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互联网+"系列(11) 微信:创造移动移动互联网的新生态 上篇

2016-01-27 16:19 706 查看
微信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本篇将介绍微信的背景和在移动互联网下新生态的相关知识。

价值观是产品的灵魂

按照张小龙的说法,总有一些东西在产品之上,在商业利益之上。它不被你发现,却一直融化在产品的逻辑中。微信团队一直在保持和发扬一些理念。这些理念,也是公司一直倡导的,都是一些非常朴实的价值观。以下7个方面的价值观来自成立微信事业群时张小龙写给属下的一封内部邮件:

1.做对用户有价值的事情

我们经常在各种权衡中做取舍。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想,这个事情是不是从用户价值本身出发来考虑的。如果我们想的策略违背用户价值,哪怕舍弃短期利益,也应该维护用户价值。让用户看到你的努力,而不是同事和上级。

2.保持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因为它会体现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中

解决纷争时,它会帮助我们做出决定。如果我们认为用户不能被骚扰,就不会再产品中做出骚扰用户的行为。如果我们没有一致的价值观,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就会割裂为利益的集合体。不做个人价值观和产品价值观的双面人。

3.保持小团队,保持敏捷

希望在我们事业群变大后,还能保持小团队心态,避免陷入官僚化和流程化。我们曾经禁止写幻灯片,认为那是形式化的体现。这有些武断,但目标是效率的最大化,我们还将继续限制招聘人数,只招聘最优秀的人员加入团队。对一个优秀团队来说,人员也是少比多好。

4.学习和快速迭代比过去的经验更重要

移动互联网变化太快,我们的产品和业务思路,也希望是面向新的环境而产生。微信连接的元素特别是服务越来越多,以后要连接一切,我们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互联网+"要连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模块、不同的特征、不同的需求,我们不勤奋、不动态调适,就无法提交客户价值。

5.系统思维

记住我们的愿景:连接人,连接企业,连接物体。让它们组成有机的自转系统,而不是构建分割的局部商业模式。我们专注于基于连接能力的平台,并将平台开放给第三方接入,和第三方一起建造基于微信的人和服务的生态系统。系统思维也会帮助我们建造透明公正的商业体系,让系统在规则下运转,避免人为的干预。

6.让用户带来用户,让口碑赢得口碑

用互联网的网状传递效应来推动产品和服务。一个例子是,一个小小的飞机大战可以引发一场手机游戏风暴。我们处在一个人人互联的时代,如果能让一个用户说好,这个口碑就会传播出去。将我们的创造力体现在各个细节中。创意不是宏图大略,而是在于我们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用户都能感知到。

7.思辨胜于执行

执行力很重要,但更希望我们的日常工作是一个思辨的过程。我们提倡争论,在工作中通过辩理来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而非为了团队利益或人际关系放弃思辨能力甚至思辨习惯,进步来自思辨。

微信思维:好的产品会思考

腾讯要做互联网的连接器,微信如果只是视自己为平台,而不是在帮助形成一个生态,那就会自己埋葬自己。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机构把微信当作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支点,这个支点作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会越来越突出。微信之所以对很多人和机构变得如此重要,正是因为这其中所蕴含的的、被微信团队和外部称为微信思维的东西。谢晓萍主编的《微信思维》一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它:

1.上帝条款

把用户价值放在上帝的位置上。之所以把这句话列为上帝条款,是因为在我们看来,它既是微信能够奇迹般出现的原因,更是微信能够迅速发展和壮大的前提。用户不喜欢骚扰,就不要骚扰用户。

2.阳光条款

把一切商业体系放在规则下运行。腾讯要做连接型的公司:连接人,连接企业,连接机器,连接自然。而连接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要连接一切,必须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规则体系和有着强大技术保障的系统基础。

3.岩石条款

让用户替你交付一切。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工具平台,社交基因是其最强、最基础的因素。让用户带来用户,让口碑赢得口碑。

4.森林条款

敏捷是能够活下来的关键。连接起来的移动互联网必然像一片黑暗森林,唯有保持足够的敏捷,就像森林里的狼一样,有着足够快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可能生存下去。对用户的需求快速做出响应,破除一切妨碍敏捷的因素。

5.河流条约

永远在线创造交易和交付的现场沉浸感。一起下河游泳,才能找到痛点和兴奋点。连接器为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交互场景、更多的直接沟通机会。

微信公众平台的方向和理念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有一个口号,就是"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这句话据张小龙说,最早来自设计这个公众平台的时候,他们在想目标是什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事情,最终在所有的想法中提炼出来这样一句话。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专业版上,通过八点,对这个口号做了一次比较细致的阐述。

1.鼓励有价值的服务

只鼓励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鼓励公众平台产生越来越多好的原创文章,也会采取一些比较严格的措施来控制各种诱导类的,可能有一些版权问题的内容,或者一些移动端的网络游戏。

2.帮助人们消除地理限制

地理曾经是过去商业上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一个商铺可能要找一个非常好的地段才会有价值。而互联网带动人们的交流跨越了地理上的限制。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以来,所有人都能够卷入到一种跨时空的交流里面。移动互联网的人流其实不太受限于地理位置。

3.我们希望能够消除中介

我们希望商家能够通过公众平台直接提供一种服务,鼓励商家和消费者能够在公众平台里直接对话。这种服务之所以有可能,是因为如果商家和消费者都卷入到公众平台,那么他们是可以互相连接起来的。

4.我们希望我们的系统是真正去中心化的

微信不会为所有的公众平台、第三方提供一个中心化的流量入口。相反,微信鼓励第三方去中心
e01e
化地组织自己的客户。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的入口可能在二维码里面。所以,微信很早以前就开始大力推动二维码在中国的普及。因为线下人们需要一种介质,能够让手机连接到某一服务,二维码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微信里面看不到一种中心化公众号的存在,它鼓励所有的商家或者第三方服务商能够通过公众平台,自发地组织资源。

5.微信希望搭建一个生态系统

我们希望基于微信搭建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我们自己把生态系统里面的每一块都做了。简单地说,我们希望建造一个森林,而不是建造一座自己的宫殿。我们希望培育森林的环境,让所有的生物能够在森林里自由生长出来,而不是我们自己把它建造出来。

6.我们希望我们的公众平台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我们并不认为一个规则100%确定的系统就是一个好的系统。相反,我们认为一个动态的系统是一个更加能够获取动态稳定的系统。所以,应该是第三方跟我们一起来共同建造一个系统,而不是我们做好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一个动态自我完善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僵死的系统,甚至整个系统也是我们和第三方一起定义出来的。我们的变化就是让系统能够获得一种动态的稳定。

7.关注社交流量

在微信里很少会提供一个中心化的流量入口,但是并不妨碍很多需要流量的场景应用能够被激活。比如说微信里的微信红包、微信游戏,甚至包括一些硬件相关的运动类手环。

8.我们所有的考虑都基于一个前提,就是用户价值第一

最终必须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否则,可能会损害到整个平台的健康。比如朋友圈管理,用户的确需要在朋友圈里看到各式各样的内容,但是我们会去治理它,将一些骚扰到用户或用户不愿意看到的内容清理出去。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互联网+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