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数据结构算法

【数据结构基础】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2015-01-07 19:34 417 查看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指的是用一段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的结构代码:

#define MAXSIZE 20      /* 存储空间初始分配量 */
typedef int ElemType;   /* ElemType类型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里假设为int */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data[MAXSIZE];  /* 数组存储数据元素 */
int length;            /* 线性表当前长度 */
}SqList;


顺序存储结构的获得元素操作: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typedef int Status;  /*Status是函数的类型,其值是函数结果状态代码,如OK等 */
Status GetElem( 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 /* 用e返回L中第i个数据元素的值 */
{
if( L.length == 0 || i < 1 || i > L.length )
return ERROR;
*e = L.data[i-1];
return OK;
}


顺序存储结构的插入操作:

/* 初始条件:顺序线性表L已存在,1<=i<=ListLength(L) */
/* 操作结果:在L中第i个位置之前插入新的数据元素e,L的长度加1 */
Status ListInsert ( 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
{
int k;
if( L->length == MAXSIZE )   /* 顺序线性表已经满 */
return ERROR;
if( i < 1 || i > L->length + 1 )  /* 当i不在范围内 */
return ERROR;
if( i <= L->length )  /* 若插入数据位置不在表尾 */
{
for( k = L->length - 1; k >= i - 1; k-- )  /* 将要插入位置后数据元素向后移动一位 */
L->data[k + 1] = L->data[k];
}
L->data[i - 1] = e;    /* 将新元素插入 */
l->length++;
return OK;
}


顺序存储结构的删除操作:

/* 初始条件:顺序线性表L已存在,11<=i<=ListLength(L) */
/* 操作结果:删除L的第i个元素,并用e返回其值,L的长度减1 */
Status ListDelete( 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
{
int k;
if( L->length == 0 )      /* 线性表为空 */
return ERROR;
if( i < 1 || i > L->length )   /* 删除位置不正确 */
return ERROR;
*e = L->data[i - 1];
if( i < L->length )          /* 如果删除不是最后位置 */
{
for( k = i; k < L->length; k++ )   /* 将删除位置后继元素前移 */
L->data[k - 1]=L->data[k];
}
L->length--;
return OK;
}


适合范围: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在存,读取数据时,不管是哪个位置,时间复杂度都是O(1);而插入或删除时,时间复杂度都是O(n)。

这说明,它比较适合元素个数不太变化,而更多是存储数据的应用。

优点:1,无须为表中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增加额外的存储空间

2,可以快速地存储表中任一位置的元素

缺点:1,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移动大量元素

2,当线性表长度变化较大时,难以确定存储空间的容量

3,造成存储空间的“碎片”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