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TCPIP协议概览

2014-03-09 11:52 190 查看
数据封装过程

当应用程序用TCP传送数据时,数据被送入协议栈中,然后逐个通过每一层直到被当作一串比特流送入网络。其中每一层对收到的数据都要增加一些首部信息。TCP传给IP数据单元称作TCP报文段。IP传给网络接口层的数据单元称作IP数据报(IP datagram)。通过以太网传输的比特流称作帧(Frame)。



图中帧头和帧尾下面所标注的数字是典型以太网帧首部的字节长度。以太网数据帧的物理特性是其长度必须在46-1500字节之间。 图1-3中IP和网络接口层之间传送的数据单元应该是分组(packet)。分组既可以是一个IP数据报,也可以是IP数据报的一个片(fragment)。

在传输层数据包称作段(seg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送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

由于TCP,UDP,ICMP,IGMP都要向IP传送数据,因此IP必须在生成的IP首部中加入标识,以表明数据属于哪一层。为此,IP在首部中存入一个8bit的数值,称作协议域。其中1标识ICMP协议,2标识IGMP协议,6标识为TCP协议,17标识为UDP协议。

同样,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TCP或UDP来传送数据。运输层协议在生成报文首部时要存入一个应用程序的标识符,TCP和UDP都用一个16bit的端口号来表示不同的应用程序,它们把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分别存入报文首部中。

网络层接口分别要发送和接收IP,ARP和RARP数据,因此也必须在以太网的帧首部中加入标识符,以指明生成数据的网络层协议。以太网的帧首部也有一个16bit的帧类型域。0800标识IP协议,0806标识ARP协议,8035标识RARP协议。

IP协议格式如下:
                                        


TCP协议格式如下:



UDP协议格式如下:



ICMP 协议格式如下:



IGMP协议格式如下:



ARP与RARP协议格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tcpip 协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