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C语言/C++

boost事件处理

2014-05-14 05:26 162 查看
虽然这个库的名字乍一看好象有点误导,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Boost.Signals 所实现的模式被命名为 '信号至插槽' (signal to slot),它基于以下概念:当对应的信号被发出时,相关联的插槽即被执行。 原则上,你可以把单词 '信号' 和 '插槽' 分别替换为 '事件' 和 '事件处理器'。 不过,由于信号可以在任意给定的时间发出,所以这一概念放弃了 '事件' 的名字。

因此,Boost.Signals 没有提供任何类似于 '事件' 的类。 相反,它提供了一个名为
boost::signal
的类,定义于
boost/signal.hpp
. 实际上,这个头文件是唯一一个需要知道的,因为它会自动包含其它相关的头文件。

Boost.Signals 定义了其它一些类,位于 boost::signals 名字空间中。 由于
boost::signal
是最常被用到的类,所以它是位于名字空间boost 中的。

void func()
{
std::cout<<"Hello World!"<<std::endl;
}

int main()
{
signals2::signal <void()> s;
s.connect(func);
s();
return 0;
}


boost::signal
实际上被实现为一个模板函数,具有被用作为事件处理器的函数的签名,该签名也是它的模板参数。 在这个例子中,只有签名为
void ()
的函数可以被成功关联至信号s。

函数
func()
被通过
connect()
方法关联至信号s。 由于
func()
符合所要求的
void ()
签名,所以该关联成功建立。因此当信号s 被触发时,
func()
将被调用。

信号是通过调用 s 来触发的,就象普通的函数调用那样。 这个函数的签名对应于作为模板参数传入的签名:因为
void ()
不要求任何参数,所以括号内是空的。

调用 s 会引发一个触发器,进而执行相应的
func()
函数 - 之前用
connect()
关联了的。

int func1()
{
std::cout<<"func1"<<std::endl;
return 1;
}

int func2()
{
std::cout<<"func2"<<std::endl;
return 2;
}

int main()
{
boost::signals2::signal<int ()> s;
s.connect(func1);
s.connect(func2);
std::cout<<s()<<std::endl;
return 0;
}


编译后输出:

func1

func2

1

func1()
func2()
都具有
int
类型的返回值。s 将处理两个返回值,并将它们都写出至标准输出流。 那么,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以上例子实际上会把
1
写出至标准输出流。 两个返回值都被 s 正确接收,但除了第一个值,其它值都会被忽略。 缺省情况下,所有被关联函数中,实际上只有第一个返回值被返回。

signal模拟程序:

class Buttion  

{  

public:  

    void connect(void (*f)(int, int));  

    void OnBtnClick();  

private:  

    void (*fuc_)(int, int);  

};  

  

void Buttion::connect(void (*f)(int, int))  

{  

    fuc_ = f;  

}  

void Buttion::OnBtnClick()  

{  

    fuc_(10, 20);  

}  

void PrintCodeline(int x, int y)  

{  

    cout<<"x:"<<x<<",y:"<<y<<endl;  

}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Buttion btn;  

    btn.connect(&PrintCodeline);  

    btn.OnBtnClick();  

    getchar();  

    return 0;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