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J2EE框架(Struts&Hibernate&Spring)的理解

2015-12-17 22:43 465 查看
struts负责客户请求和页面的跳转,把需要处理的内容提交给业务逻辑层(或持久层),获取业务处理后的结果,再把结果返回给客户。
hibernate负责和数据库交互,这个就没啥说的。
spring 主要是负责各层类之间的依赖关联。

SSH框架中,Struts 主要做控制操作,就是页面请求到Struts的Action,在Action中接收请求数据并且处理,然后返回结果再应答给JSP页面,Struts就是一个很完美的MVC结构的开发框架。
Spring的主要技术是IOC和AOP(依赖注入和面向切面)IOC技术主要是帮助类初始化和实例化,并且在Spring中每个类都可以有对应的Bean,在配置文件中,然后把Bean逐层注入到其他应用类。AOP技术主要是做事物处理,一般声明式事物和编程式事物较通用。
Hibernate:就是数据持久化,将数据库中的表映射为相应的实体,以便对实体的操作。
以上都是本人开发中自己总结的。

SSH:

Struts(表示层)+Spring(业务层)+Hibernate(持久层)

Struts:

Struts是一个表示层框架,主要作用是界面展示,接收请求,分发请求。

在MVC框架中,Struts属于VC层次,负责界面表现,负责MVC关系的分发。(View:沿用JSP,HTTP,Form,Tag,Resourse ;Controller:ActionServlet,struts-config.xml,Action)

Hibernate:

Hibernate是一个持久层框架,它只负责与关系数据库的操作。

Spring:

Spring是一个业务层框架,是一个整合的框架,能够很好地黏合表示层持久层。

我们知道,传统的Java Web应用程序是采用JSP+Servlet+Javabean来实现的,这种模式实现了最基本的MVC分层,使的程序结构分为几层,有负责前台展示的 JSP、负责流程逻辑控制的Servlet以及负责数据封装的Javabean。但是这种结构仍然存在问题:如JSP页面中需要使用符号嵌入很多的 Java代码,造成页面结构混乱,Servlet和Javabean负责了大量的跳转和运算工作,耦合紧密,程序复用度低等等。

Struts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Struts框架,它是一个完美的MVC实现,它有一个中央控制类(一个 Servlet),针对不同的业务,我们需要一个Action类负责页面跳转和后台逻辑运算,一个或几个JSP页面负责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显示,还有一个 Form类负责传递Action和JSP中间的数据。JSP中可以使用Struts框架提供的一组标签,就像使用HTML标签一样简单,但是可以完成非常复杂的逻辑。从此JSP页面中不需要出现一行包围的Java代码了。 可是所有的运算逻辑都放在Struts的Action里将使得 Action类复用度低和逻辑混乱,所以通常人们会把整个Web应用程序分为三层,Struts负责显示层,它调用业务层完成运算逻辑,业务层再调用持久层完成数据库的读写。 使用JDBC连接来读写数据库,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打开数据库连接、使用复杂的SQL语句进行读写、关闭连接,获得的数据又需要转换或封装后往外传,这是一个非常烦琐的过程。

Hibernate

这时出现了 Hibernate框架,它需要你创建一系列的持久化类,每个类的属性都可以简单的看做和一张数据库表的属性一一对应,当然也可以实现关系数据库的各种表件关联的对应。当我们需要相关操作是,不用再关注数据库表。我们不用再去一行行的查询数据库,只需要持久化类就可以完成增删改查的功能。使我们的软件开发真正面向对象,而不是面向混乱的代码。我的感受是,使用Hibernate比JDBC方式减少了80%的编程量。 现在我们有三个层了,可是每层之间的调用是怎样的呢?比如显示层的Struts需要调用一个业务类,就需要new一个业务类出来,然后使用;业务层需要调用持久层的类,也需要new一个持久层类出来用。通过这种new的方式互相调用就是软件开发中最糟糕设计的体现。简单的说,就是调用者依赖被调用者,它们之间形成了强耦合,如果我想在其他地方复用某个类,则这个类依赖的其他类也需要包含。程序就变得很混乱,每个类互相依赖互相调用,复用度极低。如果一个类做了修改,则依赖它的很多类都会受到牵连。 为此,出现Spring框架。

Spring Spring的作用就是完全解耦类之间的依赖关系,一个类如果要依赖什么,那就是一个接口。至于如何实现这个接口,这都不重要了。只要拿到一个实现了这个接口的类,就可以轻松的通过xml配置文件把实现类注射到调用接口的那个类里。所有类之间的这种依赖关系就完全通过配置文件的方式替代了。所以 Spring框架最核心的就是所谓的依赖注射和控制反转。 现在的结构是,Struts负责显示层,Hibernate负责持久层,Spring负责中间的业务层,这个结构是目前国内最流行的Java Web应用程序架构了。另外,由于Spring使用的依赖注射以及AOP(面向方面编程),所以它的这种内部模式非常优秀,以至于Spring自己也实现了一个使用依赖注射的MVC框架,叫做Spring MVC,同时为了很好的处理事物,Spring集成了Hibernate,使事物管理从Hibernate的持久层提升到了业务层,使用更加方便和强大。 Struts框架是2000年就开始起步了,到目前已经发展了5年,技术相当成熟,目前全球Java开发中Struts框架是显示层技术中当之无愧的王者。它拥有大量的用户群和很好的开发团队。这也是国内大部分Java软件公司对新进员工的基本要求。 其他 Java这个名词似乎注定和开源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在Java界,每天都有大量的开源技术出现,由于是开放源代码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很快就会被人发现,开源软件提供者会很快的修正或扩展这些技术,因此版本更新很快,几个星期或者几天就有一个新版本出来。 当我们在技术线路中选择了Java,也就选择了你必须持续学习,经常关注最新的技术,了解它们,看是否适合你的需要,然后学习使用它们。

IOC的思想是:Spring容器来实现这些相互依赖对象的创建、协调工作。对象只需要关系业务逻辑本身就可以了。从这方面来说,对象如何得到他的协作对象的责任被反转了(IOC、DI)。那么IoC是如何做的呢?有点像通过婚介找女朋友,在我和女朋友之间引入了一个第三者:婚姻介绍所。婚介管理了很多男男女女的资料,我可以向婚介提出一个列表,告诉它我想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比如长得像李嘉欣,身材像林熙雷,唱歌像周杰伦,速度像卡洛斯,技术像齐达内之类的,然后婚介就会按照我们的要求,提供一个mm,我们只需要去和她谈恋爱、结婚就行了。简单明了,如果婚介给我们的人选不符合要求,我们就会抛出异常。整个过程不再由我自己控制,而是有婚介这样一个类似容器的机构来控制。Spring所倡导的开发方式就是如此,所有的类都会在spring容器中登记,告诉spring你是个什么东西,你需要什么东西,然后spring会在系统运行到适当的时候,把你要的东西主动给你,同时也把你交给其他需要你的东西。所有的类的创建、销毁都由 spring来控制,也就是说控制对象生存周期的不再是引用它的对象,而是spring。对于某个具体的对象而言,以前是它控制其他对象,现在是所有对象都被spring控制,所以这叫控制反转。

AOP的概念大家应该都知道吧,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意为:面向切面编程(也叫面向方面),可以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给程序动态统一添加功能的一种技术。我们这样理解,AOP就是一个监控者,它在外面看着我们程序运行,同时也可以定一些规则,决定程序运行不运行,也可以在一个方法运行前进行处理,也可以在一个方法后进行一些逻辑处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