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 IOS开发

iOS多点连接的使用、协议逆向、安全性

2016-05-20 11:43 459 查看
http://www.2cto.com/kf/201411/352716.html


什么是多点连接?

多点连接简单说就是将设备两两进行连接,从而组成一个网络,见下图:



多点连接可以基于如下两种通道建立:





即:蓝牙与WiFi, 且“只具有蓝牙的设备”可以与“只具有WiF的设备”通信, 这一切都是透明的,开发者根本不需要关心:



个人感觉它的能力还是比较强大的。 既然能力这么强大,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MC只是提供了一种数据通道,具体用途还是要看业务、看大家的想象力, 下面列几个比较常见的用途: 传文件聊天室一台设备作为数据采集外设(比如:摄像头),将实时数据导到另一台设备上网络数据转发...


多点连接 API 的使用



SDK及版本信息

MultipeerConnectivity.frameworkiOS 7.0OS X 10.10

可以看到基于MC可以做到电脑与手机的通信。 了解了其能力与SDK相关信息后,下面我们看看工作流程: 使设备可被发现--->浏览设备,建立连接--->传输数据 。 关于使用大家可以看看参考资源与 MCDemo, 这里只是做一个代码导读。

1、初始化 MCPeerID 及 MCSession, MCPeerID 用来唯一的标识设备, MCSession 是通信的基础:

?
2、广播设备,使设备可以被发现:

?
3、浏览“局域网”中的设备,并建立连接:

?
MCBrowserViewController实例化后,直接弹出,这个类内部会负责查找设备并建立连接。 对于有界面定制化需求的,也可以通过相关接口实现类似的功能。

4、发送消息:

?
发送消息时有个选项:MCSessionSendDataReliable,MCSessionSendDataUnreliable 但是不管是可靠还是不可靠,数据都是基于 UDP 进行传输的。

5、接收消息:

?
消息的接收是通过 MCSession 的回调方法进行的。 MCSession的回调方法非常重要, 设备状态的改变、消息的接收、资源的接收、流的接收都是通过这个回调进行通知的。

6、发送资源,资源可以是本地的URL,也可以是 Http 链接:

?
可以通过 NSProgress查询相关状态。

7、接收资源:

?


协议逆向

协议分析时,我们是基于WiFi进行分析,因为这样便于抓包。 抓到的数据包如下图:



可以看到主要是基于如下几个协议:



Bonjour在法语中是 Hello 的意思,即:主要用来做服务发现。 STUN主要用来做端口映射,便于两台设备直接建立连接。 剩下的两个协议未知:一个基于TCP,一个基于UDP。 基于 TCP 的,我们看下TCP Stream:



注意下图中红框部分:



这是某种握手机制,首先是交换设备ID,然后会基于Binary Plist 交换信息。 首先提取plist,提取plist时要参考 tcp stream 中的起始字节与结束字节, 将 plist 提出来后, 会看到一共交换了三个plist:

plist-1:



MCNearbyServiceInviteIDKey:MCEncryptionOption—>1, MCEncryptionNone—>0;

MCNearbyServiceMessageIDKey:序号

MCNearbyServiceRecipientPeerIDKey:接收者的PeerID

MCNearbyServiceSenderPeerIDKey:发送者的PeerID

plist-2:



MCNearbyServiceAcceptInviteKey:是否接收连接

MCNearbyServiceConnectionDataKey

plist-3:



MCNearbyServiceConnectionDataKey

如上只是说了plist的内容, 但是在 tcp stream 中我们还看到了设备ID, 设备ID是如何生成的呢? 通过代码逆向可以得到一个大概的结论: 设备ID在 -[MCPeerIDInternal initWithIDString:pid64:displayName:]
中实现, 基本策略是: IDString: 随机,base36pid64:随机displayName:外部传入,如:”Proteas-iPhone5s” 设备间交换ID时需要进行序列化, 序列化的方法为:-[MCPeerID serializedRepresentation] 总结起来就是:PeerID = 基于pid64生成前 9 byte + displayName 附反编译结果:

?
前面的 plist 中有 Data Key,我们没有做过多说明, 接下来我们大概看看 Data Key 的生成:



在初始化一个多点连接的 Session 时,我们可以指定加密方式,
这个加密方式是个枚举类型: MCEncryptionOptional = 0

MCEncryptionRequired = 1

MCEncryptionNone = 2

从上图可以看出加密方式会影响Data Key, 但是完全通过抓包来分析 Data Key 是比较耗时的, 而且很可能会有遗漏。 通过代码逆向,我们找到负责 Data Key 生成的类:



这里可以作为分析 Data Key 的起点, 有需要的兄弟可以进行深入分析。

上面我们都是在说基于 TCP 的未知协议, 接下来我们看看基于 UDP 的未知协议。 UDP数据流:



具体一个UDP数据包:



可以看出它是在 DTLS 之上做了封装, 我们只要抛弃到 0xd0 就可以让 Wireshark 进行识别分析。 这里需要说下 BH-US 大会上没有公布具体的工具与方法, 我处理的方法是写一个 Custom Protocol Dissector:

?
在 Wireshark 中使用自定义协议进行处理后:



这里识别出协议后,我们不做继续分析, 但是评估安全性时,比如在手机上 kill 调 ssl 后, 可以在 DTLS 的 Payload 中看到明文数据。


安全性分析

前文中也提到了,安全性的控制是在初始化 MCSession 时控制的, 默认是使用 MCEncryptionOptional, 但是当有一方是 MCEncryptionNone 时会发生降级,即:通信不加密。



但是当双方都是 MCEncryptionOptional,通信也是不安全的, 可能发生中间人攻击:



实施中间人攻击首先要识别出基于 TCP 一些数据包, 如上图中的浅色部分,数据包都是有特点的, 因此是可以识别的。 但是没有演示中间人攻击的原因是, plist文件中的数据貌似是有关联关系,简单的将0改为1, 并不会将 false 改成 true,会造成 plist 无效,
因此实施中间人攻击时可能需要将整个 plist 都截获后, 修改,再发送。


其他

目前没有逆向出整个通信协议,但是如果想将一些外设模拟成 MC 设备,需要进一步逆向出整个协议。MultipeerConnectivity 链接了 IOKit,因此可能间接得暴露出 IOKit 的攻击面。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