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第2章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

2014-09-22 19:49 309 查看
第二章主要内容

从第二章的标题就可以大致知道本章的重点是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在看具体内容时也发现就是围绕这两个中心点来讲的。不过其中还提到了关系模型的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本章重点内容。

 


图1
    

(一)数据库设计

从上面的思维导图就可以知道数据库设计的大致步骤是什么了。其实这很类似我们平时说要去完成某某事。在前期我们要规划一下,做一个整体的了解,分析一下当前的情况,相当于做一个计划。而在数据库设计中是分析用户的需求,如果不知道用户的需求,我们也就没法进行后面的工作了。接下来就是计划的执行阶段,即这里的设计环节,还是那三个模型的转换问题,在第一章已经分析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最后就是我们把这些执行完之后的反思总结工作,就是这里的实现和运行维护。运行维护是对数据库控制监督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保护的步骤。



图2

 

(二)ER模型

ER模型的中文意思就是实体联系模型。从中我们可以抽出实体和联系这两个名词。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实体是什么,联系又指的是什么呢。

实体我们可以直接把他当成一个对象,不过这里是数据对象罢了,当很多个实体集合在一起时就称为实体集。而联系就是指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就像实体有实体集一样,很多个联系的集合就叫联系集。这样联系就也相当于是一个对象了,也就和实体一样都具有了属性。



图3
 

(三)关系模型(基础简介)

关系是元组的集合,而关系模式必须指出这个元组集合的结构,即它由那些属性构成,这些属性来自那些域,以及属性与与之间的映像关系。关系模式一般包括关系名,组成关系的属性域,属性到域的映像以及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等。

特点: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是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关系。

在关系模型中,用户对数据的检索操作就是从原来的表得到一张新表。就可以理解成在一个大仓库里挑了几样东西放进了一个小箱子。

这里的元组其实可以大致的理解为一行记录,关系表中的一行就叫做一个元组,是关系模型的叫法,而记录是网状数据模型的叫法,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阶段感受

学习这章,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不能死记硬背式的去记。像ER模型和这章提到的关系模型,其实是都很抽象的概念,不太好理解,这就体现出知识网的重要性了。要联系实际联系之前学习的内容,找到相联系的节点在类融化所谓的新的知识,然后将这些“新”知识编入原来的网,将这张网结的更大更牢。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