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C语言/C++

C++重载箭头操作符

2013-12-25 19:10 253 查看
http://blog.csdn.net/custa/article/details/5674434

箭头操作符(->)的通常用法是,使用一个类对象的指针来调用该指针所指对象的成员。左操作数为对象指针,右操作数为该对象的成员。定义重载箭头操作符之后看起来就有点特别,可以用类对象的指针来调用,也可以用类对象直接调用。

重载箭头操作符,首先重载箭头操作符必须定义为类成员函数。

箭头操作符可能看起来是二元操作符:接受一个对象和一个成员名,对对象解引用以获取成员。其实箭头操作符是一元操作符,没有显示形参(而且是类成员,唯一隐式形参是this)。->的右操作数不是表达式,而是对应类成员的一个标识符,由编译器处理获取成员工作(编译器对重载箭头操作符所做的事情,比其它重载操作符要多,这里也正是复杂的地方)。

下面这一段是《C++ Primer》重载箭头操作符的内容。

----------------------------------------华丽分割线----------------------------------------

重载箭头操作符

箭头操作符与众不同。它可能表现得像二元操作符一样:接受一个对象和一个成员名。对对象解引用以获取成员。不管外表如何,箭头操作符不接受显式形参。

这里没有第二个形参,因为 -> 的右操作数不是表达式,相反,是对应着类成员的一个标识符。没有明显可行的途径将一个标识符作为形参传递给函数,相反,由编译器处理获取成员的工作。

当这样编写时: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public:
void action(){
cout << "Action in class A!" << endl;
}
};

class B{
A a;
public:
A* operator->(){
return &a;
}
void action(){
cout << "Action in class B!" << endl;
}
};

class C{
B b;
public:
B operator->(){
return b;
}
void action(){
cout << "Action in class C!" << endl;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 pc = new C;
pc->action();
C c;
c->action();
getchar();
return 0;
}

上面代码输出结果是:

Action> pc->action();

输出的结果是

Action in class C!

这个结果比较好理解,pc是类对象指针,此时的箭头操作符使用的是内置含义,对pc解引用然后调用对象的成员函数action。

而下面的代码

C c;

c->action();

输出的结果是

Action in class A!

其实c->action();的含义与c.operator->().operator->()->action();相同。

c是对象,c后面的箭头操作符使用的是重载箭头操作符,即调用类C的operator->()成员函数。此时返回的是类B的对象,所以调用类B的operator->()成员函数,B的operator->()返回的是指针,所以现在可以使用内置箭头操作符了。对B的operator->()返回的指针进行解引用,然后调用解引用后的对象的成员函数action,此时调用的就是类A的action()。这里存在一个递归调用operator->()的过程,最后再使用一次内置含义的箭头操作符。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