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C语言/C++

C++的tie()函数

2016-04-04 14:02 423 查看
http://tech.quarkjoker.com/2011/06/22/C++%E7%9A%84tie()%E5%87%BD%E6%95%B0

今天看C ++ primer 时,看到了ios::tie() 函数。不明白其含义,跟不知道作用。于是上网查了一下。

cplusplus.com 给出的定义是:

ostream* tie ( ) const; //返回指向绑定的输出流的指针。

ostream* tie ( ostream* tiestr ); //将tiestr指向的输出流绑定的该对象上,并返回上一个绑定的输出流指针。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对于一个ios(输入输出流)对象,可以把一个输出流和它“绑定”起来。不带参数执行,返回“绑定”的输出流指针;带一个输出流指针作为参数,则重新设置绑定的对象,并返回前任绑定对象(指针)。

但是,什么是“绑定”呢?

比方说,对于下面这个程序: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
ofstream ofs;
ofs.open ("test.txt");

cin.tie (&ofs); //注释掉这一行试试看
*cin.tie() << "There will be some text:";
char c;
while(cin >> c){
ofs << c;
}

ofs.close();

return 0;
}

用linux下watch命令(windows下还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类似的东西,如果没有就用本办法:手动关掉再打开)实时察看test.txt文件,会发现每当你在终端里敲几个字后按下回车,test.txt文件里的文字就多了几个。

而如果你将代码中标注的那一行注释掉,就会发现,test.txt只有在程序运行结束(linux下按ctrl+d,windows下是ctrl+z结束输入)后才会有东西出现。

这就是“绑定”的效果,每当被“绑定”的对象有出入或输出操作,就会自动刷新“绑定”的对象的缓冲区,以达到实时的效果。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