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特殊情况下,把后台的代码写到前台上。实现前台数据的读取:

2013-09-10 10:44 465 查看
(1)使用@{ ...... } ,可以将后台的代码写在前台的<div> @{ ...... } </div> 进行转义操作。

  例如:

<!--获取用户分类开始-->
<div class="container">
@{
string fuid = LoginBLL.GetCurrentUserFid();
SpaceTeamBLL bll = new SpaceTeamBLL();
var toplist = bll.FindALL().Where(x => x.FUserId == fuid).ToList();

//var toplist = Model;
var top1 = toplist.Where(x => x.FUserId == fuid).Where(s => s.FParent == null).ToList();
foreach (var top1item in top1)
{
<div class="menuTitle">
@top1item.FName
</div>
<div class="menuContent">
<ul>
@{
<li
@if (top1item.FId == to)
{
<text>style="  background:#39f;"</text>
}
><a
@if (top1item.FId == to)
{
<text>style="  color:#fff;"</text>
}
href = "@RelativeUrl/?type=@(type)&cid=@(top1item.FId)&yn=@(Request["yn"])
@if (!string.IsNullOrWhiteSpace(Request["keyword"]))
{
<text>&keyword=@Request["keyword"]</text>
}
@if (!string.IsNullOrWhiteSpace(Request["order"]))
{<text>&order=@Request["order"]</text>}
@if (!string.IsNullOrWhiteSpace(Request["view"]))
{
<text>&view=@Request["view"]</text>
}">全部</a></li>
}
@{
var top2 = toplist.Where(x => x.FParentId == top1item.FId).ToList();
foreach (var top2item in top2)
{
<li
@if (top2item.FId == to)
{
<text>style="  background:#39f;"</text>
}
><a
@if (top2item.FId == to)
{
<text>style="  color:#fff;"</text>
}
href="@RelativeUrl/?type=@(type)&cid=@(top2item.FId)&yn=@(Request["yn"])
@if (!string.IsNullOrWhiteSpace(Request["keyword"]))
{
<text>&keyword=@Request["keyword"]</text>
}
@if (!string.IsNullOrWhiteSpace(Request["order"]))
{<text>&order=@Request["order"]</text>}
@if (!string.IsNullOrWhiteSpace(Request["view"]))
{
<text>&view=@Request["view"]</text>
}">@top2item.FName</a></li>
}}
</ul>
</div>
<div class="clearfloat">
</div>
}
}
</div>

<!--获取用户分类结束-->


(2)Request 的传值方法:

public partial class Default2 : System.Web.UI.Page
{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tring message = Request.QueryString["name"];
Response.Write(message);
}
}


Request.QueryString 是一个集合。后面的文字是用于找到集合中该名称的值

Request.QueryString["name"]就是指 url中 名称为name的参数

比如 a.aspx?name=111

Request.QueryString["name"] 的值 就是"111"


(3)Session的用法:(Session[]就是缓存)

Session[]就是缓存,默认的类型是Object,就是说无论你把什么值赋给Session[],都是会变成Object类型的数据,空说没用,你也别看技术文献里面生涩的解释,我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页面Page1上有个Textbox,名字为txtName,现在我想把txtName.Text的值传给下一个页面Page2,那么我就会这么写:
在Page1的cs文件中写:
Session["Name"]=txtName.Text;//Session["XXX"]这里的XXX可以为任意文本,只是作为区分不同的Session的标志而已
在Page2的cs文件中写:
string Name =(string)Session["Name"];//这里定义了一个字符串变量Name,用来接收Session的值,注意此处用了一个类型转换,转换成了string类型,如果这个Session里面的值原来是int型的,你就要将他转换成int型


(4)相关:

用ASP编写虚拟社区、网上购物等程序时,Application和Session对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灵活合理地运用这两个对象是提高程序质量的关键。下面让笔者根据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向大家深入介绍一下ASP的这两个内建对象。

