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C#

【C#设计模式-策略者模式】

2016-05-10 12:00 239 查看

一.策略者模式定义: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它们还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独立变化。

二. 策略者模式的组成:

抽象策略角色: 策略类,通常由一个接口或者抽象类实现。

具体策略角色:包装了相关的算法和行为。

环境角色:持有一个策略类的引用,最终给客户端调用。



三.策略者模式的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针对员工的收入情况,会收取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等等,针对这些所得税都有对于的算法进行计算,如果不采用策略模式,可能会建一个计算类,里面包含着许多计算方法,然后提供一个判断,在什么情况去调用算法,如果在未来增加了新的算法,就需要去修改判断,这样违背开放封闭的原则,考虑使用策略者模式会更好的扩展,管理算法,简化了逻辑处理。

/// <summary>
/// 计算税收策略
/// </summary>
public interface ITaxStragety
{
/// <summary>
/// 算法
/// </summary>
/// <param name="income">收入</param>
/// <returns></returns>
double CalculateTax(double income);
}
/// <summary>
/// 个人所得税
/// </summary>
public class PersonalTaxStrategy:ITaxStragety
{
/// <summary>
/// 个人所得税算法
/// </summary>
/// <param name="income"></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double CalculateTax(double income)
{
return income * 0.12;
}
}
/// <summary>
/// 企业所得税
/// </summary>
public class EnterpriseTaxStrategy:ITaxStragety
{
/// <summary>
/// 企业所得税算法
/// </summary>
/// <param name="income"></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double CalculateTax(double income)
{
return (income - 3500) > 0 ? (income - 3500) * 0.045 : 0;
}
}
/// <summary>
/// 环境角色(Context):持有一个Strategy类的引用
/// </summary>
public class InterestOperation
{
private ITaxStragety strtegy { get; set; }
public InterestOperation(ITaxStragety strtegy)
{
this.strtegy = strtegy;
}
public double GetCalc(double income)
{
return strtegy.CalculateTax(income);
}
}
/// <summary>
/// C#设计模式-策略者模式
/// </summary>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gz = 3500;
//个人所得税收计算方式
InterestOperation operatio = new InterestOperation(new PersonalTaxStrategy());
Console.WriteLine("个人所得税{0}", operatio.GetCalc(gz));

//企业所得税收计算方式
operatio = new InterestOperation(new EnterpriseTaxStrategy());
Console.WriteLine("企业所得税{0}", operatio.GetCalc(gz));
}
}



使用策略者模式,以后再需要增加新的算法的时候,只需要继承自ITaxStragety接口,实现里面的计算方法即可,这样就遵循了设计原则中的对扩展开发,对修改关闭,同时更好的管理算法,简单明了,避免了逻辑处理方面的紊乱。

四.优缺点:

优点:

1、 策略模式提供了管理相关的算法族的办法。策略类的等级结构定义了一个算法或行为族。恰当使用继承可以把公共的代码转移到父类里面,从而避免重复的代码。

2、 策略模式提供了可以替换继承关系的办法。继承可以处理多种算法或行为。如果不是用策略模式,那么使用算法或行为的环境类就可能会有一些子类,每一个子类提供一个不同的算法或行为。但是,这样一来算法或行为的使用者就和算法或行为本身混在一起。决定使用哪一种算法或采取哪一种行为的逻辑就和算法或行为的逻辑混合在一起,从而不可能再独立演化。继承使得动态改变算法或行为变得不可能。

3、 使用策略模式可以避免使用多重条件转移语句。多重转移语句不易维护,它把采取哪一种算法或采取哪一种行为的逻辑与算法或行为的逻辑混合在一起,统统列在一个多重转移语句里面,比使用继承的办法还要原始和落后。

缺点:

1、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自行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类。这就意味着客户端必须理解这些算法的区别,以便适时选择恰当的算法类。换言之,策略模式只适用于客户端知道所有的算法或行为的情况。

2、 策略模式造成很多的策略类,每个具体策略类都会产生一个新类。有时候可以通过把依赖于环境的状态保存到客户端里面,而将策略类设计成可共享的,这样策略类实例可以被不同客户端使用。换言之,可以使用享元模式来减少对象的数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