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网络工程师突击 六

2013-11-04 11:38 162 查看
*************速记************
Gantt 图: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可以使用各种图形工具来辅助决策, Gantt:
a.Gantt 图表现了各个活动的持续时间
b.Gantt 图表现了各个活动的起始时间
c.Gantt 图表现了完成各个活动的进度

*
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及其存储介质、通信系统、信息采集设备、 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等七大部分。
*
使用 LOC(lins of code)度量软件规模的优点:容易计算
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中,一个组件(compoment)包含了:一些协作的类的集合
ITU V.90 调制解调器(Modem):下载速率是 56kb/s,上传速率是 33.6kb/s
路由器可以隔绝 IP 全局广播包。
*

X.25 的网络普遍使用 LAP-B 作为传输控制协议
x.25 采用的是统计时分复用,时槽不是预先分配的,而与那个终端用时才分给那个终端。
*
CIR 是(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约定数据速率),即在正常状态下的数据速率,取 Tc(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值。
DLCI(Data Link Connection Indentifier,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是源设备和目的设备之间标识逻辑电路的一个数值。帧中继交换机通过在一对路由器之间映射 DLCI 来创建永久虚电路。
LMI(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本地网络接口)是用户端设备和帧中继交换机之
间的信令标准,负责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维护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VPI(Virtual Path Identifier,虚通路标识)用于标识 ATM 线路的虚通路。
*
以太网的最大帧长(或以太帧所携带的最大数据长度)、IP报头及 TCP 报头的最小长度。以太网帧数据域最大长度为 1500 字节, IP 报头和 TCP 报头而字段最小长度为 20 字节。所以,用户数据最长为 1500–20-20=1460 字节。
*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 控制信息协议)工作在 TCP/IP 协议族的网际层,
用于传输在 TCP/IP 通讯中产生的错误报告、通讯控制信息和请求/应答信息。
*
在 X.25 网络中, X.25PLP 是网络层协议
*
OSPF 协议根据链路状态法计算最佳路由
*
RADIUS协议:网络访问服务器(NAS)与 RADIUS 认证服务器之间通过 UDP 数据报交换请求/响应信息
*
AH 只提供认证和完整性检查,不提供加密服务
SSL 提供服务器认证和可选的客户机认证。
*
光纤布线系统的测试指标:
主要分析线路的能量衰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等特性,判断光纤是否破损,断裂或受到挤压、熔接不良(有空气)、接头处抛光或接触不良,光纤是否出现线路过长、核心直径不匹配、填充物直径不匹配和弯曲半径过小等情况。
*
域(Domain)是 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的逻辑组织单元,是活动目录最核心的管理单位和复制单位,由域控制器和成员计算机组成。在 Windows 网络环境中,一般有四种基本的域结构:单一域模型(Single Domain Model)、主域模型(Master Domain Model)、多主域模型(Multiple Master Domain Model)和完全信任模型(Complete Trust Model)。不同的域结构适用与不同的网络规模、地理分布以及其他资源条件。在一个域模型中不允许包括多个主域控制器。
*
将入侵检测器放置在防火墙外的 DMZ 中(Demilitarized Zone,非军事区),检测器可以检测到 DMZ 中的主机被黑客攻击的情况,并由此分析防火墙的配置是否得当,以及黑客攻击的重点。但是,由于防火墙已在入侵检测器工作之前阻挡了部分来自 Internet 的攻击,因此 IDS 不能对来自 Internet 的攻击进行全面审计。
*
RMON MIB 是对 SNMP 框架的重要补充,其目标是要扩展 SNMP 的 MIB-II,使 SNMP 能更为
有效、更为积极主动地监控远程设备。RMON MIB 组织成很多功能组,其中:
警报组(Alarm):设置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报警阈值,定期从探测器的采样并与所设置的阈值相比较。
事件组(Event):提供关于 RMON 代理所产生的所有事件。
主机组(Host):包括网络上发现的与每个主机相关的统计值。
过滤组(Filter):允许监视器观测符合一定过滤条件的数据包。
捕获数据包需要识别数据包,那么就必须有过滤器(Filter)的支持。
*
SNMP 和 CMIP 的主要异同点有:
传输层协议不同:SNMP 基于 UDP 进行传输的协议,在通信前不必建立连接,安全性较差;而 CMIP 是一个基于 OSI 模型,面向连接的协议,只有建立了连接方可交换管理操作信息。
信息获取方式、检索方式不同:SNMP 基于轮询和中断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作;CMIP 则基于事件报告的方式进行工作。
抽象语法符号相同:都采用了数据信息库,均用对象来描述被管资源。
*
SNMPv1 的管理信息结构定义的应用数据类型 time ticks 的单位是:0.01秒
*
SNMPv2 引入信息块的概念:信息模块有 MIB 模块、一致性语句(MIB 的依从性声明模块)和可能性语句(代理能力说明模块)三种类型。MIB 模块中对被管理的相关对象进行了定义;一致性语句提供标准的系统的方法去描述一组相关的被管理对象;可能性语句确定代理的 MIB 要求的支持精度,NMS 根据其语句管理代理的行为。
*
对于 CSMA/CD,线路利用率越高,冲突越高,平均传输延迟就越大;而且平均传输延迟的增加速度远高于线路利用率的提高速度。
对于令牌环,线路利用率的提高虽然也会造成平均传输延迟的提高,但对平均传输延迟的提高影响不太大。
*
高速数据转发属于核心层的功能;
接入 Internet 属于 DMZ(非军事化区)的对外服务器群的功能;
工作站接入网络属于接入层的功能;
实现网络的访问策略控制属于汇聚层的功能。
*
IEEE 802.11 工作组批准了 IEEE 802.11g 标准。IEEE 802.11g 标准使用了
IEEE 802.11a 的 OFDM 调制技术,而和 IEEE 802.11b 一样运行在 2.4GHz 的 ISM 频段内,理
论速度可达 54Mbps。
*
我国自行研制的移动通信 3G 标准是:TD-SCDMA
*

本文出自 “Security_net”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yxh51netsec.blog.51cto.com/7743046/1319860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