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Oracle

RAC DRM 原理

2016-05-06 09:57 316 查看

DRM 简介

首先,我们对和DRM 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介绍。

Buffer: 对于RAC 数据库,当一个数据块被读入到buffercache后,我们就称其为buffer , cachefusion 会将这个buffer作为resource来管理。

 

Master:在RAC 数据库的世界里,每一个resource都会有一个master实例,这个master实例会在shared pool 中(例如:gcsresource 和ges resource 部分)分配一些空间来存放和这个资源相关的信息,例如:哪一个实例拥有了这个buffer的最新版本,哪一个实例拥有了这个buffer的什么级别的lock等等。并且,负责维护和这个资源的状态。

 

接下来,我们对RAC 环境中,访问一个buffer的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我们以一个4节点的RAC 数据库为例。注意,我们只会列出比较典型的一种情况,不会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一一列出,而且只是把步骤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步骤1:实例3需要以X(exclusive)方式访问buffer1, 向master实例(1) 发出了请求。

步骤2:master实例(1)发现实例2 以X方式持有buffer1,之后通知实例2释放X lock,并把buffer1发送给实例3。

步骤3: 实例2释放X lock,并把最新版本的buffer1发送给实例3。

步骤4:实例3获得buffer1, 并通知master 实例(1)更新资源buffer1的最新状态。

 

从上面的步骤,我们不难看出,在RAC 数据库中,当我们访问一个buffer的时候,最多会有3个实例参与其中,master实例,holder(持有者)实例和requestor(申请者) 实例。2种数据传输会出现,message:用于和lock相关的信息传输,data:用于传输buffer。同时,根据上面的步骤我们也自然会想到,如果master和requestor在同一个实例上,那么就可以减少实例之间message的传输并且访问的代码路径(codepath)会更短,从而提高性能,但是每个buffer在被读取到buffer
cache时,master节点的选择是随机的。基于这种考虑,oracle从10g开始,推出了一个新特性DRM(DynamicResource management)。

 

DRM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一段时间内(默认10分钟),每个实例,对某一个数据库对象的 (10gR1以数据文件为单位)的访问次数和方式,来决定数据库对象对应的buffer应该被mastering 到哪一个实例。在指定时间内,如果某一个实例访问某个数据库对象次数高于其他实例一定倍数(默认50倍),则oracle 会把这个对象所有的buffer的master信息,转移到对应实例(注意:不是转移buffer)。当然,转移的过程是渐进式的。当oracle
决定将一个buffer的master实例确定到本地实例后,会对这个buffer上加上affinity lock,来实现快速的访问。这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object affinity 的由来。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oracle 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