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云计算

(1)全e化的管理系统条件-1

2015-07-09 21:17 357 查看
    十几年前我接下当年唯一的 台湾 流通业杂志在 << 商店自动化 >> 专栏中,着实的执笔了将近二年,当年是凭着一腔热血与好强的心理,写出了 90 年代初期很少人接触与更少人会懂的 POS 管理系统文章,也不讳言的,我这土生土长从超市批发打滚出来,却误打误撞的业务因缘,原本是在以帮助商家建置计算机系统,顺便也藉此考验一下自己的程序设计能力的心态之下,反正有钱赚又可以增加自己业余的写程序功力,何乐而不为呢?在
1987 年受台中美村生鲜连锁超市的林总经理青睐下,二个完全都是外行人却签下了那改变我一生命运的 " 卖身契 " ,因为那一张契约让我紧随的 20 年至今,终日以软件设计为业,也让我能将嗜好与工作结合的优越环境中,轻松的渡过这 " 难过 " 的 20 年! 
我当年就像本杂志的资深顾问 王文局先生 ( 前台北 SOGO 百货总经理 ) 所说的一样,我是 " 土法炼钢 " 得来的!是的,这一点我不否认也确实是这样,不过 20 年前我开始着手设计零售业与批发业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时,就已经奠定了很多至今同业都沿用至今的很多规格,例如【货号弹性管理】,【定位条形码管理】,【实时盘点管理】,【双单位管理】,【含税价管理】,【自动会计转帐控管制度】,【电子捡货系统】
.... 等等,这些对我一个门外汉来说,几乎都是无师自通独自摸索来的,不过很庆幸的是对于这些管理制度,很多同业想仿效成功的也不在少数,使用不是很切实际的业者也是比比皆是! 

想当年同业还有将我出版的零售业程序设计丛书,当作是他们工程师设计 POS
4000
系统的必看参考书呢,有一次当时的新光三越站前店的 POS 系统设计团队,都还在台北罗斯福路 TEC 的办公室奋斗时,因为不知我会突然从中部北上他们公司里办事,只听有人大叫我的名字向我问安,结果是听到一阵像小学生偷看漫画,遇到老师突检的混乱收书一样的混乱声,我当时就心知肚明也只好大方一点, 当场就 要他们安心的拿出来抄吧! 

    本次重新提笔撰文,若是先前已看过我以前的专栏内容,或是虽然已在使用笔者首创的很多规格,我更会保证这次的专栏文章一定会很不一样的,因为 20 年前的 DOS 环境全盛时期所讨论的内容,与目前我将提出来最新,最 IN ,最先进的 " 全e化管理系统 " ,相信一定可以让你们耳目一新的。至于 " e化 " 与 " 全e化 " 可以很容易的定义出来,所谓的e化最简单的说就是,只有你自己一个在搞e化,而不管你的上下游厂商客户与周遭是否到底有没有e化,反正你自己要e化成功就行!看了这样的e化解释,你是不是心有戚戚焉的同感呢?没错吧!我想这就是独立e化要成功的困难点,要e化成功其实最大的障碍点就是大家无法
" e起来 " !你可以看看,谈要实行e化到现在多少年了,你能跟人家一起e起来的就只有是那 E-Mail 最踏实了,因为伊眉儿是全世界最共通的沟通舞台,所以大家都可以互通信息!除此呢?寥寥无几的! 

    目前企业e化管理是一种新时代的潮流,也是一种末来趋势,并且更是当前国家的重点施政方向。e化的普及除了能大量降低企业的成本与加大企业的竞争实力,尤其台湾是输出倾向的岛屿型外销王国,更是必需借助e化来适合跨国经营管理的特性,提升为企业全球运筹中心的必备利器。随着 IT 产业的快速进化,e化更是变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金流、商流、信息流、物流等等都紧密的融合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化于有形与无形,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这是一种服务与享受。但是以一个企业的上班族或产业职工的角度来看,e化不只是使用其无形的边际效益而已,更重要的却是要学习如何去操控它,甚至要尽量发挥它的功能,才能带给企业稳定的成长与获利。 
    e化实施要成功不只仅限于理论,更重要的是实务,当然理论是必须的,因为有了理论的探讨研究,才能让需要e化的企业获得相当多的专业知识管理,并且可以因此去思考与寻找适合自己e化的工具或服务,更能对自己e化前的转换过程作更充分与正确的准备,才不致于投入大量金钱与人力,到头来却是得到一堆毫无用处的硬设备,以及功能不足或不符需求的软件废物,而最后却只使用到最基本的 E-Mail 功能而已! 

    但是这种e化的转变过程,由于是新兴服务,可说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或是成功的都是经过数次的失败教训与花上大把的银子所换得的短暂成功!为何是短暂成功呢,因为外面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加剧烈与快速,e化一时的成功并不代表永远的成功,就像企业的 B2B 系统被有心人炒翻天的,好像如果不实现 B2B 就不会有未来似的,当然事实也差不多如此。 B2B 是企业e化的一个远景与必经之途,但是目前市面上除了大企业集团外,中小型企业有几家有能力去实行
B2B 的核心建立呢?微乎其微!终其原因除了企业本身间的e化条件不足、各个企业相互间信息无法达到透通性,以致信息流产生瓶颈。 

    当e化已成为生活的一部份,每时每刻发生在人们的生活周遭时,对于一个非专业的信息相关人员来说,不但在观念与理念会因此有疏忽,甚至根本不去注意吸收相关的信息,因而即会产生资讯取得的严重断层,进而发生所谓的 " 信息障碍 " ,尤其在越开发国家越无法容忍类似的信息障碍,来产生在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压力的企业的员工身上,信息障碍可说不只会影响员工的作业素质,更将因而导致一个企业的扩展延缓,甚至停顿。盖因在因特网的
" 地球村 " 大环境里,信息的取得与交换是致胜的绝对因素。 

    另外对e化的概念,对我们这些老一辈的经营传统通路业者来说,观念不正确更是一大堆的呢,目前这种情况也就像我 20 年前与台中彰吉 ( 现 早 已被 味全的 丸九 超市体系 收购 ) 连锁生鲜超市洽谈过 EOS 系统时,我花了将近二个小时口沫横飞的介绍系统让对方了解时,没想到对方竟然给我一个啼笑皆非的答案:我们公司要的 EOS 是使用传真机叫货的那种,不是你那种用计算机操作的
EOS 系统啦,计算机操作太复杂了!我的天啊!竟然会发生这种事情来的,你们可知道我当时所受的打击有多大的呢?而以现在来说我想e化的观念也是一定有很多人,其实也应该是绝大多数的人吧,都像我说的一样,都只要求可以e化就好,这不打紧,更多的传统老板都认为,e化就是要有自己的主页与 Mail 账号,然后 ...... 下面没有啦!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