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SQL

《深入浅出My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读书笔记--开发篇

2015-08-23 15:30 831 查看
本文是《深入浅出My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的读书笔记,其中也包含了我自己的一些理解,不一定全对,先记录下来再说。

最近做新项目,使用MySQL作为数据库,之前只有Oracle的使用经验。刚开始使用MySQL的时候,感觉十分不习惯,现在回想起来,如果项目刚启动时可以读到这本书,想必我会轻松许多。


数据类型的选择

数据库里的数据最终需要持久化到硬盘上,而硬盘的I/O效率通常都比较低,那么提高I/O效率可以有效的改善应用的性能表现。虽然硬盘价格很低,但考虑到I/O效率,存储数据时务必要依据业务需求,寻求占用空间最省的方式来保存数据,以期提高I/O的效率。
对于字符串,要根据存储引擎来进行选择。如果使用InnoDB,则推荐使用varchar,效率未必会比char低。
对于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建议使用定点数来保存数值,另外从编程的角度来看,对精度有要求的业务,应当避免使用浮点类型。
对于含有TEXT或者BLOB的表来说,如果经常会做删除和修改操作,则建议经常使用optimize table命令来对表做碎片处理,优化存储;另外,假如TEXT或者BLOB字段不经常被检索,从优化I/O效率的角度考虑,可以把对应字段抽取出来,用单独的表来存储数据。
日期类型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能够满足应用的最小存储的日期类型。DATETIME和TIMESTAMP相比,都可以存储年、月、日、时、分、秒,但DATETIME表示的范围比较大,而TIMESTAMP可以支持时区,各有所长。


字符集

MySQL的字符集包含字符集(CHARACTER)和校对规则(COLLATION)两个概念。字符集用来定义MySQL存储字符串的方式,校对规则则定义了字符串比较的方式;字符集和校对规则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一种字符集可以支持多种校对规则。

校对规则的命名方式,以字符集的名称开头,以_ci/_cs/_bin结束,_ci表示大小写不敏感,_cs表示大小写敏感,_bin表示基于字符编码的值来比较、与存储的语言自身无关。比如对于字符集utf8,对应的校验规则有utf8_ci、utf8_cs、utf8_bin。

MySQL数据实例可以在服务器级别、数据库级别、表级和字段级设置字符集和校对规则,作用范围不同。

注意点:
从已有经验看,使用utf8作为默认的字符集,开发过程会比较轻松加愉快,因为这样可以简单的搞定中文和英文。
修改已存在的数据库、表的字符集或者校对规则时,不会对已存在的数据产生影响。如果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期望调整字符集和校验规则,同时期望修正已有的数据,那么需要将数据导出,调整字符集之后重新导入数据库实例。
应用和MySQL通信时,当前MySQL提供了三个参数来控制字符集,character_set_client、character_set_connection、character_set_results,三者如无明确设置,一般是一样的;三者假如不同,写入的数据和最终读出的数据可能会存在差异,因此开发过程中应当避免设置这三个参数。


索引的设计和使用

索引用于快速找到在某个列中有一特定值的行,如果没有索引,那么就需要从第一行开始、到最后一行结束,遍历表的全部记录才能提到相关行,那么I/O的代价就太高,效率低就是自然了。

设计索引或者创建索引的原则
索引可以有效的提升查询数据的效率,但索引数量不是多多益善,索引越多,维护索引的代价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对于插入、更新、删除等DML操作比较频繁的表来说,索引过多,会引入相当高的维护代价,降低DML操作的效率,增加相应操作的时间消耗。另外索引过多的话,MySQL也会犯选择困难病,虽然最终仍然会找到一个可用的索引,但无疑提高了选择的代价。
索引字段的选择,最佳候选列应当从where子句的条件中提取,如果where子句中的组合比较多,那么应当挑选最常用、过滤效果最好的列的组合。
使用唯一索引,区分度越高,使用索引的效率越高。
使用短索引,索引创建之后也是使用硬盘来存储的,因此提升索引访问的I/O效率,也可以提升总体的访问效率。假如构成索引的字段总长度比较短,那么在给定大小的存储块内可以存储更多的索引值,相应的可以有效的提升MySQL访问索引的I/O效率。
利用最左前缀,N个列组合而成的组合索引,那么相当于是创建了N个索引,如果查询时where子句中使用了组成该索引的前几个字段,那么这条查询SQL可以利用组合索引来提升查询效率。

