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Java学习笔记05 多线程

2015-09-17 22:06 281 查看

1.概述

进程:是一个正在执行中的程序,其实进程就是一个应用程序运行时的内存分配空间。

线程:其实就是进程中一个程序执行控制单元,一条执行路径。进程负责的是应用程序的空间的标示。线程负责的是应用程序的执行顺序。

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在运行,当一个进程中出现多个线程时,就称这个应用程序是多线程应用程序,每个线程在栈区中都有自己的执行空间,自己的方法区、自己的变量。

JVM在启动时会有一个进程(如java.exe),该进程中至少一个线程负责java程序执行,而且这个线程运行的调用main函数,其代码都在main方法中,该线程称之为主线程。

当产生垃圾时,收垃圾的动作,是不需要主线程来完成,因为这样,会出现主线程中的代码执行会停止,会去运行垃圾回收器代码,效率较低,所以由单独一个线程来负责垃圾回收。

随机性的原理:由于cpu的快速切换造成,哪个线程获取到了cpu的执行权,哪个线程就执行。

返回当前线程的名称: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线程的名称是由:Thread-编号定义的。编号从0开始。也可以自定义名称,如:

class Demo extends Thread
{
Demo(String name)
{
super(name);//利用Thread类中的构造函数来命名
}
}


线程要运行的代码都统一存放在了run方法中。线程要运行必须要通过类中start方法来开启。(启动后,就多了一条执行路径)

start方法的作用:

启动了线程

让jvm调用了run方法

2.创建线程

创建线程的第一种方式:继承Thread ,由子类复写run方法。

步骤:

定义类继承Thread类;

复写Thread类中的run方法,将要让线程运行的代码都存储到run方法中;

通过创建Thread类的子类对象,创建线程对象;

调用线程的start方法,开启线程,并执行run方法。

覆盖run()方法的原因:Thread类用于描述线程,该类就定义了一个功能,用于存储要运行的代码,该功能就是run()方法。

线程状态转换图:



当new了线程对象后,线程就进入了初始状态;

当该对象调用了start()方法,就进入可运行状态;

进入可运行状态后,当该对象被操作系统选中,获得CPU时间片就会进入运行状态;

进入运行状态后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run()方法或main()方法结束后,线程就进入终止状态;

当线程调用了自身的sleep()方法或其他线程的join()方法,就会进入阻塞状态(该状态既停止当前线程,但并不释放所占有的资源)。当sleep()结束或join()结束后,该线程进入可运行状态,继续等待OS分配时间片;

线程调用了yield()方法,意思是放弃当前获得的CPU时间片,回到可运行状态,这时与其他进程处于同等竞争状态,OS有可能会接着又让这个进程进入运行状态;

当线程刚进入可运行状态(注意,还没运行),发现将要调用的资源被synchroniza(同步),获取不到锁标记,将会立即进入锁池状态,等待获取锁标记(这时的锁池里也许已经有了其他线程在等待获取锁标记,这时它们处于队列状态,既先到先得),一旦线程获得锁标记后,就转入可运行状态,等待OS分配CPU时间片;

当线程调用wait()方法后会进入等待队列(进入这个状态会释放所占有的所有资源,与阻塞状态不同),进入这个状态后,是不能自动唤醒的,必须依靠其他线程调用notify()或notifyAll()方法才能被唤醒(由于notify()只是唤醒一个线程,但我们由不能确定具体唤醒的是哪一个线程,也许我们需要唤醒的线程不能够被唤醒,因此在实际使用时,一般都用notifyAll()方法,唤醒有所线程),线程被唤醒后会进入锁池,等待获取锁标记。

创建线程的第二种方式:实现Runnable接口。

步骤:

定义类实现Runnable接口。

覆盖Ru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用于封装线程要运行的代码)。

通过Thread类创建线程对象。

将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作为实际参数传递给Thread类中的构造函数。让线程对象明确要运行的run方法所属的对象。

调用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开启线程,并运行Runnable接口子类中的run方法。

Runable接口出现的原因:

通过继承Thread类的方式,可以完成多线程的建立。但是这种方式有一个局限性,如果一个类已经有了自己的父类,就不可以继承Thread类,因为java单继承的局限性。可是该类中的还有部分代码需要被多个线程同时执行。只有对该类进行额外的功能扩展,java就提供了一个接口Runnable。这个接口中定义了run方法,其实run

方法的定义就是为了存储多线程要运行的代码。

所以,通常创建线程都用第二种方式。

因为实现Runnable接口可以避免单继承的局限性。

其实是将不同类中需要被多线程执行的代码进行抽取。将多线程要运行的代码的位置单独定义到接口中。为其他类进行功能扩展提供了前提。

所以Thread类在描述线程时,内部定义的run方法,也来自于Runnable接口。

实现Runnable接口可以避免单继承的局限性。而且,继承Thread,是可以对Thread类中的方法,进行子类复写的。但是不需要做这个复写动作的话,只为定义线程代码存放位置,实现Runnable接口更方便一些。所以Runnable接口将线程要执行的任务封装成了对象。

3. 同步

用于解决多线程运行的安全问题。

多线程运行的安全问题:

当多条语句在操作同一个线程共享数据时,一个线程对多条语句只执行了一部分,还没有执行完,这时另一个线程参与进来,导致共享数据出错。

多个线程在操作共享数据

有多条语句对共享数据进行运算

解决线程安全问题的办法:

