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 Cocos引擎

Cocos2dx 3.0 过渡篇(二十六)C++11多线程std::thread的简单使用(上)

2014-05-09 22:11 465 查看
本篇介绍的是线程!

在cocos2dx 2.0时代,我们使用的是pthread库,是一套用户级线程库,被广泛地使用在跨平台应用上。但在cocos2dx 3.0中并未发现有pthread的支持文件,原来c++11中已经拥有了一个更好用的用于线程操作的类std::thread。cocos2dx 3.0的版本默认是在vs2012版本,支持c++11的新特性,使用std::thread来创建线程简直方便。

下面介绍下std::thread的一下简单用法,代码需包含头文件<thread>

[cpp]
view plaincopy





bool HelloWorld::init()
{
if ( !Layer::init() )
{
return false;
}

std::thread t1(&HelloWorld::myThread,this);//创建一个分支线程,回调到myThread函数里
t1.join();
// t1.detach();

CCLOG("in major thread");//在主线程

return true;
}

void HelloWorld::myThread()
{
CCLOG("in my thread");
}

运行结果如下图:



t.join()等待子线程myThread执行完之后,主线程才可以继续执行下去,此时主线程会释放掉执行完后的子线程资源。从上面的图片也可以看出,是先输出"in my thread",再输出"in major thread"。

当然了,如果不想等待子线程,可以在主线程里面执行t1.detach()将子线程从主线程里分离,子线程执行完成后会自己释放掉资源。分离后的线程,主线程将对它没有控制权了。如下:

[cpp]
view plaincopy





std::thread t1(&HelloWorld::myThread,this);//创建一个分支线程,回调到myThread函数里
t1.detach();

运行结果如下:



当然了,也可以往线程函数里穿参数,这里用到了bind。下面例子在实例化线程对象的时候,在线程函数myThread后面紧接着传入两个参数。

[cpp]
view plaincopy





bool HelloWorld::init()
{
if ( !Layer::init() )
{
return false;
}

std::thread t1(&HelloWorld::myThread,this,10,20);//创建一个分支线程,回调到myThread函数里
t1.join();
// t1.detach();

CCLOG("in major thread");//在主线程
return true;
}

void HelloWorld::myThread(int first,int second)
{
CCLOG("in my thread,first = %d,second = %d",first,second);
}

输出结果如下图: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