Hash索引的特点
只能作=或者!=/<>的比较。
优化器无法使用索引来加速order by操作。
无法确定两个值之间有多少行。
使用关键字检索时,一次只能检索到一行。

如果觉得不好理解的话,对照java.util.HashMap的使用方法就好懂了。

BTree索引可以使用的操作符相对要多一些,比如可以使用>、=、<=、between、!=或者<>、like,相应的适用范围会广一些;在特定场景下,相比于Hash索引,效率会有所损失。


视图的使用

相比于普通的表,视图的优势
简单,使用视图的用户完全不需要关注视图背后的表的结构、关联条件和筛选条件,站在视图定义者的角度来看,用户访问到的是过滤好的结果集。
安全,通过视图可以方便的控制用户可以访问到的行与列的集合,但普通的表则无法做到。
数据独立,或者可维护性好,通过提供视图,开发者可以屏蔽表结构、表名对用户的影响,相关的变动不会影响到视图的用户。

不过视图也有缺点,比如对视图返回的结果集做过滤时,无法使用索引,假如视图返回的结果集比较大,而需要的结果集比较小时,查询的效率其实是比较低的。

我印象里,通过视图是不允许修改数据的,但现在这个观念要改改了。通过使用MySQL和Oracle提供的视图是可以修改原表中的数据的,只不过有些限制,使用时需要详细阅读官方文档。我平日的工作里,视图都很少用到,所以这部分资料看看就过了,假如以后有机会用的话,那时再来仔细研究也不迟。


锁定语句

使用mysqldump命令导出数据时,会发现lock table和unlock table的命令,这不同于Oracle,初次看到时感觉蛮还蛮神秘的。

lock table,用来锁定当前线程使用的表,如果表被其它线程锁定,则当前线程将会等待;同一线程中重复执行lock table会使用前一次锁定的表被释放锁定。

unlock table,用来释放当前线程获得到的任何锁定;与DB的通信连接对象关闭时,当前线程中锁定的表将会自动释放锁定。

使用lock table和unlock table的意义在哪里?大批量数据短时间内加载至表内时,为了减少冲突,提高效率,这应该是一种场景,其它场景我暂时还想不到。


事务控制

MySQL提供了set autocommit、start transaction、commit和rollback等命令来实现事务的控制。
start transaction或者begin用来开启新的事务。
commit和rollback用来提交或者回滚事务。
set autocommit可以修改当前连接的提交方式。

Oracle只需要设置set autocommit,即可以用手动方式控制事务,但MySQL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在办公室尝试下。

分布式事务,目前还没有用到过,待后续有机会使用的时候再仔细阅读资料。


SQL Mode

相比于Oracle,这个东东是MySQL独有的特性。应该兼顾数据库移植性、性能和效率、开发正确性和业务场景几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模式。


分区

分区表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特性,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带来如下好处
透明的管理存储有海量数据的大表,由数据库来管理对不同分区的访问,使用者完全不必关心。
可以有效的提升数据的访问效率和吞吐量,对不同分区的访问可以并发进行,互不影响。
简化表的管理,当部分分区的数据不需要时,可以通过删除相关的分区来快速清理数据,而不必使用传统的delete语句,引入不必要的复杂性。
。。。

之前的项目使用Oracle来存储数据,应用了Oracle的分区技术;现在的项目由于数据量及业务复杂度的原因,暂时还没有应用MySQL的分区,所以没有什么使用经验可以分享。

------------------------------

欢迎访问Jackie的家,http://jackieathome.sinaapp.com/,如需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My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