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 微信开发

家政O2O观察

2014-04-23 16:51 169 查看
6 月 1 日,在通州仓库里集体创业的身边家政团队终于在 45 天后推出了面向小时工、用户的三个客户端应用。而这之后没过几天,已经在微信推出家政公共账号的e家洁也推出了
app 客户端。就这样,几个月前还无人问津的家政 O2O“蛋糕”已经被北京的两个团队嗅到了气息。

家政市场有多大?

两个团队分别跟我算了一笔账。身边家政的负责人薛皎表示,按照政府数据,北京常住的居家人口有 700 万户,去年能够使用小时工的大概有 300 万户,其中有 100 万家庭是需要小时工服务的,这转换出来的经济足够庞大。而 e 家洁的孙磊从中介公司的角度算下来,单北京的家政就会是一个价值 800 多亿的市场。

搞掉中介的O2O

和过去那些直接对接中介的家政服务不同,身边家政和 e 家洁的最终目的都是打败中介,改变这个产业链——通过 LBS 的信息提供平台让服务提供者(小时工)可以和用户直接对接。就像打车应用那样,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直接看到所在地附近的小时工,电话沟通家政服务的要求,并在服务后进行评价。而小时工手上的手机除了能够打电话,还可以记录小时工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客户端添加报单记录、确定工作状态。在这样的平台上,小时工可以不再依附于收取高额中介费(25-40 元 / 小时的家政服务一般会抽成十多块)的家政公司,成为自由职业型的服务提供者。

说起来挺有意思,两家团队本身都和车的 O2O 有那么点渊源。e 家洁的团队实际上就转型自嘟嘟叫车,当时因为面临政策风险,又看到国外Homejoy网站获得投资的消息(所以他们的主色调和
Homejoy 很像),他们想到将原本叫车应用的 80% 都借鉴到家政 O2O 领域上去。而身边家政的联合创始人薛皎在做家政 O2O 之前,做的则是免费停车的 O2O 项目。当决定要做这件事后,团队的招募和开发都很快,头几十天里就没休息过。

和打车应用类似,做家政 O2O 想要抢占市场,前期投入并不小,目前两家公司都处在扩张寻求大量小时工的状态。从身边家政和 e 家洁告诉我的数字看来,获取一个阿姨的成本是几百块,这当中包括一台低价的 Android 设备和已经有流量套餐的电话卡。除了资金成本,地推的人力成本也要比一般的 O2O 要高。身边家政的同事跟我说,单就应用使用来说,阿姨的学习能力不像我们,他们一天下来只能教会十多二十个阿姨如何使用智能机和应用。

e 家洁的微信账号运营的 1 个月下来,统计得出的顾客投诉率为 3%,比打车应用 1-2% 的投诉率略高——除了可能与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有关外,小时工的服务相比打车应用远不够标准化。这让应用内的评价体系以及招募小时工的标准变得非常重要。

用孙磊的话来说,“哪里有中介,哪里就有 O2O 的机会”。虽然家政 O2O 的市场培育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要难一些,但一旦把资源拿下,壁垒也会自然形成。在寻找到合适的小时工以后,身边家政和 e 家洁都会为小时工做肖像和资料的收集,结合评价体系,展现出来的数据要比普通的中介公司丰满不少。而为了让合作的小时工安心工作,身边家政还为小时工买上了两份保险(财产险和人身安全险),减少用户和小时工在对接时的顾虑。

“家政O2O关键还是在线下”

在身边家政的产品经理陈丹看来,“家政 O2O 这条路如果是 100 米的话,线上产品可能只占二三十米而已,剩下的 70 米并不是用互联网就能解决到的。”这方面他们已经看到其他 O2O 的不少教训:打车应用上,试图通过互联网方式实现支付闭环的实际上没有其他发展得快——因为这对于司机来说看不到什么好处,最原始的面对面交易反而才是最激发他们的;而一些代驾应用尽管在线上的宣传不错,但因为客服、线下的安排得不够好,并没有真正服务到位。“在针对阿姨的应用设计上,不是互联网化就好。绝对要适应他们而不是让他们适应你。”