对多条操作共享数据的语句在某一时段只让一个线程执行完。在执行的过程中,其他线程不可以参与执行。

Java对于多线程的安全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

1 . 同步代码块:

synchronized(对象)//任意对象都可以,这个对象就是锁
{
...//需要被同步的代码
}


把对象作为锁,持有锁的进程可以执行同步代码块,其他进程即使获取cpu的执行权也无法运行。

定义同步的前提:

必须要有两个或者以上的线程,才需要同步。

多个线程必须保证使用的是同一个锁。

使用同步的步骤:

明确哪些代码是多线程运行的代码。

明确共享数据

明确多线程运行代码中哪些语句是操作共享数据的

2 . 同步函数:用synchronized修饰函数,该函数具备同步性。同步函数所使用的锁是自己所属的对象this,所以同步函数所使用的锁就是this锁。

当同步函数为静态函数时,静态函数加载时所属的类可能还没有产生对象,但是该类的字节码文件已经加载进内存,并且已经被封装成了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该类的字节码文件对象。所以静态加载时,只有一个对象存在,那么静态同步函数就使用的这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 类名.class。

同步死锁:通常只要将同步进行嵌套,就可以看到现象。同步函数中有同步代码块,同步代码块中还有同步函数,这时可能会想回锁住,即为死锁。

4.线程间通信

多个线程在操作同一个资源,但是操作的动作却不一样。

通过保证在临界区上多个线程的相互排斥,线程同步完全可以避免竞争状态的发生。但是有时候,还需要线程之间相互协作。使用线程间通信,可以指定一个线程在某种条件下该做什么。

等待唤醒机制所涉及的方法:

wait:将同步中的线程处于冻结状态。释放了执行权,释放了资格。同时将线程对象存储到线程池中。

notify:唤醒线程池中某一个等待线程。

notifyAll:唤醒的是线程池中的所有线程。

这三个方法都定义在Object类中,原因是:

这些方法存在于同步中,要对持有监视器(锁)的线程进行操作。

使用这些方法时,必须要标识所属的同步的锁。

锁可以是任意对象,所以任意对象都可以调用的方法应该定义在Object类中。

wait和sleep的区别:(执行权和锁)

wait:可以指定时间,也可以不指定时间。只能由对应的notify或者notifyAll来唤醒。

sleep:必须指定时间,时间到自动从冻结状态转换成运行状态(临时阻塞状态)。

wait:线程会释放执行权,而且线程会释放锁。

sleep:线程会释放执行权,但是不会释放锁。

使线程停止:

通过stop方法就可以停止线程。但是这个方式过时了。

停止线程:原理就是:让线程运行的代码结束,也就是结束run方法。一般run方法里肯定定义循环。所以只要结束循环即可。

第一种方式:定义循环的结束标记。

第二种方式:如果线程处于了冻结状态,是不可能读到标记的,这时就需要通过Thread类中的interrupt方法,将其冻结状态强制清除。让线程恢复具备执行资格的状态,让线程可以读到标记,并结束。

显式的锁机制及显式的等待唤醒操作机制:

解决线程安全问题使用同步的形式,(同步代码块,要么同步函数)其实最终使用的都是锁机制。到了后期版本,直接将锁封装成了对象。线程进入同步就是具备了锁,执行完,离开同步,就是释放了锁。在后期对锁的分析过程中,发现,获取锁,或者释放锁的动作应该是锁这个事物更清楚。所以将这些动作定义在了锁当中,并把锁定义成对象。

所以同步是隐示的锁操作,而Lock对象是显示的锁操作,它的出现就替代了同步。

在之前的版本中使用Object类中wait、notify、notifyAll的方式来完成的。那是因为同步中的锁是任意对象,所以操作锁的等待唤醒的方法都定义在Object类中。

而现在锁是指定对象Lock。所以查找等待唤醒机制方式需要通过Lock接口来完成。而Lock接口中并没有直接操作等待唤醒的方法,而是将这些方式又单独封装到了一个对象中。这个对象就是Condition,将Object中的三个方法进行单独的封装。并提供了功能一致的方法 await()、signal()、signalAll()体现新版本对象的好处。代码示例:

class BoundedBuffer
{
final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final Condition notFull = lock.newCondition();
final Condition notEmpty = lock.newCondition();
final Object[] items = new Object[100];
int putptr, takeptr, count;

public void put(Object x)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ck.lock();
try
{
while (count == items.length)
notFull.await();
items[putptr] = x;
if (++putptr == items.length)
{
putptr = 0;
}
++count;
notEmpty.signal();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Object tak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ck.lock();
try
{
while (count == 0)
notEmpty.await();
Object x = items[takeptr];
if (++takeptr == items.length)
{
takeptr = 0;
}
--count;
notFull.signal();
return x;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守护线程:

实际可以理解为后台线程,当把某些线程标记为后台线程后,它将具备一个特殊的含义。后台线程的特点是开启后和前台线程共同使用cpu,但是当所有的前台线程都结束后,后台线程会自动结束。

Thread类中提供了方法:setDaemon(boolean on);

注意要在线程启动前调用,传入true将该线程设置为守护线程。

线程合并:join

一个线程在运算过程中临时加入另一个线程,原线程将被冻结直到加入的这个线程退出才会继续执行。

设置线程的优先级

setPriority(int );

可以参考参数:MAX_PRIORITY、MIN_PRIORITY、NORM_PRIORITY

临时释放cpu:yield

通过调用yield方法可以强制线程临时释放cpu使用权。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