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Java虚拟机基础知识

2015-11-01 17:02 295 查看

前言

正文 

内存管理

Java虚拟机在执行的过程中管理的内存划分为若干个数据区域,如下图:



各部分功能解释如下:



GC(垃圾回收)

什么是垃圾?

引用计数算法:被引用次数为0的对象。
根搜索算法:从GC Roots沿着引用找不到的对象。

有哪些类型的引用?

强引用:Object o = new Object()这种都是强引用。
弱引用:还有用但非必须的,在OOM之前被回收。
软引用:更弱的引用,在下次GC的时候被回收。
虚引用:最弱的,唯一的作用是在对象被回收的时候可以收到通知。

这里只有强引用才能对对象的生命周期造成影响。

垃圾回收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
复制算法
标记-整理算法
分代收集算法

VM中的内存:



整体上来看是分代收集算法,而S0、S1这两部分可以看做是标记-整理算法

CMS垃圾回收器的执行流程

初始标记:GC Roots直接关联的对象。
并发标记:Root Tracing。
重新标记:修复由于程序运行导致标记产生变动。
并发清除

具体如下图所示:



只有在初始标记和重新标记的时候才需要Stop The World,其他都是和用户线程一起执行

ps:stw

"stop-the-world" 机制简称STW,即,在执行垃圾收集算法时,Java应用程序的其他所有除了垃圾收集帮助器线程之外的线程都被挂起

Java中一种全局暂停的现象

全局停顿,所有Java代码停止,native代码可以执行,但不能和JVM交互

多半由于GC引起

Dump线程

死锁检查

堆Dump

GC时为什么会有全局停顿?

–类比在聚会时打扫房间,聚会时很乱,又有新的垃圾产生,房间永远打扫不干净,只有让大家停止活动了,才能将房间打扫干净。

危害

长时间服务停止,没有响应;

遇到HA系统,可能引起主备切换,严重危害生产环境。

代码执行

需要先用javac编译成class文件才行

class文件的结构

常量池
访问标志
类索引、父类索引和接口索引
字段表
方法表
属性表

整个类的生命周期如下:



虚拟机规范并没有规定在什么时候要加载类,但是规定了在遇到new、反射、父类、Main的时候需要初始化完成。

在虚拟机中通过ClassLoader来进行类的加载,这地方需要明白:
两个类是否相同,除了类名外还需要判断ClassLoader是否相同。
双亲委派模式并不是一个强制约束。

在类加载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执行了,和线程运转相关的东西都放在栈帧中,其结构如下:
属性作用/含义
局部变量表方法参数及方法内部定义的局部变量
操作数栈用来被指令操作
动态连接指向运行时常量池中该栈帧所属方法的引用
方法返回地址上层方法调用本方法的位置
附加信息调试信息等
执行中具体调用哪个方法是个头疼的问题,需要处理:
静态分派:相同名称、不同参数类型的方法。
动态分派:继承中复写的方法。

在JIT中比较常见的优化手段

字节码中的指令都是基于栈的操作,比如要完成1+1这样的计算,对应的指令如下:
iconst_1 // 将常量1压入栈
iconst_1
iadd // 把栈顶的两个值相加并出栈,然后把结果放回栈
istore_0 // 将栈顶的值放到局部变量表第0个Solt


解释执行的好处是下载后启动速度快,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运行速度慢。

JIT正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够将多次调用的方法、多次执行的循环体编译成本地代码。

在JIT中比较常见的优化手段有:
手段描述
公共子表达式消除如果一个表达式已经计算过了,那么后面不需要重复计算
数组范围检查消除并不是必须一次不漏地检查
方法内联把代码复制到调用方法中
逃逸分析判断对象是否可能被方法外引用到

八种内存操作

程序执行涉及到内存操作:

操作含义
lock把一个变量标识为线程独占状态
unlock释放变量
read将变量从主存读取到工作内存
load将read到的变量值放入工作内存中的副本
use将工作内存中的变量传递给执行引擎
assign引擎返回的值传递给工作内存中的副本
store将工作内存中的变量传递给主存
write把从工作内存得到的变量写入主存对应的变量中
这里有必要讲一下volatile的作用,在使用到的时候能明白下面两条即可:
保证变量对所有线程是可见的。
禁止指令重排优化。

ps 指令重排
指令重排序(Memory
Reordering):对主存的一次访问一般花费硬件的数百次时钟周期。处理器通过缓存(caching)能够从数量级上降低内存延迟的成本;这些缓存为了性能重新排列待定内存操作的顺序。也就是说,程序的读写操作不一定会按照它要求处理器的顺序执行。

(重排序的种类:编译期重排。编译源代码时,编译器依据对上下文的分析,对指令进行重排序,以之更适合于CPU的并行执行。运行期重排,CPU在执行过程中,动态分析依赖部件的效能,对指令做重排序优化。)

通过先行发生原则来判断并行的两个操作是否存在冲突

程序次序规则:单线程内按照程序书写顺序。
管程锁定规则:unlock必须在lock之前。
volatile变量规则:写操作先行发生于读操作。
线程启动规则:Thread.start()先于线程的其他任意方法。
线程终止规则:线程中所有的操作都先于对此线程的终止检测。
线程中断规则:interrupt()先于中断检测。
对象终结规则:对象的初始化完成先于它的finalize()方法。
传递规则:如果A先于B、B先于C,那么A先于C。

Thread的状态是如何进行转换:






常见的同步方式是synchronized或者aqs的各种实现

总结

JVM常用的参数和工具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