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C语言/C++

KPCA核主成分分析法C++程序测试

2015-11-08 21:22 363 查看
传统的PCA可以从线性可分的特征中提取主要特征,但是线性不可分部分的信息直接被抛弃了,但其实有很多信息虽然在样本空间是线性不可分的,但是映射到高维的核空间之后是线性可分的,这部分信息在分类识别的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取这部分信息特征,就必须采用KPCA的方法。

KPCA的简介:

在一个样本空间中,有些数据是线性不可分的,但是当通过一种方法把它映射到高维空间之后,它却有可能变成线性可分的数据。如下图所示,要在一维空间中做线性分割,即通过一个点把红色和白色的区域分割开来,这个不可能的,即线性不可分。但是通过函数f(x)=(x-x0)(x-x1)把数据映射到二维空间之后就成了一条抛物线,在二维空间中做线性区分,即通过一条线把红色和白色区域分开,就可以实现了。依次类推,在二维空间中通过一条线无法分开的数据,当映射到三维空间之后,可能可以通过一个平面轻松的分开。这就是做核空间映射的根本目的。

但是,随着空间维数的增加,运算量也迅速增加。为了减少运算开销,就需要把在核空间的线性运算转而用样本空间的核函数来表示。





KPCA的主要思路:

(1)将样本数据从样本空间作非线性映射到核空间,以此来增强数据的线性可分性。

(2)将核空间的线性操作全部化为矩阵内积的形式。

(3)将核空间的内积全部用样本空间的核函数或者核矩阵来代替。

(4)用核函数的形式进行子空间降维的操作。

KPCA的步骤:

(1)针对训练集S,给定一个核函数k。

(2)计算出核矩阵K,再计算出~K(中心化的K)。

(3)求~K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将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提取前D个特征向量,并令

,降维矩阵为




(4)对于任一样本向量x,通过KPCA降维后的数据为:



核矩阵K的计算方法:




~K计算方法:



主程序部分代码:

完整Qt工程下载: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u013752202/9252849

#include <QtCore/QCoreApplication>
#include "kpca.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QCoreApplication a(argc, argv);

cout<<"=========KPCA Start=========== "<<endl;
int i,j,t;
int m,n;//数据大小,m为行数样本个数,n为列数样本维度
const char *File="src.txt";//待降维数据文件
const char *eigenvectors="eigen.txt";//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存储文件
const char *projectfile="kpcaproject.txt"; //KPCA降维结果文件
double eps=0.000001; //jacobi方法的终止精度
double gaussparameter;//高斯核函数参数sigma
double getratio=0.90; //提取特征值的最高累计贡献率
KPCA kpca(3,2);
Mat src=kpca.getdata(File);//获取外部数据
m=src.rows;
n=src.cols;
double A[m],B[m];//m维向量
KPCA testkpca(m,n);//声明一个KPCA对象
//=============求中心化的高斯径向基核矩阵=================
//gaussparameter=testkpca.getSigma(x,m,n,l,100,800);//计算最佳的高斯径向基参数sigma
gaussparameter=392;//计算时间很长,计算好了之后就直接赋值
cout<<"gaussparameter  is "<<gaussparameter<<endl;
Mat K=testkpca.getkernelmatrix(src,gaussparameter,1);//高斯核矩阵
Mat KL=testkpca.modifykernelmatrix(K); //修正核矩阵
Mat fvalue(m,m,CV_64FC1);//m维方阵fvalue,特征值
Mat fvector(m,m,CV_64FC1);//m维方阵fvector,特征向量
//=========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for(i=0;i<m;i++) //fvalue = KL
for(j=0;j<m;j++)
fvalue.ptr<double>(i)[j]=saturate_cast<double>(KL.ptr<double>(i)[j]);
i=testkpca.jcb(fvalue,fvector,eps,10000);//求取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cout<<"计算特征值的迭代次数: "<<i<<endl;
if(i!=-1){
for(i=0;i<m;i++)
A[i]=fvalue.ptr<double>(i)[i]; //获取特征值
}
else
cout<<"不能求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endl;
//=========正交规范化特征向量========
testkpca.zhengjiao(fvector);//这里是用的施密特正交法,运算很慢,还可以优化
//=========选取主成分===============
testkpca.saveeigenvectors(A,fvector,eigenvectors);//保存特征向量
testkpca.selectionsort(A,fvector);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排序
t=testkpca.selectcharactor(A,getratio,B); //提取特征值
cout<<"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endl;
for(i=0;i<m;i++)
cout<<B[i]<<"  ";
cout<<endl;
cout<<"选择累计贡献率:"<<getratio<<endl;
cout<<"保留主成分个数:"<<t<<endl;
//=======求KPCA的结果并保存为文件======
Mat Project;
if(t>=1&&t<=m)
Project=testkpca.getProject(t,KL,fvector);//计算投影
else
cout<<"error"<<endl;
testkpca.saveProject(projectfile,Project,t);
cout<<"Project:"<<endl;
cout<<Project<<endl;
cout<<"==============KPCA End============="<<endl;

return a.exec();
}
运行结果分析:

下图中红框框住的是保留主成分的贡献率,保留的主成分为6个。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如下图:



最后降维的结果如下图:



KPCA输入的样本为一个8*177的矩阵,共有8个样本,每个样本的维度都是177维。
得到的特征值有8个,特征向量8个。

保留了6个主成分,降维后的矩阵为8*6,从177维降维了6维。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