“小时工对加价很敏感”

有微信运营入口的 e 家洁多了一个预订的服务,像极了打车应用。孙磊表示,这是因为一开始阿姨数量还不够满足周六日的需求所设定的。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和文字发出需求,按需加价,而 5 公里内的阿姨会接到需求信息,进行抢单操作。虽然这种预约服务并不是长久之计(阿姨数量足够多了就不需要预约了),但孙磊他们发现“加价”这个操作对小时工群体来说非常有效。比起对加价不敏感的司机,阿姨们常常是宁愿走远也不愿意坐地铁,就为了省那一两块钱。

家政O2O的商业模式

目前,身边家政和 e 家洁的小时工服务费都是 39 元 /2 小时,服务费会被阿姨全额拿到。而两家公司未来的商业模式并不一样。e 家洁未来可能会向阿姨收取一定的年费、服务费。而身边家政则希望扩大品类,进入保姆、月嫂等细分领域,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达到盈利的目的。

现在谈家政 O2O 的市场或许还很早,毕竟从两个团队的计划来看,要在北京达到一定的规模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但他们料定会有更多的人进入这块市场,起码孙磊觉得文章发出以后,可能就会有其他城市的同行开干了。

一个做过 3 年家政互联网项目创业人的看法:

家政 O2O 一年前就有团队在做,去年底就有项目完成首轮融资。top10 家政公司有多家都几年内获得过风投,他们手上有钱,随时可触网。北京家政有 800 亿的市场,这数字应该是指 2030 年吧。钟点工交给中介公司的中介费各地不同,还要看中介公司是什么管理模式。但也不至于像作者说的 10 元多。

对于 2 个移动互联网团队切入家政这个行业表示认同,在保姆、月嫂、育婴、看护等家政服务中选择钟点工这个细分市场,应该没选错。

1、 至少频次较其他服务高

2、 钟点工是一般家政公司不愿意做的项目(因为较其他服务赚不到什么钱)

3、 钟点工对家政公司的依赖小于其他服务

4、 钟点工都有自己的服务半径,10 分钟内到达, 因此 LBS 可行。

5、 钟点工使用手机联系雇主的频次高,智能手机普及率虽低,但学习能力不弱,北京多家家政公司 2 年前都用飞信派单了。

6、 钟点工不需要面试挑人,对技能和经验要求不高。

7、 钟点工确实能跳开传统家政中介,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双方快速匹配,并降低或免收中介费用,给雇主带来实惠。

其实所谓的打败中介也不过是线上中介打败传统的线下中介的一个钟点工服务,而且还不一定打得败。2 个团队中有借鉴 homejoy 的,homejoy 是融资成功,并开通了很多城市。但还需要了解下,他们的保洁人员从哪来的?大部分是失业人员,而非专业的保洁人员,如同代驾,E 代驾等的司机有一大部分是晚上兼职,赚闲钱,而现在 2 个团队的钟点工应该都是专职钟点工,在没有足量定单的情况下,粘性难。家政服务做标准化是件挺难的事,homejoy 尝试在做,但看看 yelp 上的评价,可以看到是上天入地,每个雇主都需求不同,评判标准不同。2
家应该考虑如何进行人员培训,专业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建立标准。钟点保洁有按小时计价的,有按房间数和面积计价的,相对后者更可控,但雇主难接受。

支付闭环要考虑,但劳动人民最希望是干完活就能拿到钱。

可能还要思考的问题:

长期钟点工 (2 周 1 次以上的),如何防止跳单,雇主和阿姨签私单。除了保险之外还有什么保障?壁垒究竟是什么?非员工制情况下,阿姨如何稳定?靠订单量留住?家政公司逆袭咋办?想想合作和整合。价值链,雇主和阿姨的痛处到底在哪?如何接地气?

身边家政未来的盈利想扩大品类,我想先稳固好钟点工这块阵地吧,山雨欲来风满楼,很快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出现。当然这个市场也有很多人希望大家一起”炒”热, 如同打车。少烧钱,走踏实,想想模式,应该有更好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微信 o2o 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