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 IOS开发

部署Nagios监控系统(一)

2014-07-30 08:37 232 查看
Nagios概述

 Nagios是一款开源的免费网络监视工具,能有效监控Windows、Linux和Unix的主机状态,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置,打印机等。在系统或服务状态异常时发出邮件或短信报警第一时间通知网站运维人员,在状态恢复后发出正常的邮件或短信通知。

Nagios监控的内容

主机是否宕机(通过ping命令检查主机属于宕机状态,不影响所监控的其他服务)

服务器资源(cpu使用率、硬盘剩余空间等)

网络服务(smtp\pop3\http\)

监控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



部署Nagios监控系统
注意:本文的系统使用rhel6.0的系统,参考时注意自己系统的版本
1、安装编译所需的软件包,操作如下:(注意:需要预先配置yum仓库)
[root@localhost /]#yum –y install httpd php-* gd*  perl-ExtUtils-*
注意:若mysql-devel包不安装,会没有check_mysql插件。
2、创建运行Nagios服务的用户
[root@localhost /]#useradd nagios
[root@localhost /]#usermod -G nagios apache
注意:如果httpd服务是编译安装的话,则将apache改为daemon。
3、编译安装Nagio监控系统




[root@localhost /]#make all
[root@localhost /]#make install              //安装主程序,CGI和HTML文件
[root@localhost /]#make install-init         //在/etc/rc.d/init.d安装启动脚本

[root@localhost /]#make install-commandmode  //配置目录权限
[root@localhost /]#make install-config       //安装示例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make install-webconf      //安装nagios的web接口
注意:若在RHEL6X32位系统中安装nagios-cn-3.2.3.tar.bz2要先执行make clean操作,然后再执行./configure和make all等操作,否则执行make  all时会报错。
4、验证安装是否成功

   验证程序是否被正确安装,我们切换目录到安装路径(默认安装目录是/usr/local/nagios),看是否存在etc、bin、sbin、share、var、这五个目录,如果存在说明程序被正确安装到系统了。



各目录的解释如下:
bin:nagios执行程序所在的目录,nagios文件即为主程序。

etc:nagios配置文件目录,当make install-config完以后etc下面就会出现默认的配置文件。

sbin:nagios CGI文件所在目录,这里存放的是一些外部命令执行程序。

share:nagios网页文件目录,存放一些html文件。

var:nagios日志文件、pid等文件目录。

5、安装nagios-plugins插件

   nagios-plugins是nagios官方提供的一套插件程序,nagios监控主机的功能其实都是通过执行插件程序来实现的。



   安装后所有插件命令将被安装到/usr/local/nagios/libexec 目录下,到此nagios就安装完毕,但还需修改nagios的配文件。

配置Nagios监控本机状态

在配置Nagios时需要明白一个思路,即如下:

联系人:出了问题向谁报告?一般当然是系统管理员了。

监控时间段:7X24小时不间断还是周一至周五,或是自定义的其他时间段。

被监控主机:所需要监控的服务器,当然也可以是监控机自己。

监控命令:nagios发出的哪个指令来执行某个监控,这也是自己定义的

被监控的服务:例如主机是否存活,80端口是否开,磁盘使用情况或者自定义的服务。

注意:多个被监控主机可以定义为一个主机组,多个联系人可以被定义为一个联系人组。
1、修改主配置文件(主配置文件默认在“/usr/local/nagios/etc/nagios.cfg”),修改如下:
[root@localhost /]#vim /usr/local/nagios/etc/nagios.cfg
......//省略部分内容
cfg_file=/usr/local/nagios/etc/objects/hosts.cfg     //新建hosts.cfg文件,存放主机组定义
cfg_file=/usr/local/nagios/etc/objects/services.cfg   //新建services.cfg文件,存放服务组定义
#cfg_file=/usr/local/nagios/etc/objects/localhost.cgf //加“#”注释localhost.cfg
2、修改联系人配置文件,修改如下:
[root@localhost /]#vim /usr/local/nagios/etc/objects/contacts.cfg



3、 修改监控时间段配置文件,修改如下:(24小时监控)
[root@localhost /]#vim /usr/local/nagios/etc/objects/timeperiods.cfg



4、修改命令配置文件,默认不需要修改,除非添加新的命令。
5、添加主机组配置文件,添加内容如下:
[root@localhost /]#vim /usr/local/nagios/etc/objects/hostss.cfg



6、添加服务组配置文件,添加内容如下:
[root@localhost /]#vim /usr/local/nagios/etc/objects/services.cfg






7、校验nagios配置文件是否有错误
[root@localhost /]#/usr/local/nagios/bin/nagios -v /usr/local/nagios/etc/nagios.cfg



若出现上图所示则没有错误。
8、执行htpasswd命令添加一个访问nagios页面的授权用户



9、启动httpd和nagios服务并设置开机自动启动
[root@localhost /]#service nagios start
[root@localhost /]#service httpd start  
[root@localhost /]#chkconfig httpd on
[root@localhost /]#chkconfig nagios on
10、在浏览器中输入nagios服务器的地址,并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访问nagios界面。




此时当某服务超出设置的阈值时,Nagios就会给root@benet.com这个邮箱发送报警邮件。

Nagios详细配置文档,请在下面附件中下载。

本文出自 “邓奇的Blog”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dengqi.blog.51cto.com/5685776/1270424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