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万物皆可“互联网+”

2015-06-22 11:25 1016 查看
在你的眼中,“互联网+”会给你的专业带来哪些新变化?(形势与政策小论文)

万物皆可“互联网+”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放眼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历程,从1987年,北大钱天白向德国发出第1封电子邮件--当时中国还未加入互联网。到1989年,
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 ---
5年目标 ---国家级四大骨干网络联网。1994年,
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较上年底增长5285万人。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网民中30-39岁人群占比明显提升,较2010年底上升了2.3个百分点,达到25.7%。2011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个小时,较2010年同期增加0.4小时。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域名总数为775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353万个。中国网站总数为230万个。 可以说,中国乃至世界出现“互联网+”,是必然,而不是偶然。 “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互联网+”是一个趋势,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加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很大;加娱乐产生网络游戏;加零售产生电子商务,已经很大;互联网金融非常热,互联网将让金融变得更有效率,更好地为经济服务,符合“普惠金融”的精神。
腾讯CEO马化腾如是说。 网民规模增长。2011年网民全年增长5580万,普及率提升四个百分点,相比2007年以来平均每年6个百分点的提升,增长速度有所回落。过去五年内助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几
类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而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致使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 转折点。截至2011年12月底,.CN域名总数达到353万个,较2011年6月上涨0.7%,中国网站总数经历一年多的下降之后,目前也稳步回升至230万个。我国.CN域名数和网站数均结束了跌势,开始稳步回升。 电子商务发展。包
括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旅行预订在内的电子商务类应用在2011年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94亿人,较上年底增长20.8%,网上支付用户和网上银行全年用户也增长了21.6%和19.2%,目前用户规模分别为1.67亿和1.66亿。 用户增幅明显。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势头相对良好,用户规模较上一年增加14.6%,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是中国网民继即时通信、搜索、音乐、新闻之后的第五大应用。 运用重点。娱乐、信息、社交类 使用比例 较高,除论坛/BBS外,这
三类 网络应用 在网民中 的 普及率均在50%以上,娱乐类
网络 应用 在 长期 高速 增长后 趋于 稳定,网络音乐应用排名
保持第一,使用率半年增长1.8%,网络视频用户规模
增长迅猛,半年内 增长高达10%。 网上交易。网络购物用户 在经济危机中 逆势上扬到 8788万,半年增加1400万用户,使用率
增加4.8个
百分点,不过 交易类 网络应用水平 仍然较低,相对滞后。 之前都说,应该把互联网当作一个工具,仅仅是一个工具,可现在不然,互联网是能让凤凰涅磐的烈火,是两个悬崖之间的独木桥。传统行业要么就这样低调的传统下去,直至消亡,要么嫁给“互联网+”,实现真正的突破自身的变革,颠覆传统同类行业。 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 城市拥挤的交通信号灯,施以“互联网+”,利用大数据对车流量即使的分析,在车流量较多的时刻,有科学依据的,减少红灯的秒数,延长绿灯秒数,对疏散车辆的拥挤有极大的帮助。浦东正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而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正是“互联网+”,逻辑枢纽是“政务云+”,突破急需“云调度+”。 智能家居,就是我们家里普普通通的家具,施以“互联网+”,联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家里的各种家具进行远程智能控制,检测。 大到国家政府的政务公开,可以使用大数据,进行民意调查,及时获取民众对新政策的意见建议,在智慧民生服务当中,强调用户体验,利用“互联网+”可以促进市民真正参与到服务创新中来;小到家里买菜,物物联网,及时获取大棚中新采摘的蔬菜瓜果的各种温度湿度信息,之后可以放心大胆的实用。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互联网+”的提出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近两年,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更快融入传统产业以及金融理财、打车等民生领域。而PC互联网时代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技术与两化融合相结合会有更多看点,并推动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 万物皆可“互联网+”。

本文出自 “p6xos”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p6xos.blog.51cto.com/6221518/1664096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