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函数式编程里面的fold

2014-03-23 13:35 204 查看
第一:基本概念

fold在函数式编程里面的基本含义是遍历数据结构,最后产生一个聚合值。最简单的例子是sum list = foldl (+) 0 list

fold抽象了两个动作,一个是遍历数据结构本身,一个是累积值和元素之间的关系。用了fold后就只需要关心聚合的初始值是什么,每个元素和累积值如何产生下一个累积值。

比如上面的sum的例子,初始值是0, 步进函数+, 也就是每个元素和累计值相加产生下一个累计值。

第二:foldl 和 foldr

foldl :: (acc -> e -> acc) -> acc -> [e] -> acc
e:element 数据结构中的其中一个元素,acc:accumulator 累积值
(acc->e->acc) 步进函数
foldl 的遍历是从第一个元素开始,到最后一个元素结束。累积值首先和第一个元素应用步进函数。

foldr :: (e -> acc -> acc) -> acc -> [e] -> acc
(e->acc->acc) 步进函数
foldl 的遍历是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到第一个结束。累积值首先和最后一个元素应用步进函数。

两个的步进函数的签名是有区别的。

第三:惰性求值
假定数据结构为列表 [x1,x2,x3]
在scala里面,foldl是尾递归的,因为step 函数产生的下一个accumulator作为下一次step的函数的参数,因此每个accumulator都会被先求值出来。这样迭代就只需要两个状态,一个是上一次的accumulator,一个是当前的元素,这样直接覆盖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是惰性求值的语言,step函数的两个参数之一的accumulator被保持为表达式,并未求值,那么这个表达式一直在stack上保存step函数,因此最后的表达式是
step(step(step(init,x1),x2),x3)。如果数据结构的深度很大,必然造成堆栈溢出。

在非惰性求值的语言里面,foldr是可能造成堆栈溢出的。因为foldr最后生成的表达式是step(x1,step(x2,step(x3,init))),只有当表达式完全展开之后,step(x3,init)开始得到求值结果之后才会一级一级的退栈。
但是在惰性求值的语言里面,foldr是否会造成堆栈溢出和step函数本身关系很大。如果step函数在步进的过程中因为判断元素的属性而提前退出,不需要继续求值后面的step(x2,step(x3,init)),那么就可能不会堆栈溢出(看提前退出前的数据量的大小了)。

对于sum这个函数,在惰性求值语言语言如Haskell里面foldr,foldl在列表元素够大的情况下都会溢出,在scala语言里面,foldl不会溢出,而foldr会溢出。

第四:惰性数据结构
foldr在惰性数据结构的配合下可以做到效率和模块化的完美分离。
对于表达式List(1,3,5,7).map(_+2).filter(_ % 2==1).sum,可能对效率要求比较高的人就不能接受,因为会遍历列表3次。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代码的易读和可理解性是很好的。如果为了效率把遍历减少到一次,可能需要读完整个代码才能理解这段代码做了什么事情。
但是利用惰性数据结构来说,是完全可以做到鱼与熊掌兼得的。

第五:总结
fold是典型的函数式语言里面的抽象再抽象的例子,有了fold之后比如list函数基本都可以构建在他之上了(对于消费list的函数)。
对于产生list的函数来说,对应的也有unfold。(待续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