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互联网如何切入教育?

2013-11-21 09:59 176 查看
本文转自:岳山丘个人博客
2013年被一些机构称为 "互联网教育元年"。是不是元年本人不太确定,但互联网教育或在线教育确实在2013年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记得在2012年,上网搜索在线教育或互联网教育,出现的相关公司还不算多,比如多贝、能力天空、传课、YY、第九课堂、微课网、网易云课堂、101网校等。由于对互联网教育很感兴趣,自己还收藏了这些网站,时不时地去看一看是否有新的发展或进步。进入2013年后,突然发现涌出来一大批做互联网教育的公司,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公司出现。从婴幼儿教育、K12教育、大学教育到职业培训涵盖全年龄段;从涵盖全面课程、行业课程到某个细分领域,都有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教育公司进入。可惜的是,大部分公司所做的跟以前的互联网教育公司没什么不同。多数还是将线下的课程录成视频然后开卖。对于学员来说,都是一堆的视频,而且质量参差不齐,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更别说学习效果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这些公司一味模仿,而没有找准切入点。
  那么,创业公司或大公司想要通过互联网切入教育,可以有哪些模式呢?通过个人的观察,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切入点:
    1、打造教学偶像
  请注意:这里的教学偶像不是线下教育中的名师,更不是名字后面跟着一堆头衔的专家教授等等。当然,这些名师或专家教授也有一些符合这里说的教学偶像。这里所说的教学偶像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具有某行业、某岗位、某个专业或某领域的专精知识;他们是爱学习爱分享爱互动爱指导爱帮助的互联网资深玩家;他们活跃在学习平台、社区、知识分享平台、微博、微信;他们笔耕不辍键盘不停每天、每周或每月更新内容;他们在网络上的各种平台里都有大量粉丝关注,"一呼百应",出版社找他们出书,线下机构找他们做讲座;最重要的是,无论任何形式,他们有"干货"。
  这样的一群人,本质上来讲,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受众群,有了一定的学员基础。只不过现阶段他们的课程是零星的分享,是未成体系的,是聚集在小团体内的。他们需要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要能够让他们运用更加方便的手段来服务于自己的粉丝,能够帮助他们扩大影响力,能够帮助或引导他们打造比较规范的课程体系;能够把他们的所思所想辐射到更大的范围。而对于学员来说,这些人早就是他们的老师了。只不过他们过去学习的方式是微博、微信、豆瓣、学习社区等上面的文字、图片、ppt等而已。
  因此,若有一个公司或平台能够将这样一群人聚集起来,引导或吸引他们来到自己的公司或平台,将会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较为繁荣的互联网学习之地。同时,作为一个公司或一个平台,能否满足这些人便于与粉丝交流、沟通,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需求,是公司或平台需要深度挖掘并极力满足的需求;能否帮助这些人迅速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也是公司或平台需要考虑的要点。
  当然,这样的一种模式或切入点有它不可避免的风险――教学偶像的流失。如何能够把握或服务好这群教学偶像也是公司的一大难点。
  个人认为,国内目前的学习平台中,比较可以走这种方式的是多贝网。虽然多贝网号称人人可为师,标榜所有人都可以到多贝网上开课。但现实的状况是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称为老师或互联网上的老师。毕竟,随便一个人来开课没有人学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多贝网可以走打造教学偶像的路子。通过为偶像提供简单方便的授课服务来吸引其粉丝,再通过粉丝来扩展多贝网的知名度,同时为偶像进行宣传扩大其知名度。这样,就可以把互联网上真正爱学习的一批人聚集过来。
    2、打造精品课程
  若打造教学偶像是利用粉丝心理,那打造精品课程则走的是专业路线。
  现在,很多在线教育网站都说自己的网站是精品课程、最好的课程,但实际上看一节试听课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先不说知识点落后这一点(技术领域尤其如此)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是多么致命,也不说课程画面模糊、老师衣装不整、课程PPT丑陋不堪这些软性要求是多影响授课效果,光是课程整体逻辑的架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课程难易程度的分配、扩展知识的范围等方面就做得不如人意。如果一门课程的课程架构逻辑不够严密、知识点衔接不好、不是从易讲到难、也无法提供拓展知识的大量资料,怎么能够让学生学好这门课呢?
