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原创+转载】看到比较搞的一篇文章《重构代码的7个阶段》

2015-01-07 11:24 411 查看
老实说,文章的描述和之前的经历如出一辙。

个人获得的经验就是,坏的架构所引起的代码dirty就没有重构的价值了。

如果把一个项目的代码描述成一个苹果,烂代码就像是出现腐败的区域,如果一个苹果只有一小块出现变质还可以削掉,如果整个苹果都烂掉了,那就只好扔掉。

而文章中描述的情况正像是完全腐烂的苹果,重构代码的人正试图削掉苹果的腐烂部分。结果削着削着发现,整个苹果都是坏的。

苹果坏了可以扔掉,但是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却没有办法放任存在潜在BUG 的代码,这就是最困难的地方。

从公司层面,不如勇敢一些更新换代产品,当然,前提是从这个腐烂的代码上总结失败的经验,运用科学的生产方法,这样的产品才更有保证。

当然,腐烂代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乐观一点来分析,架构的设计初衷和产品的发展产生了偏离,开发人员经验不足,项目工期太赶等等。。。。。。

写了一会儿,突然发现代码的生成和城市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相似性:

1、规划的结果往往不能尽善尽美;

2、都需要持续改进;

3、时代的发展总会导致某些功能的不合时宜;

4、一定程度上都有工期的要求,不可避免的存在赶工;

5、某些功能都会存在BUG(城市内涝,代码crush);

6、都需要在整个过程中存在富有极度责任心的人才能完成工作;

总之,希望软件设计的方法越来越成熟,普及的越来越广泛,让软件生产方式变得可控,有效率,可维护。

-----------------------------------------------------------------------------------------------------------------------------------------------------------------------------------------------------------------------------------

下面是转载文章:(包含转载的转载)

转载链接:

http://blog.csdn.net/ceofit/article/details/7777154

----------------------------------------------------------------------------------------------------------------------------------------------------------------------------------------------------------------------------------

对于敏捷的重构,个人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原因如下:

1、架构性的不合理不指望后期的迭代能够有勇气和时间去重构。

2、前期的编码,后期遇到大量的需求变更或问题修复导致代码面目全非,到处都是坑,很多代码大部分人不知道为何如此。谁敢重构?

3、当前持续集成的版本至少可以正常运行,功能也可以保证,于是不敢进行大范围的重构。还是那句话:坑太多。

个人觉得大范围重构的这份勇气、魄力和责任大部分人都没有,而且迭代紧紧张张的也没时间去重构。

所以敏捷过程中重构多见于功能块的重构、代码级重构。结构不敢动,补丁不敢动。长此以往,坑越来越多,耦合性越来越强,代码越来越混乱...

声明:下面是原文,转载自http://coolshell.cn/articles/5201.html

你曾去想重构一个很老的模块,但是你只看了一眼你就恶心极了。文档,奇怪的函数和类的命名,等等,整个模块就像一个带着脚镣的衣衫褴褛的人,虽然能走,但是其已经让人感到很不舒服。面对这种情况,真正的程序员会是不会认输的,他们会接受挑战认真分析,那怕重写也在所不惜。最终那个模块会被他们重构,就像以前和大家介绍过的那些令人销魂的编程方式中的屠宰式编程一样。下面是重构代码的几个阶段,文章来自:The
7 stages of refactoring,下面的翻译只是意译。

第一阶段 - 绝望

在你开始去查看你想要重构的模块的,你会觉得好像很简单,这里需要改一个类,那里需要改两到三个函数,重写几个函数,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两天就搞定了。于是你着手开始重构,然后当你调整重构了一些代码,比如改了一些命名,修理了一些逻辑,渐渐地,你会发现这个怪物原来体型这么大,你会看到与代码不符甚至含糊不清的注释,完全摸不着头脑的数据结构,还有一些看似不需要方法被调了几次,你还会发现无法搞清一个函数调用链上的逻辑。你感到这个事可能一周都搞不定,你开始绝望了。

第二阶段 – 找最简单的做

你承认你要重构的这个模块就是一个可怕的怪物,不是一两下就可以搞定的,于是你开始着干一些简单的事,比如重新命名一下几个函数,移除一些代码的阻碍,产生几个常量来消除magic number,等等,你知道这样做至少不会让代码变得更糟糕。

第三阶段 – 再次绝望

但是接下来的事会让你再次撞墙。你会发现那些代码的瑕疵是些不痛不痒的事,改正这些事完全于事无补,你应该要做的事就是重写所有的东西。但是你却没有时间这么干,而这些代码剪不乱理还乱,耦合得太多,让你再一次绝望。所以,你只能部分重写那些不会花太多时间的部分,这样至少可以让这些老的代码能被更多的重用。虽然不完美,但是至少可以试试。

第四阶段 – 开始乐观

在你试着部分重构这个模块几天之后,随着重构了几个单元后,虽然你发现改善代码的进度太慢了,但此时,你已知道代码应该要被改成什么样,你在痛苦之后也锁定了那些那修改的类。是的,虽然你的时间预算已经超支,虽然要干的事比较多,但你还是充满希望,觉得那是值得的。你胸中的那团火又被点燃了。

第五阶段  - 快速了结

在这个时候,你发现你已花了太多的时间,而情况越来越复杂,你感到你所面对的情况越来越让你越到不安,你明白你自己已经陷入了困境。你原本以为只需要一次简单的重构,然而现在你要面对的是重写所有的东西。你开始意识到原因是因为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想让代码变得完美。于是你开始在怠慢你文档,并想找到一个捷径来重写老的代码,你开始采用一些简单而粗暴,快速而有点肮脏的方法。虽然不是很完美,但你就是这样去做了。然后,你开始运行测试做UT,发现UT报告上全是红色,几乎全都失败了,你恐慌了,于是快速地fix代码,然后让UT 能工作。此时,你拍拍自己胸口,说到,没问题
,于是就把代码提交了。

第六阶段 – 修改大量的Bug

你的重写并不完美,虽然其过了测试,但是那些UT测试对于你的新的代码有点不太合适,虽然他们都没有报错,但是他们测试得范围太小了,没有覆盖到所有的情况和边界。所以,在这以后,你还需要几周或是更长的时间不得不来修正越来越多的bug,这使得你的设计和代码在每一次quick-fix后就变得越来越难看。此时,代码已经不像你所期望的那样完美了,但你依然觉得他还是比一开始要好一些。这个阶段可能历经几个月。

第七阶段  - 觉悟

经过了6个月,你重写的模块又出了一个比较严重的bug。这让你重构的那个模块变得更难堪。你发现出的这个问题是和当初的设计不一致,你还发现被你重构掉的那段老的代码并不是当初看上去的那么坏,那段老的代码确实考虑到了一些你未曾考虑到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团队里有人站出来说这个模块应该被重构或是重写,而你却不动声色地一言不发,并希望那个站出来的人能在几个月后能觉悟起来。

——————



不知道这是不是你的经历,我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事。对于很多维护性质的项目,我犯过的错误让我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保守派,我几乎不敢动,那怕看到代码很不合口味。当然,那些从来没有写过代码的敏捷咨询师一定会说用TDD或是UT可以让你的重构更有效也更容易,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显得更我价值,但我想告诉你,这种脱离实际的说法很不负责任,这就好比说—— 我在杀猪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因为我对猪的生理结构不清楚,或是这本来就是一头畸形的猪,导致我杀的猪很难看,而伟大的敏捷咨询师却告诉我,要用一把更快更漂亮的刀。软件开发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杀猪也一样。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