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网络层

2016-03-20 19:56 239 查看
前言: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虚电路服务数据报服务

因特网的网络层: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网际协议IP

与IP协议配套的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1.中间设备

有四种中间设备:

转发器:物理层

网桥、桥接器,交换机:数据链路层

路由器:网络层

网关:网络层以上。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

2.分类的IP地址

1)IP地址的编码方法:

分类的IP地址

子网的划分

构成超网

一个IP地址在因特网内是唯一的。

分类的IP地址:

将IP地址划分为若干个固定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第一个字段为网络号,标志主机所连接到的网络。第二个字段是主机号,标志该主机。一个主机号在它前面的网络号所指明的网络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

一般分为A,B,C,D类。A,B,C是单播地址,D 是多播地址(即一对多通信)。



如图所示是A,B,C,D类地址的划分范围。



这里是A,B,C类地址可以指派的IP地址范围。

还有一些特殊的地址,只有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127.0.01

10.x.x.x;172.16.x.x-172.31.x.x;192.168.x.x:私有地址

0.0.0.0:与DHCP有关

全1:广播地址,在本网络中进行广播(路由器不会转发)

主机号全1:对net-id上的所有主机进行转发

ARP协议与RARP协议

ARP:知道ip地址找到物理地址

RARP:知道物理地址找到ip地址

过程:

每个主机都会有一个ARP高速缓存,里面是本局域网上各主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当A与B都在本局域网中,A想知道B的ip地址,那么就在A的ARP高速缓存中,找到了就知道了;若没有找到,则运行ARP协议。

首先在本局域网中广播一个ARP请求,表示我的ip是多少,物理地址是多少;然后我想知道ip地址是xxxx的主机的物理的地址。

接着其他主机收到这个ARP请求之后,除了B之外都会忽略。B在ARP请求中看到了自己的ip,就向A发送ARP响应分组,并在B自己的ARP高速缓存中存下A的信息。

最后A收到了B的响应,就知道了B的物理地址,并且写到A自己的ARP高速缓存中。

但是若A与B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中,那么A就会解析到路由器的ARP地址。

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1)路由器

路由器会维护一个路由器表,表中会有目的主机网络,吓一跳地址。

2)过程

划分子网

1)从两级IP地址到三级IP地址

2)子网掩码:通过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与操作,可以得到IP地址的网络号。

构造超网(CIDR)

1)特点

消除了A,B,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

使用斜线记法:例如128.13.35.7/20就表示前20位是网络前缀。

2)最长前缀匹配

使用CIDR之后,路由器就有网络前缀和下一条地址组长。但是一个网络前缀有可能与另一个网络前缀的前半部分重叠,这时要如何选择呢。

这时就要选择那个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表项,因为这个是最精确匹配。

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异常情况的报告。

有两种报文:

ICMP差错报告报文

有5种

:终点不可达

:源点抑制

:时间超过

:参数问题

:改变路由(重定向)

ICMP询问报文

有两种

:回送请求和回答

ICMP会送请求报文是由主机或路由器向一个特定的目的主机发出的询问。收到此报文的主机必须给源主机或路由器发送ICMP回送回答报文。PING命令就是使用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

:时间戳请求和回答

用来进行时钟同步和测量时间

1.traceroute

用来跟踪一个分组从源点到终点的路径。

Traceroute从源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一连串的IP数据报,数据报中封装的是无法交付的UDP用户数据报(即使用非法的端口号)。第一个数据报TTL是1,第一个路由器R1收到之后把TTL减一得到0,此时向源主机发送ICMP时间超过报文差错报告报文;以此类推就可以知道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所经过的所有路由器了。要注意的是,到达目的主机报文因为源主机使用了非法的端口号,所以目的主机会向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终点不可达差错报告报文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由管理写进去,不可以动态修改

动态路由选择策略:由路由器自己学习。

因特网将整个互联网划分为许多较小的自治系统,一般记为AS。

所有有两种路由选择协议

1)内部网关协议(IGP):在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一般有RIP协议与OSPF协议。

2)外部网关协议(EGP):若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不在同一自治系统,就要EGP。一般有BGP协议。

1.RIP协议

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2.OSPF协议

3.BGP协议

一个自治系统中会有少数的路由器作为BGP发言人。

多播

需要多播路由器的支持,多播地址只能用于目的地址,而不可以用于源地址。

NAT网络地址转换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