一、Application对象的成员概述

Application对象成员包括Application对象的集合、方法和事件。

⒈Application对象的集合

Contents集合:没有使用<OBJECT>元素定义的存储于Applicaiton对象中的所有变量的集合

StaticObjects:使用<OBJECT>元素定义的存储于Application对象中的所有变量 的集合

例:在default.asp中有如下赋值

application("a")="a"

application("b")=128

application("c")=false

则有contents集合

application.contents(1)="a" '也可写为application.contents("a")="a"

application.contents(2)=128 '也可写为application.contents("b")=128

application.contents(3)=false '也可写为application.contents("c")=false

在此笔者推荐你在调用时使用类如application.contents("a")的方法,因为这样更为直观,如果用序号来表示的话则要考虑赋值的先后顺序。

⒉Application对象的方法

Contents.Remove("变量名"):从Application.Contents集合中删除指定的变量

Contents.RemoveAll() :把Application.Contents集合中的所有变量删除

Lock() :锁定Application对象,使得只有当前的ASP页对内容能进行访问

Unlock() :解除对Application对象的锁定

例:在default.asp中:

application("a")="a"

application("b")=128

application("c")=false

response.write application.contents(1)&"<br>"

response.write application.contents(2)&"<br>"

response.write application.contents(3)&"<br>"

response.write "After Remove b:"

application.contents.remove("b")

response.write application.contents(1)&"<br>"

response.write application.contents(2)&"<br>"

执行结果:

a

128

False

After Remove b:

a

False

如果要删除集合中所有变量用application.contents.removeall即可,至于Lock和Unlock方法在实际中经常用到,读者也比较熟悉,在此就不在累赘。

⒊Application对象事件

OnStart:第一个访问服务器的用户第一次访问某一页面时发生

OnEnd :当最后一个用户的会话已经结束并且该会话的OnEnd事件所有代码已经执行完毕后发生,或最后一个用户访问服务器一段时间(一般为20分钟)后仍然没有人访问该服务器产生。

想要定义application对象的OnStart和OnEnd事件里做什么需要将代码写在Global.asa这个文件里(下文有举例),并且将该文件放在站点的根目录下(一般是Inetpub\wwwroot\)
二、Session对象的成员概述

Session对象的成员比Application对象多一项属性,即:集合、属性、方法、事件

⒈Session对象的集合

Contents :没有使用<OBJECT>元素定义的存储于特定Session对象的所有变量的集合。

StaticObject:使用<OBJECT>元素定义的、存储于Session对象中的所有变量的集合。

例:在default.asp中有如下赋值

session("a")="a"

session("b")=128

session("c")=false

则有contents集合

session.contents(1)="a" '也可写为session.contents("a")="a"

session.contents(2)=128 '也可写为session.contents("b")=128

session.contents(3)=false '也可写为session.contents("c")=false

⒉Session对象的属性

CodePage: 可读/可写。整型。定义用于在浏览器中显示页内容的代码页。代码页是字符集的数字值,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代码页。例如,ANSI代码页为1252,日文代码页为932,简体中文代码页为936。

LCID : 可读/可写。整型。定义发送给浏览器的页面地区标识。LCID是唯一地标识地区的一个国际标准缩写,例如,2057定义当前地区的货币符号是"£"。

SessionID: 只读。长整型。返回本会话的会话标识符。每创建一个会话,由服务器自动分配一个标识符。可以根据它的值判断两个用户是谁先访问服务器。

Timeout : 可读/可写。整型。为会话定义以分钟为单位的超时限定。如果用户在这个时间内没有刷新或请求任何一个网页,则该用户产生的会话自动结束。缺省值是20。

以上属性在实际应用中作用不大,而且基本上不需要怎么修改,这几个属性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

⒊Session对象的方法

Contents.Remove("变量名"): 从Session.contents集合中删除指定的变量

Contents.Removeall() : 删除Session.contents集合中的所有变量

Abandon() : 结束当前用户会话并且撤消当前Session对象。

Session对象的Contents.Remove("变量名")和Contents.Removeall()方法与Application对象的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为帮助理解,大家可以参照上面的例子将Application改为Session。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Contents.Removeall()和Abandon()的区别,执行这两个方法都会释放当前

用户会话的所有Session变量,不同的是Contents.Removeall()单纯地释放Session变量的值而不终止当前的会话,而Abandon()除了释放Session变量外还会终止会话引发Session_OnEnd事件,希望大家注意两者的区别。

⒋Session对象的事件

OnStart: 当ASP用户会话产生时触发,一旦有任一用户对本服务器请求任一页面即产生该事件。

OnEnd : 当ASP用户会话结束时触发,当使用Abandon()方法或超时也会触发该事件。

这两个事件和Application的OnStart、OnEnd事件一样,也是必须放在Global.asa文件里,下
面就重点和大家研究一下这四个事件的使用。

评论|0
2009-11-24 15:44GPY11|六级

Session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服务器给客户端的一个编号。当一台WWW服务器运行时,可能有若干个用户浏览正在运正在这台服务器上的网站。当每个用户首次与这台WWW服务器建立连接时,他就与这个服务器建立了一个Session,同时服务器会自动为其分配一个SessionID,用以标识这个用户的唯一身份。这个SessionID是由WWW服务器随机产生的一个由24个字符组成的字符串,我们会在下面的实验中见到它的实际样子。

