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Mongodb

mongodb系列之---副本集配置与说明

2014-08-20 19:44 183 查看
在配置副本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关于副本集的知识.



1,副本集的原理

  副本集的原理与主从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主节点出现故障的时候,主从配置的从服务器不会自动的变为主服务器,而是要通过手动修改配置.但是副表集就不用,它会自动选出一台服务器做为主节点,从而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2,副本集新的主节点是怎么选举出来的呢

  是通过bully算法来的,也就是一致性协议.具体如下

  1):当主节点挂了后,副本集会获得其他从节点的最后更新时间与主服务做对比

  2):如果所有从节点的最后更新时间都是很旧,那就选举停止

  3):如果副本集中的大部分服务器挂了,包含主节点,那么选举也停止

  4):如果以上情况都没有发生,那就更新时间最新的被选举为主节点

  5):如果更新时间都一样,那么谁最快成为主节点就谁做为主节点

  注意:参数选举的节点必须是副本集中的半数节点以上,如果已经小于一半了所有节点保持只读状态。日志将会出现:can't see a majority of the set, relinquishing primary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干预自然选举主节点的:

  设置从节点的优先级:通过priority,优先级高的先成为主节点

  强制下架主节点:db.adminCommand({replSetStepDown:1,force:true});

3.什么情况下会触发选举这个行为呢:

  1):配置副本集环境,做副本集初始化的时候

  2):当主节点挂掉的时候

  3):当主节点与其他节点无法通信的时候,即网络出现问题的时候.

4.副本集中的节点的角色

  primary:主节点

  arbiteronly:仲裁节点,不存储数据,只参与选举

  Secondary-Only:不能成为主节点,只能做为从节点,并可以参与选举

  Hidden:隐藏不被链接的从节点,不被程序访问,但可以参与选举的节点

  Delayed:可以指定一个时间延迟从primary节点同步数据。主要用于备份数据,如果实时同步,误删除数据马上同步到从节点,恢复又恢复不了。

  Non_voting:没有得参与选举,只负责备分数据

  设置方法:在初始化的时候把相关的角色设置为true就行了.

5.副本集的节点总数为什么要为奇数

假设你有一个副本集,这个副本集有四台服务器,分别两两位于不同的机房,这时两个机房之间的通信网络出故障断了,主节点与另一个机房的节点不能通信,这时候就会触发重新选举主节点的行为.但两个机房的服务器都是两台,占用这个副本集的服务器数量都没有达到半数以上,这个时候选举停止,副本集失效.假如是5台分布在两个机房那就有一个机房是三台服务器,超过副本集的一半,产生选举.

6.配置副本集的流程:

创建副本集的目录与副本集日志目录 ----> 以副本集启动mongodb ---> 初始化副本集

7.开始配置吧

先准备三台服务器,假设IP分别为:192.168.1.1, 192.168.1.2, 192.168.1.3

假设mongodb安装在根目录下

1):分别在三台服务器创建副本集的数据目录:mkdir /mongodb/data/replset

2):分别在三台服务器创建副本集的日志目录:mkdir /mongodb/log

3):分别在三台服务器启动mongodb,需要启动某些参数,我们可以把参数配置在一个配置文件中,然后以--config来加载配置文件,配置内容如下

dbpath=/mongodb/data/replset

logpath=/mongodb/log/replset.log

port=27017

fork=true

oplogSize=2048

开始启动,加上表示副本集的参数,参数后面带上副本集的名字,分别在三台服务器执行以下命令:

mongod --config /mongodb/bin/replset.conf --replset myreplset

4):副本集初始化

  登录其中任意一台服务器,运行以下命令

  进入mongodb操作命令界面:mongo

  配置集本集服务器信息:

  config={"_id":"myreplset","members":[{"_id":0,"host":"192.168.1.1:27017"},{"_id":1,"host":"192.168.1.1:27017"},{"_id":2,"host":"192.168.1.1:27017"}]};

  注意:这里的第一个_id是表示我们启动mongodb时--replset这个参数后面带的名称一致,即副本集的名称,member里的_id是服务器在副本集中的代号,host是主机ip和通信端口

  初始化:rs.initiate(config);

  初始化成功显示如下:

到这一步就是副本集配置完成了


 你可以通过rs.status();这个来查看副本集各节点的状态;

其中的statestr:的值就表示是主节点还是从节点.

5):自己通过一些手动修改数据或停止主节点来测试数据的复制和主节点的选举是否成功.还有默认是主节点进行读取的,从节点是不能进行读取的,所以要在从节点运行以下命令:
db.getMongo().setSlaveOk();


6.读取行为的分类:

primary:默认参数,只从主节点上进行读取操作;

primaryPreferred:大部分从主节点上读取数据,只有主节点不可用时从secondary节点读取数据。

secondary:只从secondary节点上进行读取操作,存在的问题是secondary节点的数据会比primary节点数据“旧”。

secondaryPreferred:优先从secondary节点进行读取操作,secondary节点不可用时从主节点读取数据;

nearest:不管是主节点、secondary节点,从网络延迟最低的节点上读取数据。

7.怎么把一个从节点变为一个仲裁节点

1):先停掉从节点的mongod

2):在主节点把这个从节点多mongodb副本集中移除.rs.remove("ip:端口");

2).新建一个数据目录,仲裁节点不需要存放数据,但要配置数据目录,设置的数据目录也不可以有数据.

3):启动从节点的mongod,要以副本集的形式启动.

4):在主节点中用rs.addArb("ip:端口");用rs.conf();查看是否设置成功.

8.副本集架设经验:最好不要把一个副本集的所有服务器在架设在同一个机房,如果这个机房出故障,那就是整个副本集不能用了,所以最好配置在不同机房,这样起吗可以保证有一个机房的服务器在提供服务

9:解决的问题与产生的问题

对于上一篇文章:mongodb系列之--mongodb 主从配置与说明

我们在文章的后面提出了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1).可以做读写分离,写在主节点,读取在从节点

2).副本集就是解决主从中的当主节点挂掉后,系统的继续运行问题.

3).用副本集代替主从,在副本集中设置一个仲裁节点,减少主节点的复制压力

副本集产生的新问题:

1):主节点的写的压力是否会过大

2):数据压力大到机器支撑不了的时候能否做到自动扩展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