  因此,若一个公司能够扎扎实实地将某个岗位、某个学科、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的某些课程做好,必然能够吸引到一大批识货的学员,也必然能够在短期内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让社会上的学员对公司有深刻的认识。而制作这些课程,并不一定需要专家教授来做,当然也不能随便找个懂点的就做,只需要有一个懂课程设计的老师就可以把一门课做好。如果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下够了功夫,还能在课程画面展示、讲师形象包装、PPT设计等方面下点功夫,我想,即使做不出多么完美的课程,但至少会高于当前市面上的课程水平,能够称为"精品课程"了。作为一个产品,比市面上的所有产品好,就已经很牛了。
  在我看到的在线教育公司中,清源教育可能是一个比较符合打造精品课程定位的公司。进入清源教育的网站,我们看到的网页和市面上那些高大上的设计相比是差不少。可是,清源教育在起步阶段就花时间下功夫录制了几门不错的课程,仅仅通过几门扎扎实实的好课程就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迅速实现了收入甚至盈利。而随着发展,现在所做的课程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可以说,清源教育完全是通过精品课程来打开的市场。随着市场的推移,清源若能够提供一些其它的辅助服务,即使这些服务只是做到合格水准,也必然会吸引一大批学员。
    3、打造服务体系
  教育行业本质上是一个服务行业。对于服务行业来说,要能够提供系统化、效率化、专业化的服务才能够真正打动服务购买者。因此,个人认为,打造服务体系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麦当劳和肯德基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有如此大的规模,个人认为主要是其服务体系做的够好。比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食物好的店比比皆是,但能够提供标准化、效率化和专业化的服务的就不见得有几个了。他们不以食物最优取胜(当然吃起来也不错),也不以环境最好取胜,但按照整个服务体系整合下来,却会让很多人去购买其服务。若将麦当劳或肯德基的任何一项服务单拿出来,可能都无法让他们做到如今的规模。
  而在在线教育行业,个人认为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次:一是从学员入学开始的基础测试/了解,到帮助学员制定学习方案、学习计划,为学员提供授课服务(直播录播都可),帮助学员掌握所学知识,引导学员拓展相关知识和视野,到最终帮助学员真正掌握相关知识,晋升下一阶段学习,这一套贯穿始终的服务体系。二是从线上PC学习,到移动互联学习,再到线下辅助学习或补充学习,这一整套的服务体系。一个重点在学习过程的服务,一个重点在学习地点的服务,两者互相配合,可共同打造出优质的服务体系。
  纵观国内目前的在线教育网站,很多网站都在为学员提供类似的服务,但真正做到位的几乎没有。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线教育才刚刚开始。多数的网站目前还无法提供完整的针对学习过程的服务,只能提供其中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的服务。同时,在针对地点的服务上,多数还停留在Pc端,移动端更多是起到一种提醒、通知、操作等简单服务,是PC端的附属物。而对于线下这块,多数在线教育网站没有相应服务。但个人认为,线下的相应服务也必须要有,只有这样,服务体系才能够完善。毕竟,很多课程内容没有线下的服务是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的。
    4、打造学习社区
  如果说前面的三个切入点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进入,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那么,打造学习社区则是运用类"同伴教育"的概念来让学员之间互相帮助、辅导从而达到学习效果。
  但凡上过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由于老师的资源有限,自己绝大多数的问题往往是通过同学来得到解答的。也就是说,其实自己的同学才是自己的老师。当然,自己也会成为别的同学的老师。推而广之,在网络上的学习,我们也不可能一直有教师来解答我们的疑惑,也不会有老师一直有时间和我们探讨相关问题,而"学员们"却可以。因此,运用同伴教育的理念来打造学习社区绝对是进入互联网教育领域的一个切入点。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学习社区的打造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进行定位。可以是面向某个细分领域的学习社区,可以是面向几个相关领域,甚至涵盖所有领域。
  国内打造学习社区比较成功的应该是沪江了。沪江网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网友分享英语学习经验、资料、观念等的一个bbs,后来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社区。同时,涵盖领域也从英语学习开始加入韩语、日语、法语等多种语言。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当然,沪江现在已经不能够称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社区。它开始有了更多的功能和模式。但这也证明从学习社区切入,一旦获得了学员的认可,将学员聚集在一块,接下来就可以酌情开展相关的业务。无论是卖线下课程,还是卖资源、线上课程,都会因此而有更大的助益。
  不过,做学习社区是一个需要时间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力物力投入会相对比较大。公司决定以此切入互联网教育时,应该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和人力物力准备。
    5、打造海量资源库
  无论我们学习什么,都必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来进行的。每个人学习过程中往往都会参考许多资料。尤其对于零星学习一些知识或技能来说,很多人可以说就是找各种资源来参考、模仿然后最终学会。所以,这部分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打造海量资源也必然是一个互联网教育的切入点。
