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反恐!!——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可以做很多

2014-03-10 11:14 337 查看


2014年3月1日晚,春城昆明的二十几分钟,让每个国人的心都蒙上一层阴霾,我们悲痛,我们要求严惩,我们更希望的是,未来再没有恐怖分子、悲剧可以避免。

庆幸的是我们处于一个高科技反恐时代,通过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运用,可以迅速地跟踪、抓捕罪犯,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前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如何运用到反恐中的?

恐怖袭击的控制及抓捕

恐怖袭击中,紧急性最高的任务是立刻控制局面、减少伤害,并迅速抓捕罪犯。

昆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经历40余小时,全部罪犯落网。公安部的公告中提到了侦破、追捕过程中运用的两大科技手段:DNA鉴定和指纹对比。这两项技术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也是最为成熟的犯罪侦查技术之一。在抓捕过程中,政府通过对犯罪现场的侦查获得罪犯指纹,然后在追捕过程中通过不断收集嫌疑人指纹并进行核对,以此判断罪犯的行踪,确保追捕方向的准确性。

追捕过程中的另一项重要应用是利用声纹识别+通讯追踪来抓捕罪犯。恐怖分子在逃亡过程中,通常会与组织、同伙保持联系。此时通过通讯追踪+声纹识别,可以为侦查追捕提供最新的罪犯位置和身份信息。通过监听已抓获罪犯的通讯,判断与其联系的人员身份,然后进行定位,可以快速地抓获漏网成员。声纹与指纹一样,是稳定且唯一的生物特征。尽管每个人的语音声学特征可以因生理、病理、心理和模拟、伪装等原因产生变异,但其声纹图谱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现代的声纹技术,已经可以对录音和经过处理的声音进行解析和还原,以确定发言人的真实身份。

美国中央情报局就曾一直使用语音识别系统对拉登的录音进行鉴识。拉登的音像信息每一次公布,美国情报部门都会通过语音鉴识技术来辨别其真伪,2010年,正是拉登的信使艾哈迈德在一次电话通信中被情报部门锁定,致使拉登的行踪暴露。目前的语音鉴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情报部门就开始使用这一技术监测前苏联领导人。

声纹识别除了可以用于识别说话人,还可以进行语意的判断,以此掌握恐怖组织的具体行动部署。当然,这种应用对技术有更高的要求。通常除了理解表层的话语主题以外,还需要对话语的深层信息包括特定对象的语言风格进行鉴识,语言风格实际上就是个人长期形成的语言应用特点系列。2002年11月,拉登的一段录音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放。当月18日,美国白宫发言人斯科特·麦克莱伦称,“我们的情报专家已经确认,那盘录音带是真的”。麦克莱伦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情报专家、语言学家将此录音与拉登此前的录音进行了比对。不久,美联社详细报道了对拉登语言风格的鉴识结果:“讲话者在此次录音中使用了和以往本·拉登录音带中相似的语言,包括寻章摘句的修辞风格与柔和的语音语调。”

罪犯的身份确认及定罪

抓捕到罪犯后,有关部门需要充足有效的证据才可以对犯罪分子进行定罪。指纹识别在定罪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通常情况下,恐怖组织的犯罪行为都是有计划的,并且组织成员会接受一些相关训练,但在实际犯罪过程中,他们很难完全不遗留下带有自己指纹的物品,由于指纹的唯一性,其可以作为定罪的有效证据。我国发布的第三代身份证,正式开始登记居民指纹信息。数据库建立后,指纹技术对于预防、控制犯罪行为将会有更多的贡献。

2003年,驻伊美军生擒了落荒中的萨达姆,当时的萨达姆已面目全非,让人很难辨其真伪,当时,一家英国公司提供的萨达姆指纹做了重大贡献。

在恐怖分子的身份确定过程中,还有一些对生物特征进行综合运用的高科技设备。追捕本·拉登时,据一名未透露姓名的美国国防官员透露,当时美国采用了一种手持式生物数据采集器“安全数据采集器(Secure Electronic Enrollment Kit)”,简称SEEK。可以得到被测人员的虹膜、指纹和面部等多维生物学扫描数据,并能及时将这些数据反馈到位于西弗吉尼亚州的联邦安全局的数据库,然后经过进一步的精密分类和运算,就可以建立一个庞大的、可靠的、精确到个体的生物学数据库。通过此种采样运算,可以迅速确认罪犯身份。据悉,目前这些技术也可以同时配备于警察的装备中,用于有效证据收集、罪犯识别等。不过该设备成本极高,且需要动用大量数据库资源,一般不会用于追捕恐怖组织的普通成员。

DNA鉴定同样运用于罪犯的身份确认上,对于已经面目全非的恐怖分子或者头领替身,可以准确地确认其身份。由于鉴定用时较长,所以DNA主要用于身份的确认,而指纹则可以在追捕过程中做出更多贡献。

恐怖袭击的预防

虽然我们的抓捕速度提高了,虽然我们能更准确地锁定罪犯,但是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我们最希望的,还是悲剧可以不再发生,无辜的群众可以避免受到伤害。因此,反恐工作的重点,还是对于恐怖袭击的提前预防。

在预防恐怖袭击的环节,声纹识别技术的运用发挥着核心作用。

反恐是世界的,也是长期的。实际上,每个国家对世界范围内的活跃、成规模恐怖组织都是持续关注的,并有相关的监控措施。很多时候,对于这些恐怖组织和嫌疑组织的通讯监听、获取敏感词,是不可避免的。当出现一些敏感的关键词时,及时防控,也是保证群众的必要手段。

此次昆明事件发生后,也有科技从业者提出,声纹的语意识别是否应该研发对于少数民族等多语种的识别技术?然后设置与恐怖袭击相关的监听关键词,一旦出现这些关键词时,进行密切监控。显然,这对于现有的刷语意识别技术有很大挑战。声纹识别,至少在国内,是比指纹新的多的应用,具体的应用细节和发展程度依然比较神秘。笔者还据此咨询过内从事此类研究的时代亿宝团队。据该团队分享,目前汉语的语意识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已经在很多中贡献了自己的价值,国内的技术团队也都非常乐意在反恐、控制犯罪方面贡献自己的技术。但是是否已用于反恐行动以及运用细节尚不适宜公布,此外,国家是否已有针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项目,亿宝的同事也没有透露。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恐怖势力发展猖獗,相对应的高科技反恐手段也会不断增加和提升。反恐是世界的事,也是每一个人的事,在反恐这个领域,我们格外地希望,科技可以改变世界,生物特征识别可以改变世界。

【敬请添加微信公众帐号:数据堂 微信号:datatang】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