这个唯一的SessionID是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的。当一个用户提交了表单时,浏览器会将用户的SessionID自动附加在HTTP头信息中,(这是浏览器的自动功能,用户不会察觉到),当服务器处理完这个表单后,将结果返回给SessionID所对应的用户。试想,如果没有SessionID,当有两个用户同时进行注册时,服务器怎样才能知道到底是哪个用户提交了哪个表单呢。当然,SessionID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我们会在后面提及到。

除了SessionID,在每个Session中还包含很多其他信息。但是对于编写ASP或ASP.NET的程序与来说,最有用的还是可以通过访问ASP/ASP.NET的内置Session对象,为每个用户存储各自的信息。例如我们想了解一下访问我们网站的用户浏览了几个页面,我们可能在用户可能访问到每个的页面中加入:

<%
If   Session("PageViewed")   =   ""Then
Session("PageViewed")   =   1
Else
Session("PageViewed")   =   Session("PageViewed")   +   1
End   If
%>

通过以下这句话可以让用户得知自己浏览了几个页面:

<%
Response.Write("You   have   viewed   "   &   Session("PageViewed")   &   "   pages")
%>

可能有些有些读者会问:这个看似像是数组的Session(“..”)是哪里来的?需要我定义吗?实际上,这个Session对象是具有ASP解释能力的的WWW服务器的内建对象。也就是说ASP的系统中已经给你定义好了这个对象,你只需要使用就行了。其中Session(“..”)中的..就好像变量名称,Session(“..”)=$$$中的$$$就是变量的值了。你只需要写上句话,在这个用户的每个页面中都可以访问..变量中的值了。

其实ASP一共内建了7个对象,有Session、Application、Cookie、Response、Request、Server等。在其他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如JSP、PHP等中也有其类似的对象,只是叫法或者使用方法上不太一样。

ASP   Session的功能的缺陷
目前ASP的开发人员都正在使用Session这一强大的功能,但是在他们使用的过程中却发现了ASP   Session有以下缺陷:

进程依赖性:ASP   Session状态存于IIS的进程中,也就是inetinfo.exe这个程序。所以当inetinfo.exe进程崩溃时,这些信息也就丢失。另外,重起或者关闭IIS服务都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Session状态使用范围的局限性:刚一个用户从一个网站访问到另外一个网站时,这些Session信息并不会随之迁移过去。例如:新浪网站的WWW服务器可能不止一个,一个用户登录之后要去各个频道浏览,但是每个频道都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如果想在这些WWW服务器共享Session信息怎么办呢?
Cookie的依赖性:实际上客户端的Session信息是存储与Cookie中的,如果客户端完全禁用掉了Cookie功能,他也就不能享受到了Session提供的功能了。
鉴于ASP   Session的以上缺陷,微软的设计者们在设计开发   ASP.NET   Session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完全克服了以上缺陷,使得ASP.NET   Session成为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功能。

Web.config文件简介
有的ASP.NET程序员说:Web.config文件?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啊,可是我写的程序不是也能很正常的运转吗?是的,你说得没错,没有Web.config文件程序是可以正常运行的。但是,如果你做了一个大型的网站,需要对整个网站做一些整体配置,例如整个网站的页面使用何种语言编写的、网站的安全认证模式、Session信息存储方式等,这时你就需要使用Web.config文件了。虽然Web.config文件中的某些选项是可以通过IIS配置的,但是如果在Web.config中也有相应的设置就会覆盖掉IIS中的配置。而且,Web.config文件的最大的便利之处就是可以在ASP.NET页面中通过调用System.web名字空间访问Web.config中的设置。

Web.config有两种,分别是服务器配置文件和Web应用程序配置文件,他们都名为Web.config。在这个配置文件中会保存当前IIS服务器中网页的使用哪种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安全认证模式、Session信息存储方式的一系列信息。这些信息是使用XML语法保存的,如果想对其编辑,使用文本编辑器就行了。

