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网络基础】数据链路层实现的三大功能

2014-05-07 01:11 323 查看
数据链路层实现的三大功能分别为:

(1) 封装成帧

(2) 透明传输

(3) 差错控制

1、封装成帧

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构成了一个帧。

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层上交的比特流后,能根据首部跟尾部的标记,从收到的比特流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此外,首部跟尾部还包括许多必要的控制信息。在发送帧时,是从帧首部开始发送。各种数据链路层协议都要对帧首尾部格式有明确的规定。每一种协议都限定了帧的数据部分长度上限-----最大传输单元MTU。

附:最大传输单元MTU(笔者腾讯一面亲历)

一个UDP报文能传输的最大数据为多大?

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规定了最大传输单元MTU=1500(字节),那么实际上一个IP数据报最长也就是1500
字节,而IP数据报又是由UDP报文或TCP流封装得到的,那么一个UDP报文最大长度为1500-20=1480.20为IP数
据报的首部长度。而在运输层,UDP也有自己的首部(8字节),所以在应用层一个UDP报文能传递的最大数据
为1500-20-8=1472(字节)



2、透明传输

什么是透明传输,为什么需要透明传输?看下图:



解决透明传输的方法:

1、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其十六进制编码是 1B)。

2、字节填充或字符填充——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3、如果转义字符也出现数据当中,那么应在转义字符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当接收端收到连续的两个转义字符时,就删除其中前面的一个。 


实现方法见下图:



3、差错检测

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比特差错:1 可能会变成 0 而 0 也可能变成 1。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差错检测措施。 

CRC循环冗余检测

在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帧中,广泛使用了循环冗余检验 CRC 的检错技术。

发送端执行的操作:

在发送端,先把数据划分为组。假定每组 k 个比特。 
假设待传送的一组数据 M = 101001(现在 k = 6)。我们在 M 的后面再添加供差错检测用的
n 位冗余码一起发送。  

冗余码计算实例:

现在 k = 6, M = 101001。
设 n = 3, 除数 P = 1101,(除数P是我们自己约定的,n的取值是 P的位数减1)
被除数是 (2^n)M = 101001000。 (对M从后开始补0,一共补n位)
模 2 运算的结果是:商 Q = 110101,(计算结果见下图)

            余数 R = 001。
余数 R 作为冗余码添加在数据 M 的后面发送出去。发送的数据是:101001001,共 (k + n) 位。 



CRC 是一种常用的检错方法,而 FCS 是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码。

接收端执行的操作:

从发送端接收到数据M:101001001(包含冗余码FCS)
发送端、接收端约定的除数 P = 1101
M%P 运算结果若为0,表示无比特差错
M%P
运算结果不为0,表示比特差错,丢弃该帧





仅用循环冗余检验 CRC 差错检测技术只能做到无差错接受。“无差错接受”是指:“凡是接受的帧(即不包括丢弃的帧),我们都能以非常接近于 1 的概率认为这些帧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产生差错”。也就是说:“凡是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接受的帧都没有传输差错”(有差错的帧就丢弃而不接受)。要做到“可靠传输”(即发送什么就收到什么)就必须再加上确认和重传机制。
 




































本文由Cout_Sev 搜集整理并修改

自谢希仁老前辈《计算机网络第5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