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关于java异常处理

2015-10-23 21:47 323 查看
异常处理: java中的异常处理机制主要依赖于try,catch,finally,throw,throws五个关键字。其中, try关键字后紧跟一个花括号括起来的代码块(花括号不可省略)简称为try块。里面放置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 catch后对应异常类型和一个代码块,用于表明该catch块用于处理这种类型的代码块。多个catch块后还可以跟一个finally块。 finally块用于回收再try块里打开的物理资源,异常机制会保证finally块总被执行。 throws关键字主要在方法签名中使用,用于声明该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 throw用于抛出一个实际的异常,throw可以单独作为语句使用,抛出一个具体异常对象。 java异常分为两种:Checked异常和Runtime异常。 java认为Checked异常都是可以在编译阶段被处理的异常,所以它强制程序处理所有的Checked异常,而Runtime异常则无需处理。 Checked异常可以提醒程序员需要处理所有可能发生的异常,但Checked异常也带来一些繁琐之。 对于错误处理机制,主要有如下的两个缺点: 1.无法穷举所有异常情况:因为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异常情况总比可以考虑到的情况多,总有漏网之鱼 2.错误处理代码和业务实现代码混杂严重影响程序的可读性,会增加程序维护的难度。 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实现将“业务功能代码”和“错误处理代码”的分离! 1.使用try...catch捕获异常 java提出了一种假设,如果程序可以顺利完成,那么一切正常,把系统的业务实现代码放在try块中定义,所有的异常处理逻辑放在catch块中进行处理。 即:

try{ //业务实现代码 ... } catch(Exception e)

{ 输入不合法 } 上面的格式中try块和catch块后的{...}都是不可以省略的! 执行步骤: 1.如果执行try块中的业务逻辑代码时出现异常,系统自动生成一个异常对象,该异常对象被提交给java运行环境,这个过程称为抛出(throw)异常。 2.当java运行环境收到异常对象时,会寻找能处理该异常对象的catch块,如果找到合适的cathc块并把该异常对象交给catch块处理,那这个过程称为捕获(catch)异常;如果java运行时环境找不到捕获异常的catch块,则运行时环境终止,jav程序也将退出。

进行异常捕获时,一定要记住先捕获小的异常,再捕获大的异常。

访问异常信息:

如果程序需要在catch块中访问异常对象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调用catch后异常形参的方法来获得。

当java运行时决定调用某个catch块来处理该异常对象时,会将该异常对象赋给catch

块后的异常参数,程序就可以通过该参数来获得该异常的相关信息。

所有异常对象都包含了如下几个常用方法:

getMessage():返回该异常的详细描述字符串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