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C#

C# Form Dispose 和 Close的区别

2014-04-03 15:18 218 查看
上午想做个简单的单件设计模式(Singleton)的小例子,结果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的本意是建立两个窗体类Form1和Form2,在Form2上放置一个名为Button1的按钮,单击Button1会调出Form1的窗口事例,并且保证再单击Button1的时候,不会再弹出第二个Form1实例,除非关掉Form1实例并重新单击Button1,总之,保证只能弹出一个Form1实例(当然不是用模态方式啦)。代码如下所示:

Form1类

public class Form1

{

private static Form1 frm;

private Form1()//这个构造函数只允许类内调用,所以是私有的

{

InitializeComponent();

}

public static Form1 CreateForm1()//该函数可带参数,自己想想如何实现

{

if(frm == null)

{

frm = new Form1();

return frm;

}

else

{

return frm;

}

}

}

Form2类

public class Form2

{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Form1 frm1 = Form1.CreateForm1();

frm1.Show();

}

.....

}

于是问题出现了:我单击Form2窗体上的一个名为button1按钮要弹出Form1的窗口(函数如上),第一次可以弹出来,并且可以保证再单击button1时,不再弹出Form1的窗口,但是关闭Form1窗口实例后,再次单击button1按钮则出错,解释为无法访问名为“Form1”的已处置对象。这是什么原因?

经过细致的观察和向高手询问,终于搞清楚了问题的真相。这就是Dispose和null之间的区别。Dispose和Close是相同的,据说是因为有些类有Open的方法,所以为了对应才搞出了一个Close方法。Dispose()方法实际上是销毁了对象的实例,但是该对象变量仍然指向这块被销毁的内存地址上!而只要有所指向,它就绝不等于null!而若原来夫frm = new Form1();然后又frm = null;这意味着frm不再指向new出来的对象,他们之间的关系被“切断”了,frm成了一个没有指向的变量,但同时new出来的那个对象也占据着一块内存,它并没有被干掉!后来我又发现,窗体在执行Close()方法后会激发Closing事件,而使用dispose()方法则不会激发该事件。在singleton模式中,单例窗体的Closing事件里面,加入了“frm=null;”这么一句话,所以不要用dispose()关闭单例窗体,而要用Close()方法关闭。引申出来,所有拥有Close()方法的类,最好都用Close()方法关闭,而不要用Dispose()方法。

所以,上面的例子中,把frm1关掉后,它new出来的那个对象所占用的地址被dispose掉了,但是变量frm1仍然指向这块被dispose掉的地址!所以它也就不等于null!所以当再次单击Button1的时候,直接进入了else部分,导致了错误。那怎么解决呢?这么办,在Form1的Closed事件中将frm1设置成null,就可以了。因为关闭窗体,执行dispose的时候,窗体内的其他代码并不停止,直到执行完毕,所以,可以将frm1设置成null,完全没有问题。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假如一个对象(自定义的类的实例)没有dispose掉,就把它设置成null,那这块内存怎么办呢?垃圾回收机制会自动收拾它的。但是垃圾回收机制,不能保证何时去回收它,所以你也不知道它到底啥时候能回收掉,这样可能影响系统的效率。解决方法是,使该类继承IDisposable接口,然后实现他的Dispose()方法。函数内写GC.SuppressFinalize(this);这样,如果手动调用dispose()方法,GC就不会通过析构函数再次销毁对象了。尤其当这个对象作为局部变量的时候,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将dispose()写入finally{}语句中,更好的方法是使用using关键字把代码装入{}中。例如:

Using(Class1 cls1 = new Class())

{。。。。}

Using里的参数必须是实现了dispose方法的对象。当程序运行出{}时,自动销毁cls1(但是cls1!=null,这个已经反复说过多次了)。真正是实现的时候,可能还要考虑到多线程等诸多问题。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