  对于打造海量资源这点,其实国内已经有一些机构在做。一部分是如百度文库、豆丁、爱问共享资料等这样的免费平台。但这些平台都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资源的质量问题及资源的重复问题。每次对于资料的筛选都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事情。对于学习者来说,必然希望能够有这样一个资源库:海量、全面、高质量、少重复。另一部分是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收费平台。这些平台的优势是资源的格式等比较统一,质量比较好,基本都是从杂志、报纸收集过来的资源。但劣势是这些资源更多是学术研究的内容,辅助学习的资料相对较少(如:题库、PPT、知识点总结等)。
  可以看到,虽然打造海量资源是一个切入点,但如何保证资源的质量、全面性、不重复性是一个难点,如何能够高效、准确、低成本地吸引资源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如果想要从这里切入,如果有强力后盾的(如百度、新浪等),可以玩全领域,但如果没有强力后盾,那最好还是玩垂直细分领域吧。
  说到这里,个人觉得百度云现在倒是真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高质量的资源分享中心。为什么这么说呢?简单来说就是垃圾资源一般人也不会专门放到自己的云盘当中,因此能够在云盘上分享的资料至少是用户已经挑选过的、自己用的而不是为了赚积分或奖励而胡乱上传的。基于这种基础,个人觉得百度云最终很可能能够从中剥离出一批优质资源和优质的分享运用,最终做成一个教育板块。
    6、打造学习效率工具
  读书年代我们做了多少无用功呢?看看我们做过的一摞摞试卷就知道了。当然,还有更可悲的,做了那么多试卷还不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还是学不好。而又有多少人的单词书永远是从前几页背起,后面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确实崭新的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不能让我们学得更好,但往往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若有一种系统能够通过测试将我们未掌握的知识点一个一个列出来,我们就不需要自己瞎琢磨(因为自己不会,所以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有问题),而可以集中精力攻坚了。若是有一种系统能够快速地测出我哪些单词掌握了没有,我就不需要每次都背那些背过的单词而将没背过的放在一边。若是有一种工具能够向我形象地展示什么是物体在空气中和真空中落下的区别,我就不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无中生有地死记真空下物体是怎么掉落了……无论学习什么内容,总有一些部分可以通过工具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而在这个大家急急忙忙的时代,能够提高效率的工具是谁都需要的。因此,个人认为打造效率工具必然会是一个切入点。
  目前,利用打造效率工具切入互联网教育市场的项目不少。比如:猿题库、扇贝背单词。猿题库做的是知识点的筛查,扇贝背单词做的是利用科学规律帮助背单词。但不论原理如何,都是在用互联网或计算机技术来提升学员的学习效率。这些项目一旦在一个点上进入市场并站住脚,不但可以创造利润,更可以以此为基站扩展到其他领域。
    7、打造人机互动学习
  人机互动这块做得好的应该是商业游戏了。如果要求不那么严格的话,商业游戏也可以提供人机互动学习服务,帮助人们学习一些东西。比如那些有历史元素的游戏,就会让人们学到一点历史知识。但这些游戏里的历史元素是为游戏服务的,而不是为教学服务的,没有严格的体系或专业的知识,甚至大部分可能只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里所说的人机互动学习所讲的是这样的一种系统或互联网服务:它以教学为根本目的,有严格的教学目标,有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有严密的培养逻辑,能够通过系统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来引导学员学习到所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它可能会添加游戏的元素,做成教育类游戏,比如我们以前见过的电脑打字游戏、给婴幼儿玩的图案游戏等。它也可能会是严格意义上的系统或服务,比如飞机模拟操作系统、化学实验模拟系统等。但无论如何,这些系统或服务都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与学员进行"交流",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最终让学员完成知识或技能的学习。
  目前,很过公司在这方面有所涉猎,但多数往偏游戏的方向上走。也就是主要供人玩乐,顺便有一些学习的概念融入其中。多数的幼儿游戏就是这样的。而严格意义上的人际互动学习系统或服务很少。但是,个人认为这样的系统或服务将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想象一下,若一个人坐在电脑前或手里拿一个平板,打开系统或连接服务,系统会引导他一步一步地学习,最终完成相应的知识或技能学习,该是多么酷的事情。比如:一个小学生拿个平板,通过系统的引导就学会了如何合理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危险情况(陌生人搭讪、小朋友打架),而不是每次出事儿由家长或老师来教育,又或者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个一个班级给学生讲解,是多么酷啊。
  以上就是个人对互联网切入教育的七个点的简单分析。
  最后说一点:之所以此文章取名为"互联网如何切入教育",是因为个人认为完善的互联网教育应该是一个集合体,即是优秀的老师、精品的课程、完善的服务体系、氛围积极的学习社区、海量的资源、高效的学习工具和人际互动学习等的集合。但是,作为一个或大或小的企业,如果想要进入互联网教育,必然不可能一下子全面介入,必然需要找到一个突破点。而上面的七点就是我所认为的突破点或切入点。虽然看上去只有七个,但如果将细分领域加进去,则可能是七十、七百、七千甚至七万,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找到细分领域,从哪个角度切入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