parent {

 // 静态变量

 public static String p_StaticField = "父类--静态变量";

 // 变量

 public String p_Field = "父类--变量";

 protected int i = 9;

 protected int j = 0;

 // 静态初始化块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p_StaticField);

  System.out.println("父类--静态初始化块");

 }

 // 初始化块

 {

  System.out.println(p_Field);

  System.out.println("父类--初始化块");

 }
// 构造器

 public Parent() {

  System.out.println("父类--构造器");

  System.out.println("i=" + i + ", j=" + j);

  j = 20;

 }

}

public class SubClass extends Parent {

 // 静态变量

 public static String s_StaticField = "子类--静态变量";

 // 变量

 public String s_Field = "子类--变量";

 // 静态初始化块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s_StaticField);

  System.out.println("子类--静态初始化块");

 }

 // 初始化块

 {

  System.out.println(s_Field);

  System.out.println("子类--初始化块");

 }
// 构造器

 public SubClass() {

  System.out.println("子类--构造器");

  System.out.println("i=" + i + ",j=" + j);

 }
// 程序入口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子类main方法");

  new SubClass();

 }

}

运行一下上面的代码,结果马上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父类--静态变量

父类--静态初始化块

子类--静态变量

子类--静态初始化块
子类main方法

父类--变量

父类--初始化块

父类--构造器
i=9, j=0

子类--变量

子类--初始化块

子类--构造器
i=9,j=20
现在,结果已经不言自明了。子类的静态变量和静态初始化块的初始化是在父类的变量、初始化块和构造器初始化之前就完成了。
静态变量、静态初始化块,变量、初始化块初始化了顺序取决于它们在类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执行过程分析

(1)访问SubClass.main(),(这是一个static方法),于是装载器就会为你寻找已经编译的SubClass类的代码(也就是SubClass.class文件)。在装载的过程中,装载器注意到它有一个基类(也就是extends所要表示的意思),于是它再装载基类。不管你创不创建基类对象,这个过程总会发生。如果基类还有基类,那么第二个基类也会被装载,依此类推。

(2)执行根基类的static初始化,然后是下一个派生类的static初始化,依此类推。这个顺序非常重要,因为派生类的“static初始化”有可能要依赖基类成员的正确初始化。

(3)当所有必要的类都已经装载结束,开始执行main()方法体,并用new SubClass()创建对象。

(4)类SubClass存在父类,则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你可以使用super来指定调用哪个构造函数(也就是Beetle()构造函数所做的第一件事)。

基类的构造过程以及构造顺序,同派生类的相同。首先基类中各个变量按照字面顺序进行初始化,然后执行基类的构造函数的其余部分。

(5)对子类成员数据按照它们声明的顺序初始化,执行子类构造函数的其余部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java 初始化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