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Redis

Redis使用心得一 の 环境配置

2015-04-27 18:04 169 查看
Redis是一个以key-value形式存储在内存的数据库,感觉可以理解成缓存,同时redis会周期性的把数据写入到磁盘中,这样保证数据不会丢失。因为这个是在内存中的,所以其有很高的性能和很好的并发处理,而且支持多种数据类型,现在也被很多人所看好。最经因为感觉这个很好,适合很多的场景,所以最近在看这方面的内容。

首先,还是最基本的环境搭建,看了这个服务器搭建,发现搭建起来是出奇的简单,不过这也是现在的趋势。

先是下载redis服务器组件,百度上有很多

提供一个给喜欢偷懒的孩子:http://pan.baidu.com/s/1bnk4ryZ

下面很简单,打开你们的cmd命令,如果配置环境变量就不需要cd命令了

cd redisPath(redis文件夹路径)

redis-server.exe  redis.windows.conf

然后出现这个界面,那么恭喜你,redis服务已经启动了,你基本已经成功了



这时候注意我说的是基本成功,那是因为这个只是默认的,还有就是需要修改配置文件redis.windows.conf,基本上redis配置都在这里面,这里就挑几个关键的说下:

port        这个用于配置redis的端口号,基本上都不会使用默认端口

bind       这个用于绑定ip,也就是redis连接的ip,直接绑定ip即可,如果绑定127.0.0.1,只能本机访问

requirepass  这个是用于配置redis的密码,毕竟没有密码还是不安全的

timeout  超时时间,当客户端这个时间内没有发送指令,那么关闭连接

logfile    日志文件路径

save      设置redis数据库镜像频率

dir          数据库镜像备份的文件放置的路径。

masterauth   当主数据库连接需要密码验证时,在这里指定。

maxclients
   同时连接的客户端最大数量

maxmemory
 redis使用的最大内存

配置好那么下面也就是如何使用,首先是如何连接,这里还是以cmd控制台来操作的,涉及到C#和java的后续可能回写点。

cd
redisPath

redis-cli.exe
-h ip -p port -a pass

如果没有密码,则-a pass直接忽略,这样基本上就连接成功了,下面就是操作的命令,太多了具体看官方的,这里就提几个简单的

exists key      验证是否存在这个key值

set key value   设置key-value值

set key time value  设置key-value值,同时加上time的超时时间,以秒为单位

get key          获取key的value值

del key          删除key

type key        返回key的类型

flushdb          删除当前库的key

flushall          删除所有库的key

save              将数据同步保存到磁盘

bgsave          将数据异步保存到磁盘

shundown     将数据同步保存到磁盘,然后关闭服务

这几个是常用的命令,其他还有很多,需要可以看官方api文件。

这个想要熟悉还是需要自己动手操作下,一般会有另一番感触,而且,这个是我各种框架搭建等等,配置使用等最简单的一个。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redis 环境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