其中服务器配置文件会对IIS服务器下所有的站点中的所有应用程序起作用。在.NET   Framework   1.0中,服务器的Web.config文件是存在:\WinNT\Microsoft.NET\Framework\v1.0.3705中的。

而Web应用程序配置文件Web.config则保存在各个Web应用程序中。例如:当前网站的根目录\Inetpub\wwwroot,而当前的Web应用程序为MyApplication,则Web应用程序根目录就应为:\Inetpub\wwwroot\MyApplication。如果你的网站有且只有一个Web应用程序,一般说来应用程序的根目录就是\Inetpub\wwwroot。如果想添加一个Web应用程序,在IIS中添加一个具有应用程序起始点的虚拟目录就行了。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及目录将被视为一个Web应用程序。但是,这样通过IIS添加Web应用程序是不会为你生成Web.config文件的。如果想创建一个带有Web.config文件的Web应用程序,需要使用Visual   Studio.NET,新建一个Web应用程序项目。

Web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Web.config是可选的,可有可无。如果没有,每个Web应用程序会使用服务器的Web.config配置文件。如果有,则会覆盖服务器Web.config配置文件中相应的值。

在ASP.NET中,Web.config修改保存后会自动立刻成效,不用再像ASP中的配置文件修改后需要重新启动Web应用程序才能生效了。

Web.config文件中的Session配置信息
打开某个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Web.config后,我们会发现以下这段:

<sessionState
mode="InProc"
stateConnectionString="tcpip=127.0.0.1:42424"
sqlConnectionString="data   source=127.0.0.1;Trusted_Connection=yes"
cookieless="false"
timeout="20"
/>

这一段就是配置应用程序是如何存储Session信息的了。我们以下的各种操作主要是针对这一段配置展开。让我们先看看这一段配置中所包含的内容的意思。sessionState节点的语法是这样的:

<sessionState   mode="Off|InProc|StateServer|SQLServer"
cookieless="true|false"
timeout="number   of   minutes"
stateConnectionString="tcpip=server:port"
sqlConnectionString="sql   connection   string"
stateNetworkTimeout="number   of   seconds"
/>

必须有的属性是

属性   选项   描述
mode     设置将Session信息存储到哪里
Off   设置为不使用Session功能
InProc   设置为将Session存储在进程内,就是ASP中的存储方式,这是默认值。
StateServer   设置为将Session存储在独立的状态服务中。
SQLServer   设置将Session存储在SQL   Server中。

可选的属性是:

属性   选项   描述
cookieless     设置客户端的Session信息存储到哪里
ture   使用Cookieless模式
false   使用Cookie模式,这是默认值。
timeout     设置经过多少分钟后服务器自动放弃Session信息。默认为20分钟
stateConnectionString     设置将Session信息存储在状态服务中时使用的服务器名称和端口号,例如:"tcpip=127.0.0.1:42424”。当mode的值是StateServer是,这个属性是必需的。
sqlConnectionString     设置与SQL   Server连接时的连接字符串。例如"data   source=localhost;Integrated   Security=SSPI;Initial   Catalog=northwind"。当mode的值是SQLServer时,这个属性是必需的。
stateNetworkTimeout     设置当使用StateServer模式存储Session状态时,经过多少秒空闲后,断开Web服务器与存储状态信息的服务器的TCP/IP连接的。默认值是10秒钟。

ASP.NET中客户端Session状态的存储
在我们上面的Session模型简介中,大家可以发现Session状态应该存储在两个地方,分别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只负责保存相应网站的SessionID,而其他的Session信息则保存在服务器端。在ASP中,客户端的SessionID实际是以Cookie的形式存储的。如果用户在浏览器的设置中选择了禁用Cookie,那末他也就无法享受Session的便利之处了,甚至造成不能访问某些网站。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ASP.NET中客户端的Session信息存储方式分为:Cookie和Cookieless两种。

ASP.NET中,默认状态下,在客户端还是使用Cookie存储Session信息的。如果我们想在客户端使用Cookieless的方式存储Session信息的方法如下:

找到当前Web应用程序的根目录,打开Web.Config文件,找到如下段落:

<sessionState
mode="InProc"
stateConnectionString="tcpip=127.0.0.1:42424"
sqlConnectionString="data   source=127.0.0.1;Trusted_Connection=yes"
cookieless="false"
timeout="20"
/>
---------------------------------------------------------
如果不够的话给你个网址 http://www.builder.com.cn/2008/0323/780027.shtml 
评论(1)|1
2009-12-06 23:3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